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决战塞浦路斯”警察维和手记(三)

2019-05-07 12:52  来源:邢台公安  责任编辑:赵利丽
字号  分享至:

    中国蓝盔——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 ——题记

兰超

  4月17日,在联合国驻塞浦路斯维和任务区代理警察总监、中国维和警察苏东旭的带领下,我们Ledra警局三名警员在辖区的缓冲区内开展了首次维和警察“自行车巡逻”,整个巡逻任务持续了近一个小时。早上9点,我们从警局出发,沿着首都尼科西亚的城市道路,骑行近20分钟,达到缓冲区LSX的入口。


  由于此段缓冲区位于尼科西亚古城老街,1974年战争爆发后,整个街道就被废弃,道路两旁杂草丛生,道路泥泞,许多建筑物的墙体也因年久失修而倒塌,使得原本的小街道更加狭窄,汽车根本无法通行。往常的巡逻方式都是从警局开车到达入口处,再步行巡逻整个街道。不仅耗费时间,而且遇到紧急情况时,也不能快速反应。


  鉴于这种情况,苏东旭局长创新巡逻方式,采用“自行车巡逻与步巡结合”的方式,不仅节省了时间,还使得巡逻范围和效率有了很大提高。这次巡逻,我们利用山地自行车的便捷通过性,将之前步行两个多小时的巡逻任务,缩短到了40多分钟。由于自行车巡逻收效明显,联合国驻塞浦路斯维和任务区的官方网站还在头版头条,对这次特殊的“车巡”,进行了详细报道。我骑行巡逻的照片也刊登到了官方网站上。说真的,这件事我很骄傲!

 

 

  其实在许多联合国维和任务区,中国维和警察提出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都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让外国警察赞不绝口。我们警局的Team Leader(队长)齐立伟担任警局队长后,创新了很多工作思路和方法。其中,他结合个人计算机应用特长,利用休息时间,为新分配到警局的同事设计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实战培训课件。详细描述了辖区形势特点和细节工作流程,为新到维和警察尽快适应环境、进入工作角色,提供了详实的说明,受到警局新老同事一致好评。他的这个做法还得到任务区总部的高度评价,并将在整个任务区进行推广。来自澳大利亚的任务区最高司令伊丽莎白将军说:“这是第一次有人把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总结的这么全面和易于理解,还是中国警察有办法!”

  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近28年来,中国积极履行大国责任义务,扎实推进维和能力建设,用实际行动兑现着维护世界和平的郑重承诺,被国际社会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
  自2000年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中国已向联合国东帝汶、波黑、科索沃、阿富汗、利比里亚、海地、苏丹、南苏丹和塞浦路斯9个维和任务区以及纽约联合国总部派遣维和警察2600多人次,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最大的出警国。
  作为一名基层人民警察,有幸能代表祖国,远赴海外执行维和任务,我深感无上光荣。我一定要向两位维和前辈学习,在执行维和任务时,传递好中国声音,树立好中国形象,讲述好中国警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