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一起聆听这群禁毒民警的故事!

2019-05-11 13:20  来源:河北法制报  责任编辑:赵钰
字号  分享至:

  他们,是刀锋上的舞者,用汗水和鲜血见证隐秘战线的凶险;他们,是禁毒斗争中的勇士,用信仰和坚持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全——
 
  本报记者 李永志


  通讯员  田春雷
 
  河北张家口市公安局桥东分局禁毒大队成立于2015年3月。4年来,他们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50余人,破获涉毒刑事案件29起,查获吸毒人员142余人,缴获冰毒11.92公斤、杜冷丁针剂15000余支、杜冷丁片1000余片。该大队曾获得“全省百城禁毒会战先进集体”“全市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全市禁种铲毒工作先进基层单位”等多项荣誉。
 
  清查现场  搜出一把银色手枪
 
  巨大的利益诱惑着铤而走险的毒贩,刀尖舔血的日子激起了他们无尽的贪婪,遇到警察抓捕拼死顽抗,在缉毒斗争中不时出现。
 
  禁毒大队大队长张会明回忆,去年,他和队友缜密侦查了5个多月,破获了一起特大贩毒、制毒案件,刑事拘留11人,缴获冰毒9.7公斤、制毒原料1.4吨。缴获的毒品量为张家口市迄今为止最多的一次。在这起案件中,他们在搜查一个贩毒嫌疑人的家时,赫然发现了一把银色的手枪和8发子弹。
 
  2018年3月,大队收到张家口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交办的一条线索——在桥东区居住的王某有吸毒、贩毒嫌疑。张会明当即指挥全队分头侦查,迅速锁定了嫌疑人。目标确定后,却不能马上实施抓捕,因为,人赃俱获是对一名禁毒警察的基本要求,“放长线钓大鱼”才能彻底摧毁一个贩毒网络。
 
  盯梢、分析、追踪、蹲守……从春到夏,这一守就是5个月。8月7日,张会明带着队员全体出动,待双方交易完成各奔东西时,张会明将队员分为三个小组死死盯住买家、卖家和中间人,伺机抓捕。张会明反复叮嘱队员:嫌疑人都是亡命徒,且有可能携带枪支,务必注意安全!有惊无险,抓捕过程非常顺利,好消息传来:4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
 
  张会明和90后民警温晟宇带着贩毒者何某到她的住所搜查。何某的家是一间50多平方米的精装公寓,民警在一个隐蔽的角落里搜出冰毒810克。50平方米的空间很快被过了一遍筛,而张会明还是不放心,他再次打开衣柜,轻轻敲打着衣柜的隔板,突然,一阵空洞的声音传来,张会明仔细查找,发现衣柜还带有一个夹层,打开夹层后,眼前的一幕让在场的民警倒吸了一口冷气——里面赫然放着一把手枪和8发子弹!“都说禁毒民警是在死亡边缘游走的战士,今天我终于感受到了!”温晟宇感慨。
 
  一个20多岁女子,家中存放这么多毒品,甚至还有枪支,这个案子决不简单!经连夜审讯,何某透露其上线刘某就住在她楼上,枪也是刘某的,她被抓时,刘某刚好不在家。张会明立即带领民警赶往刘某的住所进行蹲守。次日凌晨3时,就在刘某开门的一瞬间,民警一拥而上将公寓内的刘某等三人抓获。刘某只承认吸毒,对其他罪行拒不交代。民警只能另寻突破口,几经周转,终于得知刘某的制毒工厂就隐匿在赤城县大海陀乡某养猪场内。排查了几十个养猪场后,民警终于找到了疑似制毒工厂,但却是人去楼空。敏锐的民警从恶臭的猪粪味中捕捉到一丝制毒化学原料“苯”的味道,于是“循味追踪”,将西北角一间平房的门撬开,眼前的一幕让所有人震惊——制毒设备罗列一排,制毒原料像小山一样占据半个屋地,现场还有大量没来得及带走的毒品……
 
  每天奔波300公里、疲惫不堪的长线跟踪,斗智斗勇的审讯环节,超越极限的自我挑战,闻着制毒工厂猪粪与化学品混合恶臭的气味……这些记忆中的片段组合在一起便是禁毒大队民警这大半年生活的全部。
 
  追捕毒贩  擒获持刀搏命凶徒
 
  4年来,大队共缴获各种管制道具12把、小型匕首不计其数。民警们说:“每一把刀都是一个故事,记载着我们舍命搏斗、制服犯罪嫌疑人的故事。”
 
  2017年10月22日,大队民警王耀萱、温晟宇、孙金生、高阳在日常巡逻中发现了一辆黑色别克轿车,此车正是之前关注过的涉毒可疑车辆,遂立即跟上。在跟踪至桥东区建国路附近时,嫌疑车辆突然停下,一个男子下车走到不远处的一辆白色捷达车上,拿下一个手提包放到自己的车上。
 
