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驻村民警谢凡才 村民山歌里的“第一书记”

2019-05-20 19:23  来源:法制生活报  责任编辑:杨少伟
字号  分享至:

 “村里来了好书记,一心为民办实事……”这是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龙井村村民编的一首山歌,歌里所指的好书记就是民警谢凡才。

  谢凡才现年52岁,从警32年,是贵阳市公安局乌当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教导员,挂职东风镇党委副书记。自2016年4月开始,谢凡才到东风镇驻村,先后担任龙井村、新村村和高穴村“第一书记”。

谢凡才向村民了解情况。


  谢凡才在2016年、2017年、2018年的驻村工作考核中均为优秀。2018年7月被评为贵阳市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

  “在公安队伍我算‘老兵’,可在扶贫工作上就是‘新兵’了。”谢凡才嘴上这么说,暗地里却在抓紧学习各级、各部门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和部署,认真研读省、贵阳市、乌当区关于精准脱贫工作的相关政策和文件。

  同时,谢凡才还虚心向身边工作经验丰富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学习请教,倾听他们分享驻村经验、交流工作心得、分析问题所在,然后反复思考琢磨,认真揣摩当好“第一书记”的经验和技巧。

  龙井村是典型的党组织软弱涣散村,为了找准“病因”,从驻村的第一天起,谢凡才对全村32名党员逐一淡心淡话,统一大家的思想。

  为了全面掌握村情村貌,谢凡才多次组织召开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会议,详细了解村里面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方面情况,并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随后,谢凡才花了半年时间对村中的贫困户、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致富能手进行逐户走访,累计走访350户,涉及村民900余人。在走访的同时,化解各种矛盾30余起。

  “坚持深入到各低保户、贫困户、种(养)殖户家中走访,主动了解他们困难,并为其排忧解难,做到能解决的现场解决,现场不能解决的协调有关单位进行解决,无法解决的解释到位,真正做到一户一策。谢书记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龙井村村支书这样说。

  龙井村高堰村民组村民余庭友孙女因疾病导致家庭困难。谢凡才在走访时得知这一情况,立即组织全村党员捐款。紧接着,他又在同事、亲友中发起捐款活动,筹款5万6千余元。

  高堰组村民岑玲患白血病,谢凡才得知后跑上跑下,解决了岑玲看病难的问题。

  ……情人谷是一个风景区,高堰组村民经常拿些农副产品去那里卖点钱。然而,从高堰组到情人谷虽然不远,但道路崎岖,交通十分不便。

  于是,谢凡才多次到乌当区委办、区交通局协调,申请资金31万余元,打通了高堰组到情人谷的乡村公路。

  2018年4月,谢凡才再次被派到东风镇新村村任“第一书记”。通过走访调查,谢凡才提出了“党建强村、法制立村、文化活村、产业兴村”的发展思路,以这个发展思路开展各项工作,摘掉“后进村”的帽子,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0万元。

  今年3月,谢凡才又被派到东风镇高穴村担任“第一书记”,这将是他驻村扶贫工作路上的又一个新挑战。(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