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超女”从警路上的“加减乘除”——走进“百佳标兵”徐盛超

2019-05-15 13:19  来源:警民直通车上海  责任编辑:杨少伟
字号  分享至:


徐盛超

33岁,女,中共党员

浦东公安分局治安支队民警

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荣获个人嘉奖四次,“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上海公安十大治安打击标兵”称号、“上海公安系统百佳标兵”称号。

“超女”从警路上的“加减乘除”

分配单位时,每名新警都会收到一封信封,徐盛超拆开来一看,张纸上写着:治安行动大队。战斗在一线的治安行动大队非常忙,同时又很缺女民警,哪怕招到了,却因工作强度大,留不住人。当时同学们都开玩笑说她中奖了。

忙就忙吧,再忙也就是“加减乘除”。


在睡眠上做“减法”

起早、熬夜、“超长待机”……这些常人无法想象的“技能”,徐盛超一出校门,便耳濡目染,并在潜移默化中驾轻就熟;

每次行动当晚,能睡3小时,是“特别优待”,熬夜,则更是基本功、必修课,“每周一熬”那是起码的。

然而,光能贪黑、熬夜还不够,还必须能起早、以及“超长待机”。2010年护航世博会,打击倒票“黄牛”成了工作重点,这也是徐盛超从警第一场“战役”。第一波世博游客往往清早5点就去排队,“黄牛”的活动便也5点开始,打“黄牛”的队员也必须这个点儿行动。

这种日子不是一天两天,世博不结束,打“黄牛”不止,世博有多久,他们就打多久,天天如此,从不间断,“黄牛”没有双休日,他们也没有。大半年忙下来,徐盛超对自己的“待机时间”又有了新的认识。

不过尽管苦,徐盛超都咬牙坚持了下来。恰好那时她是队里最小的,战友们也开始亲切地唤她“小超女”。

在技能上做“加法”


没有勤学善思,“超女”也是不能炼成的。

徐盛超的师父是“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陶佳亮。她的办公桌在师父办公桌对面。遇上不懂的,她抬头就问;陶佳亮忙得顾不上她时,徐盛超就“偷师”。陶佳亮是中队长,每次办案,所有笔录都汇总到他这审,队员有不懂的,也来问他。在陶佳亮给队员们讲解的时候,徐盛超就竖起耳朵:笔录的要点在哪、什么细节漏了、“证据链”如何完善、法律依据是什么,乃至行动如何部署、各环节怎样衔接、队员怎么调配……她都“照单全收”,得闲时再一点点消化,慢慢咀嚼、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2017年,陶佳亮担任行动大队副大队长,有了新的岗位和职责;而徐盛超则信心满满地站在出击中队中队长的竞聘舞台上,接过了师父的“接力棒”。

也是由那时起,她逐渐从普通女孩淬炼成了“超女”

在胆识上做“乘法”


“超女”中队长,可不是吹的。

实施抓捕时,她总是冲在前头。有的藏污纳垢的违法嫌疑场所,她带队冲进去,嫌疑人当场懵了,等反应过来,手忙脚乱地胡乱遮一气,被她一声断喝:“遮什么遮,敢做不敢面对呀!?”那股子义正言辞,斥得对方当即灰头土脸、狼狈不堪。有的嫌疑人是“老油条”,对着男民警会撒泼耍宝,而她这个嗓门大、“凶得不得了”的女中队长过去、往面前一站,单刀直入几个问题利落地一问,就立马偃旗息鼓、收起了“神通”;男性嫌疑人是如此,女性嫌疑人更不敢造次,毕竟人都有羞耻心,女人干了坏事、被女队长给抓了,真恨不得挖条地缝钻进去。

尽管治安打击是一线岗位,队长又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子,队员也都心悦诚服。

宝剑锋自磨砺出。此时的徐盛超,已经是真正的“超女”了。


在警情上做“除法”

2018年,徐盛超获评“上海公安系统百佳标兵”称号。但此后,她的从警之路却发生了最大的变化——成了电信网络诈骗打防专班的一员,研究降警情。

每天早上她要汇总各派出所上报的一张张报表,从海量信息中去繁还简,统计案发率后对症下药寻找防范方法。有时她也还会独自一人来到警情高发的小区,和被害人面对面,找找被害人上当的原因并再次进行防范宣传。

此时的她已收起抓捕时雷霆万钧的气势,就像邻家女孩一样柔声细语。

有人问:“新的岗位平平淡淡,既没有抓获嫌疑人的喜悦感,也没有批捕嫌疑人的成就感,你习惯吗?”

她说:“我以前喜欢在各个街头巷尾跑步,从细微之处查找违法犯罪行为的蛛丝马迹;现在我习惯散步,边走边思考,如何更好地让老百姓们远离电信网络诈骗。”

新起点,“超女”再次出发。

结语:

“当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老师面试我,问我报考原因时。我回答他,报考公安一直以来就是我最大的梦想,干我喜欢的这一行,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干好!”

那天,她穿着连帽运动衣,牛仔裤,扎在人群里一点也不显眼。岁月如梭,梦开始的情景却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