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黄浦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撤销一名未成年母亲杨某的监护权,将被她遗留在医院的重病新生儿泉泉(化名)的监护权,判给上海市儿童福利院。据悉在本案办理过程中,黄浦区人民检察院依托全方位助力困境儿童联动机制,支持了福利院的起诉。
父母寒心不要她,她也丢下自己的孩子
2017年9月29日一大早,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子诞生在长征医院产科手术室。然而不到一天,孩子被相继诊断为产期窒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低血糖症、败血症、母体梅毒感染新生儿,继而下发病危通知。
另一边,年轻的妈妈杨某尚未成年,浑身脏臭、行为怪异、身无分文、没有任何通讯方式、更没有任何家属陪伴,她自己也被查出患有梅毒。她面对病孩漫不经心,第二天天还没亮,杨某病房的护工发现她已不辞而别,至此便再也没去看过孩子一眼。
随后,从长征医院到儿童医院,48天1150多个小时,医护人员全天候的守护与救治,终于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孩子;从黄浦公安分局到黄浦区民政局再到上海市儿童福利院,一路开启绿色通道,孩子在最短时间被确认为弃婴,从儿童医院出院后即由儿童福利院收养,并为他起名“泉泉”。
孩子得到了妥善安置,从医院消失的杨某却并未就此安生。她在市中心疯狂盗窃,短短3天作案4起,到案后,杨某被查出在怀孕期间,还在重庆市、上海长宁区等地流窜作案,盗窃金额达13000余元。
经调查,杨某在14、15岁时,就因打架盗窃等违法行为,三次被送本市某学校抚养管教,被遣送回乡后,没几日又偷偷返沪故伎重演。即使她父母千辛万苦通过派出所找到她,换来的也是杨某的恶语相向,和无尽的埋怨、逃避,寒心的父母再也没有寻找过她。
“全方位助力困境儿童联动机制”运转成熟
对杨某的盗窃犯罪作出刑事处罚不难,可这样的未婚未成年妈妈要怎样承担起母亲的责任?
据介绍,黄浦检察院未检部门在向杨某征询孩子抚养权时,她泣不成声,口口声声“不放弃监护权”。据杨某自述,孩子是自己在流浪期间,搭识同为流浪人员的男子所生,没有此人姓名、住址、联系方式及去向等信息。杨某提供了父母、哥哥的基本情况,也无法与他们取得联系,无法了解他们对孩子的抚养监护意愿。
近年来,黄浦检察院牵头构建了全方位助力困境儿童的联动机制,已形成较成熟的办案模式。首先,检察机关评估了泉泉现任监护人能力,由于杨某行为严重失范、劣迹斑斑,目前收监服刑且是“三无人员”,对生病幼儿不闻不问,从未养育教导。如果她继续担任孩子的监护人,将严重侵害幼儿的生存权。因此为孩子重新确定监护人刻不容缓。
但是,孩子的近亲属或没有基本信息,或无法联系了解对方担任监护人的意愿,无一人适合担任他的监护人。而通过走访上海市儿童福利院,检察官了解到孩子出生至今,该院一直对其精心养育、积极医治疾病、履行临时监护责任,已形成较稳定的抚养关系。如由福利院担任孩子的监护人,更能为孩子提供生活和医疗保障,可以确认福利院为孩子的最适合监护人选。
黄浦检察院向福利院制发函件和《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告知书》,建议该院根据《民事诉讼法》、《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等相关司法精神,在监护人不愿放弃监护权的情况下,作为民政部门向侵权所在地黄浦法院提起撤销杨某监护权的诉讼。检察院则帮助福利院梳理证据,连同已收集的材料一并提交法院,促成法院及时立案,同时积极履职,向法院制发《支持起诉书》。
随着法槌的敲响,杨某的监护权被撤销,上海市儿童福利院成为泉泉新的监护人,孩子的户籍也落实在本市闵行区。(夏天 黄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