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此庄严宣誓,悔罪服法,痛改前非,接受矫正……”不久前,戒毒警察张金涛主持了一场社矫人员入矫宣告仪式。仪式上,社矫人员王某郑重地进行了入矫承诺。
张金涛是梅江戒毒所派驻到宝坻区社区矫正中心的一名戒毒警察。2018年11月,为进一步提高全市社区矫正工作质量和执法能力,根据市司法局统一部署,81名戒毒警察被派驻到全市16个区的社区矫正中心,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这81名派驻警察全部来自梅江强制隔离戒毒所,他们在社区矫正中心参与入矫登记、入矫宣告、走访调查、集中教育和训诫、解矫宣告等11项社矫工作。
四处奔波不辞辛苦 把工作做到群众心里
“派驻以来,警察们的工作量很大,常常要去外地走访调查。”张金涛说。去年12月,户籍在本市宝坻区的服刑人员李某表现良好、符合假释条件,但在假释前的调查评估环节中,需要案件被害人配合此项工作。宝坻区社区矫正中心派驻警察刘光远与社矫中心工作人员共同负责李某假释前的评估工作。
案件的被害人是一名吴姓女子,家在河北省香河县。刘光远一行人在隆冬时节赶赴香河县吴某家,却没有找到她本人,只见到了她的父亲。
吴某父亲表示,吴某之所以不愿见面,是因为对评估工作心存顾虑。了解情况后,刘光远和同事耐心地做起了吴某家人的思想工作,“征求被害人意见是假释前调查评估的一部分,请你们放心,我们会严格根据法律程序为你们保密,也希望吴某能够配合我们的工作……”
吴某的父亲将这番话转告给了女儿。几天后,老人打来电话,说女儿答应配合调查评估工作。得知消息后,刘光远一行人再次来到香河县,见到了吴某本人,顺利完成了假释前的调查工作。吴某说:“我相信警察,所以不再有顾虑,愿意配合你们把工作做好。”派驻警察在执法工作中的规范和耐心,给群众带来安全感,而群众的信任和配合也使社矫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管理刚柔并济 帮社矫人员开启新生
“感谢王警官和丛警官对我的教育,使我明白了此次错误的严重性。两位警官不仅告诉我很多法律知识,还教会我做人的道理……”3月20日,西青区社矫人员李某在母亲的陪同下,给派驻警察送来一封感谢信和一面锦旗,感谢对他的教育和感化。
李某今年20岁,2017年因犯抢劫罪被判刑一年半,缓刑两年。李某的父母对其疏于管教,造成他性格叛逆,且法律意识淡薄。
今年春节期间,西青区社区矫正中心工作人员发现,李某无视社区矫正监管规定,擅自离开本市,前往外地女友家。得知这一情况后,社矫中心工作人员马上与李某联系,要求其回津,而李某却挂断了电话。
鉴于李某对监管规定置若罔闻,派驻警察与其联系,并对其违纪行为进行严厉批评,告之其问题的严重性。在派驻警察的劝说下,李某回津,接受了警告处分。
针对李某不服从管理、违反社区矫正监管规定的行为,结合以往戒毒所的工作经验,派驻警察牵头与社矫中心工作人员共同为其制定了矫正方案,方案包括批评训诫、法治教育以及家访等内容。
王建朝是梅江强制隔离戒毒所派驻西青区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负责人。对于李某的矫正方案,王建朝说:“光有批评训诫是不够的,还要结合李某的具体情况,引导他学法、懂法、守法。此外,还要取得他家人的支持,协助完成矫正工作。”
经过家访,派驻警察了解到,李某父母早年来津打工,因工作忙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对于李某的违法行为,其父母非常痛心和懊悔。
王建朝和同事丛海东一边鼓励李某的父母多抽时间关心儿子,用爱引导他回归生活正轨,一边劝导李某,“你父母非常不容易,如今一家人能有稳定的生活,他们付出了很多,你应该心疼父母,为他们分忧才对……”
几次家访和劝导后,李某的父母表示,李某变得懂事多了,不仅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还经常帮助家里干活儿,这让他们感到欣慰。
看到李某的转变,派驻警察们也非常高兴,更让他们欣慰的是,这份为李某“量身订做”的社矫方案发挥了很大作用,在彰显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和威慑性的同时,帮这个年轻人树立了新的人生方向,传递了一份“正能量”。
体现人文关怀 让迷茫的心不再彷徨
“突出人性化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教,是多年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带来的经验,这份经验也可以被用在社区矫正工作中。”梅江强制隔离戒毒所派驻河西区参与社矫工作的警察郭青巍对此深有体会。
不久前,郭青巍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名叫周某的26岁小伙子。周某原是一名“白领”,有着美好生活和远大前程,却因为一次酒后冲动,故意毁坏财物被判缓刑半年。
“初到社区矫正中心时,他的状态很不好,总是忧心忡忡的样子。”在集中教育训诫时,郭青巍注意到了这个年轻人,便与社矫中心工作人员一起与他进行了一次长谈。
谈话中,郭青巍和社矫中心工作人员了解到,周某悔罪愿望非常强烈,与此同时,他非常担心自己的违法行为会对未来生活产生影响。
郭青巍劝说周某,让他放下心理负担,“人生难免犯错,但要知错就改,就把它当成人生的一次教训吧,一定要引以为戒。无论如何,生活还是要继续,不要让这件事成为心中的阴影。”
“我想为社区做一些事,弥补我的过失。”那次长谈后,周某再次来到社矫中心,表达了自己改过自新的愿望。于是,社矫中心帮周某联系了一家敬老院。周某为敬老院捐赠了价值3万元的食品以及生活用品。捐赠仪式当天,郭青巍也受邀来到现场,周某笑着拉着他的手说:“你说得对,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谢谢你们对我说的话,让我走出阴霾,可以坦荡面对未来。”
如今,在各区社矫中心工作人员的配合下,派驻警察们迅速完成角色转变。据统计,自派驻工作开展以来,派驻警察共参与接收社区服刑人员入矫登记、进行入矫宣告3000余人次,调查评估1000余人次,收监执行10余人次,病情复查100余人次,入户核实192人次,排查走访154人次。此外,累计处置9起突发事件。
派驻警察为社区矫正工作增添了力量,他们以强烈的人文关怀进行社矫工作,为推进探索社区矫正工作“天津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