纵深推进“五有保障” 持续激发警队战斗力
安徽用心用情用力打造民警备勤休息用房品牌工程
走进安徽省临泉县公安局牛庄派出所,标识显著的民警休息室窗明几净,淋浴间、食堂等整洁有序,休息室楼道两侧分别是阳光晾晒房和阳光书房,人造草坪和通透的阳光房让人耳目一新,让记者不敢相信自己置身于一个偏远的乡镇派出所。所长纪晓英拿着手机,笑语盈盈地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现在我们所民警幸福感可高了,经常拍下工作环境在朋友圈里晒幸福。”说到此处,身边的民警、辅警都笑得合不拢嘴。
派出所的这些变化源于2018年以来安徽公安机关开展的“五有保障”惠警工程。
为贯彻落实赵克志部长关于解决派出所等基层所队一线民警备勤休息用房的指示精神,切实将从优待警落到实处,安徽省公安机关以破解一线民警备勤休息用房问题为重点,不断拓宽保障内容,持续完善配套服务措施。
去年年初,安徽省公安厅在全省公安机关推行“五有保障”惠警工程:即确保值班备勤民警有可口饭吃、有热水洗澡、有备勤室休息、有条件清洗警服、有场地设施学习锻炼训练。到去年年底,安徽公安就已全面落实涵盖全省16个市级、143个县级公安机关及3390个基层所队的民警备勤休息用房保障工作,基层民警工作生活条件获得了大幅改善。
安徽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李建中要求:“全省各级公安机关要树立‘警务保障就是战斗力’的理念,着力优化实战单位和基层所队值班备勤保障,尤其是基层所队值班备勤室保障,建设内务整洁、管理规范、功能齐备、保障有力的值班备勤环境,确保做到‘五有’。”
问计民警,精心制定实施标准
在备勤用房保障上,对内整合功能用房,优化布局;对外采取购买服务的形式,补充不足,内外发力,全面落实“乡镇民警‘一人一间房’、城区民警‘一人一张床’”。
在设备设施配备上,采取应配和选配相结合的形式,按照“应配项目全省统一、选配项目相对统一”的要求,对值班室、备勤室及食堂、淋浴间、卫生间等配套场所的设备设施,确定了63种应配项目、47种选配项目。
在服务保障上,对值班备勤民警的就餐保障、值班备勤被服的清洗晾晒、值班备勤室及其配套场所的日常保洁等,明确了采取委托社会专业机构或聘用专业人员等购买服务的形式予以保障;对就餐保障、淋浴保障、卫生间保障、被服清洗晾晒、配套场所维护维修等日常服务保障项目提出了8条要求,对34个具体细节进行了规范。
在记者走访的合肥、阜阳、淮南等地公安机关,备勤休息室内可以看到明显的标识牌,以清单形式罗列了包括被子等床上用品、毛巾等洗漱用品、衣帽柜等配套用品的应配项目。
《标准》还要求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除了应配项目全部配备到位外,安徽各地公安机关的“自选动作”也各具特色。
巢湖市公安局考虑到所在地区自来水水质状况,配备了净水器,使民警告别了只能喝桶装水的局面。在保障标准内,临泉县公安局牛庄派出所由民警、辅警根据喜好来决定每天吃什么。巢湖市公安局中庙派出所是景区派出所,每逢节假日全员24小时在岗,解决备勤休息每人一间房后,派出所在节日期间把民警家人接来在所里一起过节。
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扎实推进
“选择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作为试点,就是要确保‘五有保障’能推广到全省,惠及全省民警。”安徽省公安厅警务保障部主任李颍军说。
经过精心组织实施,试点单位警营面貌焕然一新,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4月,安徽省公安厅在临泉县召开全省公安机关“五有保障”推进会,组织现场观摩,总结试点经验,随后由点及面,在全省范围内迅速铺开“五有保障”工作。
安徽省公安厅成立了全省公安机关“五有保障”工作领导小组,警务保障部抽调专人成立专项办,负责日常协调推进工作。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均把“五有保障”作为重点工程,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全力组织推进,确保序时进度。
