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调对接”“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易肇祸肇事精神障碍患者赔偿”,一个个看似极难化解的课题,山西省大同市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子。那就是借助社会力量,让专业的人做擅长的事。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治理难题,大同市积极探索社会力量深度切入,重点破题,力求把群众广泛认可,专业背景有口皆碑的群体请进来,稳下去。最大程度激发其贡献智慧,回报社会的热情,最大程度唤醒其共享共治共建的意识,从而达到厚植“枫桥经验”土壤,培养新生力量的目的。
“三温”服务
一次“访调对接”的完美沟通
专业调解历来是化解矛盾纠纷,践行“枫桥经验”的有力抓手。大同市通过精心打造“品牌调解室”,潜心挖掘“专业调解人”,用心凝炼“息诉罢访事”,促使带动“枫桥经验”向纵深推进,向疑难杂症宣战。
2015年9月,由大同平城区委政法委牵头,区信访局、区司法局共同组建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调解组织——老温调解工作室,为“访调对接”工作架起沟通桥梁。“老温调解工作室”由4名调解人员组成,除老温外,还有退休民警李炳南和两名法律工作者。
老温,原名温庭儒,是平城区司法局一名退休干部。3年来,在不断接访、对接、调解中,老温结合工作实际总结经验,逐渐摸索出一套最基础、最有效的“三温调解工作法”,即“温暖接待”“温馨调解”“温情服务”。
记者注意到,调解室的墙上挂着一面写着“温情服务到实地,依法调解化难题”的锦旗。见记者看得仔细,老温笑着说:“大家对我们的工作还是认可的。”
几年前的一天,黄某儿子张某因口角纠纷与人斗殴,被苏某伤害致死。事后苏某被判入狱,但黄某却迟迟未得到相关补偿。多次上访无果,黄某万般无奈之下来到老温调解室。
“你放心,我们帮你和信访局联系。”听了黄某的诉求,老温一方面及时安抚她的情绪,另一方面,将最高检、最高法关于司法救助的相关规定,与黄某情况对照分析,并建议她通过司法救助解决问题。
黄某听后重拾信心,但因其法律知识有限,希望能得到专业人士的帮助。于是,老温组织调解室成员,免费为她起草司法救助申请,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解决事宜。
“我的事究竟什么时候能解决啊?”等待期间,黄某一直很焦急,多次上门询问结果。
“你别急,审批申请需要时间。”每次,老温都十分耐心地解释。一年后,黄某如愿拿到赔偿。在此期间,老温大概接待黄某有50余次。
“‘老温调解工作室’只不过是一个名称,”老温告诉记者,“我们主要是想拉近老百姓和政府的距离,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无话不说。”
据了解,目前平城区有3个乡,13个街道办事处,共设立184个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承担了8%至9%的信访调解任务。平城区司法局局长郭进宝介绍道:“像老温调解室这样的服务平台,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它将人民调解引导延伸到全区每个村、每个社区,实现了人民调解的全覆盖。”
“山威救援”
刑满释放人员的“灵魂感化”
民间力量如何与“枫桥经验”有效对接,弥补党委政府单打独斗的尴尬,凸显专业参与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同的做法是主动迎进来,给其提供大展拳脚的舞台,让其大放光彩。
“我们对刑满释放人员进行统一管理,教给其救援、法律等知识,帮助他们担负起社会责任。”大同市山威救援队负责人荆风瑞介绍道,他们发挥应急救援方面的特色和优势,牵头组建了应急平安志愿者救援队伍,深入社区、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知识普及和培训,主动承担起全市各项重大活动的安全应急保障任务。
据记者了解,山威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基地,是大同市山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一支应急救援队伍。多年来,他们在安置帮教、青少年事务、志愿者工作、助老服务、紧急救援、应急培训等方面作了不少尝试。
不仅如此,基地还组织成员在社区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和安全隐患排查,对小区内存放的易燃易爆物品,小组成员及时督促居民进行清理。在承担重大灾害救援方面,他们多次参加了国内救援抢险活动,成功完成了北京“7·20”暴雨灾害抢险救援任务。
将安置帮教融入应急救援工作,是大同市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基地的一大特色。“基地充分利用紧急救援公司的特点和优势,让刑满释放人员参与到应急救援行动当中,通过救援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帮扶他人、服务社会所带来的自豪感和荣耀感,从灵魂深处受到感化,大胆回归社会。”荆风瑞说。
精神障碍患者
一份来自第三方的“保险”
推广“枫桥经验”不会是一马平川,爬坡过坎在所难免。大同市注重将“枫桥经验”导入敏感领域与敏感人群,优先为其配置专业力量,优先解决其核心问题,助其尽早融入社会,尽早摆脱困境。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易肇祸肇事案件的赔偿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如今,大同市第六人民医院针对此开创了一条新思路——第三方参与构筑保险“防护墙”。
该院精神卫生防治办公室主任王祥坦言,2017年开始,医院针对精神障碍患者制定了一套特殊的办法。首先对其家属实行以奖代补政策,依靠家属的力量管理控制精神障碍患者的行为能力。其次,政府提供财政补助,让家境贫困的患者免费入院治疗。由政府买单,同保险公司增设监护人责任险,对因精神障碍患者引发的肇祸肇事案件的受害人,进行一定的补偿。
此外,医院还成立了专门的医疗小组,定期下基层走访,将患有精神障碍疾病的患者登记在册,做到及时发现,定期指导用药治疗。
有数据显示,第六人民医院去年共接收患者68名,补贴家属1804人。截至目前,今年医院已接收患者109名,新的医疗制度为社会和精神障碍患者,构建起一道坚实的“防护墙”。
“大同市充分利用社会力量,走出了一条既具有自身特色,又符合实际的道路,‘枫桥经验’在这里焕发出新的活力。”大同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刘晋生说。
(本文转自山西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