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每天都在办理人生大事的大姐

2019-05-20 19:19  来源:津卫青年客户端  责任编辑:杨少伟
字号  分享至:

  上图是天津公安南开分局人口服务管理中心的服务指南,咱聊一聊在窗口大厅工作的户籍民警,从早晨九点开门,就已经排了二十多号人了。

  在这里他们每个人的心情是不一样的。

  有心情美丽的,带着喜糖来的,他这大嗓门恨不得整个大厅都听见:“我们儿子、儿媳妇太恩爱了,刚结婚一年就生个大胖小子七斤八两。”这一听就是当爷爷了,调动起积极性,给孙子办出生登记来了。

  “哎哟真好,给您道喜了。”随着咱民警热情的回复,这就引出了咱今天的主人公,任慧慧警官。

  这是一位亲民大姐,称呼“大姐”与岁数无关,因为她办理的业务都很有份量。

  “孩子叫什么名字呀?”

  “叫李想,希望孩子以后有理想,实现理想。”

  提交了《出生医学证明》、《居民户口簿》、父母《结婚证》之后任警官为大爷当场办理登记。

  采访时了解到办理出生登记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就是“起名字”,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不能使用繁体字作为名字登记在个人证件上,任姐给举了个例子:左边是“由”字右边是繁体的“页”组成的字念“頔dí”寓意着美好,经常有人想起这个名字,那咱民警就得劝他再想个别的名字,这就得费一番口舌,要不来个草字头的荻,取个走之旁的迪,任姐这些年没少帮人起名字。

  我认识个朋友给闺女起名“赵诗芙”诗人的诗,芙蓉的芙,听着是挺文艺的,但这姑娘长大之后准有人管她叫赵师傅;还有姓常的朋友给孩子起名叫常景路,景色的景,道路的路。

  你的愿望是好的,但孩子以后未必喜欢,没准还得改。

  说到改名字,任姐说了,更得谨慎,比如大学生想改名字比较多,但别忘了你学籍上可录的是你的原名,到时候毕业证的名字与你学籍名字的不对称,这又是罗罗缸的事。

  前文说到大厅排着二十多号人,有心情美丽的,就有情绪焦虑的,也是大嗓门喊“先给我们改了吧,我们孩子单位在北京了,来不及啦。”这位阿姨是给孩子把户口本上的未婚改成已婚,为了办贷款,孩子在北京上班,已经把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都寄过来了,手续都是齐全的,但是他们忽略了工作单位的问题,他户口本上还写着无业了,要等单位出证明这时间就来不及了,容易把贷款耽误了,可给阿姨急坏了。

  任姐看着阿姨心急火燎的,也想给予她最大的便利就说:“我相信您这情况肯定是真事、急事,要不这么着吧,您看孩子在北京有什么能证实自己在这个单位工作的材料?发过来,我就先给您改了,回头您再来补手续。”

  妈妈赶紧给孩子打电话一通问,还真有收获,孩子有个社保缴费单,上面有单位的公章和社保管理中心盖的章,那就真实有效了,随后任姐就把户口本上的无业给改成孩子的现单位了。 

  任姐的这一行为用行话讲叫做“容缺机制”是指在行政审批事项中,允许某些审核材料在规定时间内暂时缺少,实行非主审要件缺项受理和审批。我理解的就是有些不太重要的审批项目能先办后补,切实体现了以人为本和服务型政府的理念,站在群众的角度,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值得点赞。

  事办妥了,阿姨一口一句感谢的话:“哎呀,还是咱民警办事到位呀,真有效率,我刚才不是冲你嚷,我是急糊涂了,你可别怨我,下礼拜孩子回来我一定把手续补齐了。”

  任姐非常能理解他们这样的心情,也拿出了“我想对你好,我想让你满意,省事的环节我都替你规划好了”的工作态度去面对群众。

  尤其是办理死亡销户的业务,家属会在火化之前拿着死亡证明来盖章,在盖章的同时也就可以销户了,这时候咱民警同志都会提醒家属:“家里的事都办好了吗?要是牵扯过户方面的事晚两天销户也没事,先紧着丧事办。”

  因为这时候家属穿着一身孝,在悲痛的状态下,你给他做销户,他会没有安全感的,他已经想不到会不会有别的事还没办,尤其是大家庭房产还没分清,就把户给消了,回去家里就容易闹矛盾了。

  正聊起劲的时候,听到外面小孩哇哇哭的声音,我出去一看,小孩刚一岁,妈妈抱着来办身份证,全程不配合啊,拍照民警还一个劲的哄,我凑过去冲小孩一乐,好么,哭的更厉害了,我建议家长别过早的给孩子办身份证,首先他配合度底,一遍一遍的拍对眼睛不好,而且孩子一啫咧拍出来的效果也不行,您说是吧。

  说到办身份证,任警官提醒各位美女,拍证件照的时候不要留齐刘海、齐眉碎、大中分,这样的头型,正面容易挡住眉毛,侧面容易遮盖耳朵,现在都讲究“人脸识别”了,你的证件底档要是挡住五官了,等你下回露全脸的时候,人家系统不认你啊,还有戴美瞳,化浓妆,这都有影响,拍之前咱都干干净净的,你的证件是你真实相貌的体现,是证实你身份用的,不是评选模特。

  任姐真的是把该想的都为大厅的群众想到了,自从零九年部队转业,一零年正式上岗一直从事咱大厅的窗口接待工作,九年的工作经验,让她在这种依法办事工作中多了一份人情味。

  最后我问她,在为群众办理这么多件人生大事的岗位上工作,是怎么样去思考“你是谁,你从哪来,要到哪去”这个人生终极问题呢。

  任警官给出这样的回答:“人出生那天是父母为你办的出生登记,人走的那天是儿女为你做的死亡销户。我们既是父母又是子女,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