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与尸体“对话”33年,这名“晋城工匠”的初心是……

2019-05-26 20:18  来源:山西长安网  责任编辑:刘杰
字号  分享至:

“用证据说话,为人民负责,是我们刑事技术民警的天职。”这是张天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张天林现任晋城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支队支队长,主任法医师。

自1986年成为一名警察开始,张天林一直从事刑事科学技术工作,一干就是33年。

作为一名资深法医,他先后承办了各类重特大、疑难命案800多起,检验尸体280余具、活体900余人次,直接破案80余起,间接提供证据破案300余起,见证了晋城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检验鉴定项目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一到多样的蜕变。

今年4月26日,张天林被授予2019年度十大“晋城工匠”荣誉称号。

推动创新 向科技要战斗力

2007年发生的一起案子,坚定了张天林加快刑事科学技术改革创新的决心。

2007年1月3日,群众报案称,5岁女孩走失。很快,女孩在景西路一间废弃的房间里被找到,但现场惨不忍睹,女孩已失去生命体征。

“现场无法直视,女孩的亲人几度情绪失控。”张天林回忆说,要尽快破案,还女孩一个公道。

经查看监控录像,民警发现,傍晚时分,在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门口女孩由一名陌生男子带走,但男子的体貌特征比较模糊。确定男子身份成了办案民警的当务之急。

张天林和同事认真仔细勘查现场证据,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但搜集生物样本只是工作前序,还需要进行下一步DNA数据分析、DNA数据库比对才能核查凶手身份,当时的晋城市公安局还不具备DNA检验以及数据分析比对的条件。

连夜,民警将样本送往省公安厅等具备DNA数据分析条件的部门。结果很快出来了。然而,受DNA数据库建设规模限制,并没有匹配到嫌疑人,案子只能从其他方面着手突破,这一拖就是4年。

4年后,在晋城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不断加强采集完善DNA数据库的过程中,正在某监狱服刑的杜某的DNA数据显示与2007年案发现场凶手遗留DNA数据匹配,确定杜某为杀人凶手。最终,杜某受到应有制裁。

这个案子给张天林上了深刻的一课:必须推动刑事科学技术改革,向科学技术要警力、要战斗力。

也就是从2007年始,时任晋城市公安局刑事技术副处长的张天林多次向领导汇报情况,加紧筹备建设晋城市公安局DNA实验室。2007年底着手DNA实验室设备采购,并输送专业技术民警到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进行专项学习,2008年上半年设备到位,2008年10月,DNA实验室正式启动工作。2011年始,晋城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按照《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等法律文件要求,要求县(区)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实验室同步进行工作。

经过不懈努力,目前,晋城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成为我省唯一一家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和全省首家通过省级资质认定的司法鉴定机构,晋城市县两级共7家司法鉴定中心于全省率先全部通过省级资质认定。晋城市公安局理化实验室、DNA实验室、痕迹实验室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重点检验鉴定实验室”,六家县级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实验室成为我省首批全部达到公安部一级以上标准的专业实验室,阳城县公安局刑事技术实验室、高平市公安局刑事技术实验室、城区公安分局刑事技术实验室先后被评为“全国示范刑事科学技术室”。

科技助力 提升破案打击质效

“服务侦查、服务基层、服务民生”是推动刑事科学技术工作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建设刑事科学技术室的过程中,张天林带领着刑事科学技术团队,通过全面应用各种新技术、新手段,努力打造一批先进、实用的“杀手锏”,不断提高破案打击的核心威慑力、控制力和竞争力。

2016年12月4日傍晚,高平市公安局北石派出所接到报案称,在长晋高速郝庄收费站向西约100米处,一条乡间排水沟里发现火烧痕迹,排水沟内疑似有一具被烧焦的尸体。刑侦民警到达案发现场后发现,尸体已高度炭化,经初步调查分析,紧邻排水沟的路边是第一案发现场,案发时间为凌晨1时许。但因为案发时间过早,地处高速偏远地带,且根据高速监控录像追踪,锁定的白色尼桑轿车没有悬挂牌照,特征模糊,无法继续追查,案件侦破陷入了僵局。

就在这时,张天林带领着刑事技术民警,经过现场勘查传来了好消息:其一,在案发现场附近发现一枚汽车牌照专用螺丝钉,螺丝钉显示车辆为鲁J;其二,在高度炭化的残存尸体上,找到了可以进行DNA检测的生物样本。同时,根据现场勘查结果,张天林也分享了自己的判断:“现场没有发现带血足迹,疑似至少2人以上作案。”

在DNA、痕迹等刑事科学技术的助力下,刑事案件的侦破如虎添翼。案发12天后,刑侦民警于山东省泰安市、潍坊市抓获2名犯罪嫌疑人,2人对抢劫焚尸杀人事实供认不讳。

突破“零口供” 彰显公平正义

2008年7月8日下午2时许,泽州县公安局接到报警,看护晋城监狱医院太平间的杜某山死于太平房内。接报后,晋城市、县两级公安机关侦技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开展现场勘查、法医鉴定、调查走访等工作。

经足迹、指纹、尸检等证据分析调查,民警循线追踪,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阮某义。但阮某义曾2次被判入狱,4次越狱未遂,具有较强的反侦查、反审讯能力,他自恃年过七旬,装疯卖傻,拼死抵赖,拒不供认任何罪行,侦破工作陷入僵局。

张天林看到口供方面很难突破,迅速确定新的工作思路:靠证据说话、凭证据定案。同时,积极争取省公安厅的支持,加快痕迹物证鉴定步伐,争取取得确凿、有效的物证证据。

当月下旬,物证鉴定和DNA检测鉴定得出结论,认定案发现场遗留生物组织及相关痕迹证据系犯罪嫌疑人阮某义所留。7月30日,经泽州县检察院批准,泽州县公安局对阮某义执行逮捕。自此,依托刑事科学技术,在晋城市公安机关侦破案件过程中,实现零口供的突破。

“让证据说话,为正义伸张。”张天林介绍,类似的案子,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他的工作任务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遗留物,仔细勘查取证,将一件件扑朔迷离的案件抽丝剥茧,直至真相大白。

    (本文转自山西法制报)

中美女主播隔空互怼后,约定下周四当面辩论【 ...

每天3分钟,速览全国法治新闻。

敢打敢杀、下手凶狠……内蒙古一“女老大”受审

该案涉及12个罪名,涉及犯罪事实共计27起,被害人达20余人。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久别重逢都是劫后余生

这个“双警家庭”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