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警察,他没有刑侦民警勇擒歹徒的危险时刻,也没有社区民警贴心为民的感动经历,但在一线民警工作的背后,却总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他12年工作如一日,兢兢业业,风雨无阻,只为在外执勤的民警送上可口的工作餐。他年近六十,但“老牛方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在贵阳市南明公安分局工作的四万多天时间里,他送出了50余万份工作餐,让一线民警安心工作,他平均每天要送出十多份工作餐,为民警安保执勤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和尊敬。他,就是南明公安分局警营里的孺子牛“付哥”——付承庆。
付承庆,男,中共党员,1959年10月生,1978年应征入伍,1982年退伍后在铁路公安处设计院工作,2007年转制到南明公安警务保障室工作至今。在南明公安工作的12年间,他荣立三等功1次,先进个人1次,嘉奖4次;在年度考核中,他6次被确定为优秀等次。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付承庆工作的一天
凌晨五点,路灯还未熄灭,城市格外寂静。都司路路边,四辆六十多座的大巴车一字儿排开,都打着双闪,南明公安分局的民警陆续上了车。六点整,车辆启动,往执勤地点开去。
作为贵阳市的老城区,南明区是贵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区之一,辖区内有多个政府机关、交通枢纽和风景名胜。为确保辖区平安,一年365天,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南明警察始终坚守一线——接警、出警、巡逻、安保、执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付承庆凌晨四点过就起床,开着那辆订餐用的皮卡车,穿梭在各个早餐店铺。
在一面包店门口,付承庆停车下来。270个面包,店伙计已事先准备好。付承庆撕开一个面包,咬上一口,尝尝是不是新鲜的。
装了面包后,皮卡车又开到了牛奶店。付承庆检查了出厂日期,叮嘱店里的伙计:“要热的啊!早上天气太凉。”
把牛奶拎进了货箱里的简易保温箱,付承庆再将帆布盖上,开车直往民警执勤点。将早餐悉数派发出去,东方才鱼肚白。
之后,付承庆躺在副驾驶的座椅上休憩一会。到早上10点过,当太阳光渐渐变辣时,他又开着皮卡车为民警张罗中餐了。11点45分,他又回来了,执勤点的民警换着班陆续来领盒饭。
中午,老付承庆又将吃晚餐的人数统计了一下,以确保不漏掉一位执勤人员。
这就是付承庆一天的工作,琐碎而紧凑,平凡却重要。
这也是付承庆12年的工作。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可一年的行程,又何止千里?每年,为了给民警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付承庆驾驶四万余公里,步行1600多公里。在这12年中,有遇着暴雨或冰雹的危险时候,也有路上严重拥堵的无奈情况,但是,为了让民警准时进餐,他从未因个人原因耽误过。
送盒饭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
作为基层民警,每次在外执勤吃的东西,标配就是盒饭,大家对这样的“公款吃喝”也是深有体会。
天天蹲在执勤点吃盒饭,有时真的会吃到吐。而流动警务的民警,是每天都只能吃盒饭的。每问及民警们吃盒饭的感受时,他们都会笑着回答道:吃的不是盒饭,是坚守!
这时,为了把民警的伙食调配好。付承庆会事先就和餐饮店的负责人商量,使得每天民警吃的菜都不一样。比如汤菜,依次为“老南瓜汤”“紫菜蛋花汤”“酸菜汤”“盐菜汤”等等。确保民警吃不腻。
也比如早餐,最开始只有一个点可以购买,早餐大概就是一个面包加一包冰牛奶。冬天执勤,看着民警边呵气哆嗦边啃面包,付承庆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就找到卖早餐的,无论怎样,牛奶要温热的。自己也自制一个简易的保温箱,确保民警喝的牛奶不再那么冰冷。
又如每年严寒时日执勤,民警有的冷得感冒了,脚也生了冻疮,南明分局党委安排厨房里熬了姜汤。这时,付承庆为了让执勤民警喝上一杯姜汤暖暖身体,主动开着车马不停蹄地前往各执勤点配送。
为了让大家在执勤吃上可口的饭菜,付承庆给自己定了个标准。配送给民警的,自己要提前尝一下;民警吃完了,要收集一下反馈信息。每次执勤,要提前十分钟送到。不订未达到卫生标准餐饮点的食物。
青春远行但忠诚伴随一生
从警37年,到如今,付承庆已步入花甲之年,也就是说,五个多月以后,付承庆将告别他心爱的公安事业。
“都快退休了,就不要去送盒饭了嘛?”有人这样说付承庆。
“兄弟伙些执勤辛苦,虽然不能一线工作了,但能给他们送一下盒饭,也证明我还是有点用的!”付承庆说完自个笑了,想起40年前当兵的事来。
1978年,十几岁的付承庆参军入伍。翌年,是中越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付承庆是侦察兵,仗还没打,他和战友们就得事先奔赴前线,“抓舌头”——化装后越过边境线,深入敌战区,生擒敌兵以探究竟。和他一起出征的战友,牺牲了许多。
想起那段岁月,付承庆唏嘘不已。所以,清明时节,如果有空,付承庆都会去中越边境的烈士陵园一趟。墓碑上的名字,曾经出生入死的战友。付承庆在墓碑前倒了半杯酒,剩下的半杯自己喝了。
五·一长假期间,老伴问,出不出去玩呢?
我还是老的线路——新马泰——送盒饭。付承庆回答完,又自个儿偷着乐了。
新马泰不过就是贵阳的新添寨、马王庙和太慈桥,老伴见他又贫嘴了,一甩手开门出去,外面的阳光潮水似的涌进屋来,照着付承庆斑白的双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