按照“任务项目化、责任具体化、措施刚性化”的思路,对照“五有保障”标准,警务保障部门细化了30项具体任务;按照覆盖全警的要求,分层级、分区域明确任务。倒排工期、对标对表、挂图作战、对账销号,全省上下联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态势。
在推行“五有保障”期间,安徽省公安厅专门下发通知,强调了力戒形式主义、力戒铺张浪费、力戒回避主责、力戒虎头蛇尾;防止弄虚作假、防止贪大求洋、防止转嫁任务、防止有始无终;确保方向不跑偏、确保工作不走样、确保进度不拖腿、确保实效不打折的“四力戒、四防止、四确保”工作要求。
“五有保障”达标情况还被纳入市级公安机关年度绩效考核,把基层民警的满意度作为衡量的重要指标,建立了民警评价、监督和举报机制,广泛征求民警的意见和长期接受民警的监督。
安徽省公安厅警务保障部通过实地调研、当面约谈等方式,先后深入各市开展实地督导,查找问题不足,帮助分析原因,及时精准帮扶指导,推动工作,确保按期完成任务。
高位推动,多措并举,安徽公安“五有保障”工作迅速落实。截至去年年底,安徽省各级公安机关优质高效、干净利落地完成了“五有保障”工作任务。据统计,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共采购各类设施设备28万余件(套),维修改造基层所队2111个,总面积48万余平方米。
凝聚警心,激发警营活力
临泉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韦寨中队中队长杨清华是一名军转干部。他对保障工作深有体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在部队适用,在警营也是一样的道理。”原先在单位经常吃战友做的面条,杨清华早已吃腻,现在下班后却更愿意在单位吃饭。杨清华笑称:“现在的伙食比我家里都好。”
在开展“五有保障”以前,淮南市公安局山南新区分局三和派出所民警王旭经常把脏衣服带回家中,等妻子下班后来洗,而同样身为民警的妻子经常两三天都顾不上。现在,王旭可以通过局内确定的洗衣店免费清洗,也可以在所里清洗晾晒,再也不用把脏衣服带回家中。
淮南市公安局田家庵分局朝阳派出所与户政大厅在一起办公,食堂宽敞又明亮。副所长王丰介绍,在搬来这栋楼之前,开餐时,晚到的民警只能端着饭缸站着就餐;备勤室也仅有两张高低床,甚至都不能满足当天值班民警辅警的休息需要。“很多时候都是轮流着睡,警情也多,睡不踏实。现在条件好多了,工作更舒心了。”王丰说。
安徽公安职业学院的学警宋加展和同学们正在朝阳派出所实习。“这里的条件比我们想象的好很多。不仅吃住不逊于学校,还可以抽空到活动室锻炼身体。”宋加展表示,这次实习经历充实了自己,也更坚定了自己从警的决心。
“五有保障”不仅极大温暖了警心,鼓舞了斗志,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警队建设的方方面面。
巢湖市公安局中庙派出所所长宫辉回顾自己10余年乡镇派出所工作经历,感叹“‘五有保障’真是给基层民警办的大好事”。不仅如此,身为所长的宫辉坦言,这项工作给自己带队伍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在原先大家都睡行军床的情况下,宫辉安排节假日值班备勤任务,总觉得心里有亏欠。而现在中庙派出所实现了每人一间房,淋浴、食堂等各项保障也均已到位,民警干起工作来劲头儿更足了。
为了巩固“五有保障”工作成效,安徽省公安厅专门建立了常态化督导、绩效考核、民警监督举报等工作机制,强化跟踪问效,确保“五有保障”常态长效、落地生根,同时持续推动全省公安机关落实分餐制,最大限度保障民警就餐卫生和安全。
细微之处见真情,细小之事关大局。安徽公安以一项项实实在在的暖警惠警措施,打造了拴心留人的活力警营,不断增强公安队伍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安徽省公安厅警务保障部负责人介绍,他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党委关于从优待警的决策部署,结合全省公安机关“五有保障”工作的推进,以常态长效为目标,抓巩固完善,持续跟踪、抓常抓长;以基层所队为重点,以基层一线实战单位人均公用经费、警用装备、执法执勤用车、基础设施建设、后勤服务优于机关的“五优”为主要内容,着力推动“五有保障”向“五优保障”提档升级,持续发力,层级推进,努力把暖警惠警工程推上新台阶。
(记者:时晨 钟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