  民警意识到这可能是在进行毒品交易,立即兵分两路对两辆轿车进行跟踪,伺机抓捕。
 
  王耀萱和温晟宇带着一名辅警跟踪黑色别克轿车至建国路杨家坟路口时,黑色别克轿车上的一名男子突然下车,为防止嫌疑人逃跑,民警当即下车准备实施抓捕。察觉到有人靠近,男子撒腿就跑。眼看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男子掏出随身携带的折叠刀反身向离他最近的温晟宇划去,在温晟宇躲避的一瞬间,再次拼命向前逃跑。民警在后紧追不舍。红了眼的嫌疑人持刀疯狂乱刺,锋利的刀刃划破了民警的皮肤。民警一次次将嫌疑人摁倒在地,嫌疑人一次次没命地挥刀反抗……
 
  在长达一个小时的搏斗中,犯罪嫌疑人最终被民警制服。民警从此人的车中搜出毒品海洛因针剂2020支。
 
  禁毒工作,侦查时是惊心,而收网的一刻却蕴藏着万千风险。每一次的缉捕,都惊心动魄。
 
  2015年4月,经过一番殊死较量,大队捣毁了一条从河南到张家口的重大运输贩卖毒品杜冷丁针剂的线路,缴获杜冷丁针剂10040支、杜冷丁片1000片。
 
  2017年7月,民警跟踪毒品交易双方三天三夜,终于寻到抓捕时机,将暴力拒捕的嫌疑人抓获,缴获毒品杜冷丁针剂1120支。
 
  “贩毒干的是‘提着脑袋’的买卖,大多数人遇到民警抓捕都会拼死反抗,这样的危险,我们经历了太多。”张会明说,“队里4名队员,每个人都很出色。年纪最小的温晟宇还不到30岁,他从地方大学毕业后考入警察队伍,被分配到禁毒大队跟着刑侦出身的‘老’民警孙金生、王耀萱边学边干,上手特别快。高阳和温晟宇年龄相当,是警校科班出身,肯学肯干能吃苦,两个年轻人是队里信息化的主力。队里人少,只要有案子,我们会全体出动,拧成一股绳全力破案。”
 
  慧眼独具 一眼识破涉毒嫌犯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常常认为毒品离自己很远,其实,毒品犯罪与抢劫、盗窃等侵财型犯罪密切相关,许多小偷小摸的事情,很多都是吸毒人员为了筹集毒资所做的。”张会明说,“除了办案,我们每天会上街巡逻,通过发现吸毒人员查找线索。吸毒人员身上有很多特征,比如脸色、神态、穿衣打扮都与常人不同,再加上我们禁毒民警长期以来积累的经验,只要看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2016年7月20日,王耀萱和高阳在建设桥附近巡逻时,发现一名男子神态异常,身上有吸毒人员的特征,于是上前进行盘查,但该男子拒绝交代自己的真实身份。于是,民警将其带回队中。经尿检发现,此人吗啡类毒品检测呈阳性。经审查:该男子叫马某,在短短4个月内,连续在桥东区、桥西区、张北县夜晚钻窗盗窃7起。
 
  2017年2月20日,民警抓获吸毒人员武某,经深挖发现,武某伙同杨某专门盗窃手机,销赃后换取毒资。民警远赴成都市将杨某抓获,当场扣押未出售的手机37部、账本两个。
 
  侦破一个个案子会给禁毒民警带来满足感,但真正让他们有成就感的,是听到犯罪嫌疑人真诚的忏悔。因此,张会明和队员们在严厉打击毒品犯罪的同时,联合相关部门不断加强社区禁毒工作,建立禁毒教育园地。每个月,他们都会给辖区的戒毒人员进行心理咨询辅导,帮助他们尽早戒除毒瘾、回归社会。
 
  打击犯罪、劝解吸毒人员、禁毒宣传教育、强化毒品原材料的源头管理……每天,禁毒大队的民警们忙得不亦乐乎,“我觉得禁毒工作的意义不仅在于打击毒品犯罪,还在于对人性的救赎。”张会明说。

法治三分钟丨江西10岁男孩被女同学家长在校内杀害

警方通报称,该校学生的家长王某建,因其孩子与该校学生刘某宸发生纠纷,持刀将刘某宸刺伤致死。

反腐|天津检察机关对王福山、邸达等五人提起公诉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爸爸,我想对你说”,一位缉毒警女儿的作文 ...

感动不已,稚嫩的语言里饱含着对父亲的担心与依恋。这篇作文让民警既自豪又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