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我有故事,你有酒吗?听戒毒警察讲故事

2019-05-08 16:20  来源:“湖南司法行政”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作为一名戒毒警察,

  想和大家分享我身边有关戒毒的故事。

  2017年4月,我参加湖南省公务员考试,通过选拔,成为岳阳市强戒所的一名戒毒警察。

  进入单位矫治大院前,我对高墙电网里边的人事、制度等一无所知。所幸,单位施行“导师制”,为每名新警配备一名导师,导师对新警的生活、工作等开展教导和提供帮助。

  戒毒人员王某找到我:“扈干部,可以给我算下我的解戒时间么。”我没有犹豫就答应了。拿着计算器,参照日常考核与奖惩材料就开始计算起来。

  粗心大意的我没有进行二次校对,导致给王某少计算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当时浑然不知。

  很快,我计算的王某的解戒时间到了。当天王某情绪激动的在走廊大喊:“为什么不放我出去,是针对我么?”当时我脑袋一片空白,不知怎么办。师父刘云飞正好值班,立即与王某谈话了解情况并安抚他的情绪,帮助我把事情解决。

  事后,师父没有责怪我:“年轻人工作不细心很正常,不过要逐渐在工作中探索方法及学习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

  戒毒人员普遍比较敏感,思想和抗压能力弱。开展戒毒工作中,要注意照顾他们的情绪与想法。

  每周二是我们大队的探访日与教育学习日,大队会在这时对戒毒人员的床铺及楼层安全防控情况进行安全检查。

  一次检查中,一名戒毒人员激动的冲着同事老李喊:“为什么每次安检都是我,是不是针对我?!”周边其他戒毒人员跟着鼓掌起哄。

  我以为老李会责备那名戒毒人员,他却淡定自若且面带微笑的和戒毒人员讲解湖南省戒毒条例、人民警察法等相应法律条款。他按规矩办事的态度与说法让戒毒人员们纷纷散去。

  老李走出楼层大门时,我看到他默默流泪了。

  我也涌上一股心酸,为他受的这份委屈,为我们身为戒毒警察,在工作中需要承受这份委屈。

  即使如此,工作依然继续开展。像这样戒毒人员不理解的事情太多太多,更多的是民警的包容与宽容在支撑着民警的信念。这也许是一种操守,更是一种敬业精神。

  刚进入矫治大院时,师父刘云飞教导我:“很多时候你要记得自己是名戒毒警察,要承担的更多,付出的更多。你要做好思想准备。”

  慢慢地,我知道了师父这句话的含义。

  每天面对戒毒人员和冰冷的高墙电网;按照监管场所的规定和要求,不能携带任何通讯工具;由于人员警力不足,一天上班17.5小时是常态化……种种工作条件下,家里发生特殊情况,往往不能第一时间联系上我们,会受到亲人的不理解与责备。

  同事的女朋友过生日,刚好一名戒毒人员因为阑尾炎发作,需要去医院外诊。同事没有丝毫犹豫,撇开一切投入到工作中。

  同事李某家中刚出生不到三个月的小孩发烧。妻子作为新手妈妈慌张无措,几番辗转联系上丈夫,让他回家帮忙。他没有请假,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妻子哽咽吼道:“难道戒毒的比你女儿还重要?”同事久久没有回答,只是眼眶里泪珠在不停的打转。

  同事王某听说又和女朋友分手了,不是性格不合,不是他不够优秀。女孩直言,她不愿意找一个长期联系不到、长期不能陪伴、长期不能享受正常作息时间的男朋友。

  去年10月,我的孩子降生,身为人父的喜悦后,初次感到责任义务和家庭的重担。起初我非常思念家庭,每日想回家的念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

  忙碌的日子,时间过得飞快,转瞬入所已经一年多。

  同事们一直以来的坚守,换来戒毒场所内的安全与良好的戒治效果。慢慢地,我明白:如果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幸福为目标,那社会的责任谁来承担?如果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利益为重点,那祖国的建设与发展谁来坚守?

  有国才有家,

  警微在头,

  责任在肩,

  使命在身,

  我不能退步,

  更不能退后。

  因为,我是一名戒毒警察。

  作者:岳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扈贵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