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就单说燕振民,小尖脸,单眼皮,通鼻梁,厚嘴唇,颜值绝对在线,不仅有着特警业务上的高水平,并且拥有法律职业资格证,还掌握英语的日常对话,本已经考上研究生的他因为对公安事业的向往,放弃了这个高学历,从警后就被分配到天津西站的巡特警岗组,四年多,一直在坚守。
随着车次的增加天津西站也越来越热闹,治安管理也非常到位,大厅内由铁路公安管辖,广场上是西站派出所和红桥巡特警这两支岗组,一般情况下突发事件很少,遇到更多的求助还就是旅客问路,因为咱这个西站实在是让人找不着北,刚出地铁我就懵了,一号线、六号线、国铁、公交站、客运站、停车场各个路口汇集于此,地图导航在这起不到作用,就得靠嘴问。
来到南广场正看见路人向燕振民焦急的询问:“您好,请问东进站口怎么走?”
“您从南进站口进去,上二楼在候车厅的右侧高架桥的方向就是东进站口。”
燕振民认真地给出方向指引,一两句话,为乘客节省了宝贵时间,甚至是帮他赶上了这趟火车。
与燕振民见面,相互的自我介绍之后就进入了采访——
“您觉得西站和东站的治安工作有没有什么区别?”
”整体工作上是没有区别的,西站的车次主要是以城际和高铁为主,开往的城市也以上海,杭州,青岛等大城市居多所以乘客多数是青年,我们这个岗组警力的年龄段也相对年轻,这个优势就体现在我们对于各种突发事件的防范还有战术上经常会有不断的创新。”
说的真好,这个特警巡逻可不是像企业保安那种巡逻,一旦群众有了危险,他们得第一个上,这是有责任在身的,像这种重要交通枢纽或者是人群密集的地方是非常需要年轻警力的支持。
“那您每天在这个广场上溜达来溜达去的巡逻感觉枯燥吗?”
“一点也不枯燥啊,我每天都在与各个城市旅客交流,学会了很多种口音。”
燕振民分别用贵州口音,山西口音,西安口音等多种省市口音说了一遍:“您好,请问东进站口怎么走?”
紧接着我也操着一种口音说着:“您好,东进站口怎么走?”
他猜不出来。
“哈哈,这是天津津南区的口音。”然后我又给他说了一版北辰区口音。
逗的他哈哈笑,然后说道:“今天又涨知识了。”
你看,他把每一次的交流都当做是种学习,这样工作起来那精气神就不一样了。
站在南广场聊了半个小时,我就站不住了,一是腿累了,二是头顶太阳晒的我出一身汗,可想而知他们站一天下来的辛苦程度,要是赶上三九天、三伏天,可不好熬着了,我就提出坐他那个尖刀机动队的车里歇会,我刚一开车门,把头探进去,我又退出来了,车里更热,都成蒸笼了!
“你不在车里呆着,你就把车关了,这多费油呀,这烧柴油的车,弄的车里空气味道多难闻。”
“这不能关,这叫‘动中备勤’!”
顾名思义,时刻准备着,对发生的紧急事件进行快速反应,更能起到震慑作用。
好您了,没地坐着,咱溜达溜达吧,我感受感受你这巡逻状态。
燕振民带我从南广场东侧的公交站走到西侧客运站,直径差不多八百米,往回走的时候遇到个小伙子问路:“民警同志您好,咱这个西站公交站怎么走呀?”(山东口音)
“您向左走再走五百米就到了。”
旅客表示感谢之后,燕振民又追问一句:“我听您口音是山东的吧!”
“啊,对对对,我是那个山东莱芜的。”
“我也是莱芜的,咱是老乡啊,您这是干嘛去?”
“我在天津红桥区找了份工作,我这是第一次来天津,人生地不熟的……”
看着这位外来打工的兄弟,眼神中透着尴尬和迷茫,燕振民说道: “我刚到天津的时候也是人生地不熟,坚持下去你对这里就熟悉了,等你锦衣还乡的那天我在这送你进站。”
刚下火车就听到来自老乡的鼓励,相信这位兄弟能够有动力在这新的城市中发挥自己的能力!
在这个广场上有的人带着希望而来,有的人奔赴希望而去,这个重要的交通枢纽,也像是每个人生的转折点,燕振民和其他民警兄弟们守护好西站的治安就等于守护了旅客的希望,感谢这位山东籍警官日夜守护着我们天津的西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