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里一条人为踩踏形成的小路、一堆秸秆下隐藏的盗掘墓工具、一个十人参与的盗墓团伙——
犯罪嫌疑人李某在陕西省米脂县被抓获。
□ 本报记者 陈兆扬
3月7日晚10时许,在河北沧州市献县小平王乡某村,4名便衣民警快速架起梯子,敏捷地翻墙跳入一户人家院内。关在笼子里的狗听到动静,立时狂吠起来。4名民警当即冲进屋内。
“不许动!我们是警察!”犯罪嫌疑人刘某被惊醒,抓捕民警亮明身份,第一时间将他控制住。
当晚,河北沧州市献县公安局民警在献县及陕西、山东等地分别对6名涉嫌盗掘古墓的犯罪嫌疑人展开抓捕行动,6名犯罪嫌疑人均被抓捕归案。
汉墓惊现盗洞
今年2月19日下午3时许,河北沧州市献县公安局接到县文保所工作人员报警称,他们在献县汉墓群M27号常陵北侧发现了一个盗洞和一些盗掘工具。接警后,公安局刑警大队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开展勘查、走访工作。
据文保所工作人员介绍,河北沧州市献县汉墓群是两汉魏晋河间王、王子侯、功臣侯以及河间国相、尉等高官葬于献县境内的陵墓的总称,是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常陵是献县汉墓群M27号墓,位于献县小平王乡。
当日,文保所工作人员对常陵进行定期巡查时,在常陵北侧的耕地里,意外发现了一条人为踩踏成的小路。这条小路一头通往北侧的水渠边,一头通往常陵北侧中间的位置。而在常陵边的秸秆堆里,发现了一把锤子和一把手锯。秸秆下是一层新土,扒开新土层,发现下面是一层两头被插在土里的木条。工作人员取下撑在土里的那些木条,眼前赫然出现了一个宽1.2米、长0.7米的盗洞口。
经过现场勘查,办案民警发现这个盗洞垂直深度2.4米,到达洞底后,向南延伸了7米,又向西南延伸了3米,一直通到了青砖墓墙前。民警在盗洞内发现了作案用的铁锨、洋镐、铁钎、绳子、塑料桶、塑料编织袋和一些矿泉水瓶。顺着盗洞前的小路,办案民警一路走到北侧的水渠边。在这里,民警发现了一些新土和一些破碎的墓砖。
确定盗墓时间
根据案发现场情况,民警们分析,盗墓者应该是利用铁锨、洋镐、铁钎等工具挖掘盗洞,并利用绳子和水桶、编织袋将土运到常陵北侧的水渠边。如此,常陵与水渠之间便被踩出了一条清晰的小路。为了摸清盗墓者具体的作案时间,办案民警一面走访附近群众,一面调取现场监控视频寻找线索。
由于盗掘古墓案件性质恶劣,献县警方当即将此案向省、市两级公安机关进行汇报。2月20日,省公安厅、市公安局先后派出专家赶到献县公安局支援。随之,“2?19盗掘古墓案”专案组旋即成立。
案发时值冬季,地里没人干活,周边住户离常陵也比较远,专案组民警在走访调查中,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但负责调取监控视频的一组民警,通过查看常陵附近的监控视频,初步确定了盗墓者的作案时间,为案件侦破提供了有力的线索。
民警发现,盗洞的位置正好位于监控的死角,但监控能覆盖小路的一部分范围。通过查看监控视频,专案组民警看到案发现场白天一直没人出现,夜间偶尔可以看到案发现场方向隐约有瞬间亮光。另外,专案组民警还发现,自2月12日起,被人为踩出的那条小路开始变得明显,由此可以判断,亮光极可能是盗墓者点烟发出的火光,盗墓者应该是在2月12日之前开始实施盗墓行为的。
追踪嫌疑车辆
盗墓者夜间作案,使用了多种盗掘工具。专案组民警据此判断,这起盗掘古墓案应该不止一人作案。
根据已掌握的线索,民警迅速调取案发现场附近以及前往案发现场必经之路的监控视频,寻找案发时段频繁往来的可疑车辆。经过一周时间的调查,民警锁定了一辆遮挡着牌照的灰色长安轿车和一辆深色大众轿车。这两辆车多次一前一后在晚上9时许前往常陵方向,等到次日凌晨3时许再前往县城方向。
“这两辆车行迹非常可疑,车里不止一个人。车里的人应该就是盗墓者。”专案组立即决定以车找人。
通过追踪嫌疑车辆的行驶轨迹,专案组民警发现,嫌疑车辆每次都在凌晨3时许从常陵方向过来,驶入县城边的一个村庄。由于这个村庄内部监控条件较差,导致专案组民警无法追踪嫌疑车辆在此之后的行动轨迹。考虑到盗墓者中可能有外地人,民警马上对献县当地的宾馆等重点场所展开排查。同时,对全县与嫌疑车辆车型相符的所有车辆逐一排查。根据嫌疑车辆的特征,民警最终将当地一辆长安轿车锁定为重点嫌疑车辆,并围绕车主小五(化名)展开调查。随后,专案组又在小五所在的村庄找到了另一辆嫌疑轿车,车主正是小五的亲戚朱某。
嫌犯相继落网
经摸排走访,民警得知,小五和朱某就住在常陵附近的村庄里,平时没有固定收入,也没有经济来源。但两人都喜好赌博,有重大作案嫌疑。
通过围绕两人进一步调查,警方发现他们在案发前后曾与当地的刘某联系频繁。当地传闻刘某曾参与过盗墓,此人与小五、朱某是赌桌上的赌友。另外,两人还与3名陕西人有过联系,且这3名陕西人在案发前都曾到过沧州。由此,警方分析这起盗墓案件至少有6人参与,是一起本地人与外省盗墓人员勾结共同参与的盗墓案件。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警方掌握的证据越来越多。一个以本地人刘某、陕西人李某为首的多人组成的盗墓团伙渐渐浮出水面。此时,抓捕时机已经成熟。专案组兵分多路,分别赶赴献县、陕西、山东等地,对6名犯罪嫌疑人展开蹲守布控。
3月7日晚8时,集中抓捕行动正式开始,各抓捕组民警同时行动,6名犯罪嫌疑人相继落网。
审讯进行得非常顺利。犯罪嫌疑人刘某交代,他因赌博欠了不少钱,一直想弄点钱花。2018年底,刘某通过朋友联系到了陕西的李某,以传闻献县常陵里有一个青铜鼎为名,约李某到献县盗掘常陵。
随后,李某来到献县踩点,并与刘某见面。两人约定好,由刘某出资购买作案工具,并找人放哨,李某负责召集人手实施盗掘。
今年2月8日,李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先后从陕西和安徽分头赶到献县,在献县城边租房藏匿。此时,刘某已购买了工具,并约了本家兄弟刘某某以及小五、朱某一起负责放哨。2月10日晚,小五、朱某分别驾车,载着刘某、李某等8人赶到常陵北侧。“李某团队”开始“打洞”,刘某则带着人在不同的位置放哨。他们白天休息,晚上“干活”,一连干了5天,才挖到了墓墙下,但发现墓墙已经塌陷,根本无法盗掘,无奈之下只好放弃。
根据多名犯罪嫌疑人供述的情况,河北沧州市献县警方随即对其他4名犯罪嫌疑人上网追逃。4月8日,安徽籍犯罪嫌疑人胡某在安徽向公安机关投案。
目前,刘某、李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其他3名犯罪嫌疑人仍在追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