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日奔波于路上,看过惨烈车祸,家属们撕心裂肺的痛苦;看过小刮小蹭,双方当事人的争吵;看过肇事逃逸,当事人百般抵赖……对于一名交警,指挥交通固然重要,但处理交通事故无疑是交警工作中最劳心费力的一个苦差事。如何把交通事故处理好、控制好,这是管理道路交通工作的一个难点。
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民警,刘岩无时无刻不在思索这个问题,而经过他的努力,在交通事故处理上,大庆交警走在了全省首列,赢得了市民的认可肯定,而刘岩更是开辟了大庆交警事故处理一人顶百人的工作新模式。
每日在道路上执勤的刘岩发现,道路交通中事故处理直接影响着道路交通秩序。一起普通的刮蹭小事故,双方占据车道、报警、报保险,一套程序下来,小半天耗费在路上,而因为两辆车的小刮蹭,这一个路段就要堵上好几个小时。可以说,两个人的刮蹭事故,影响着数百人的正常工作。而事故民警,每天奔波在各种各样的事故现场中,耗时耗力耗人。
2016年,几年在道路一线的工作经验,让他对找到一种更好的处理事故方式这一问题更加迫切。而此时,大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也正在探索交通事故处理的新模式。凭着自己的工作经验加上对处理交通事故的执念,刘岩接过重任,主导开发大庆轻微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模式。
外出学习、调研,吸取其他地方成功经验,再结合大庆本地特点,刘岩凭借着苦心钻研的劲头,短短一个月就拿出了方案。
2016年6月,大庆市轻微交通事故快处快赔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交通事故小刮蹭,当事人不用再等交警到现场,一起交通事故,一个小时就能处理完毕,最快20分钟就能理赔到账。快处快赔中心的民警一个人一天就能处理50多起交通事故,这样的工作量相当于过去一百名交警一天的工作量。一人顶百人,在快处快赔中心不是痴人说梦。
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措施推出以来,为加快推动“道交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的工作落实,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交通事故处理难、赔偿难的问题,刘岩主动作为、深入调研,本着“一站式”处理的工作理念主导建立了大庆市交通事故处理综合服务中心,事故当事人再也不需要往返奔波于各大办事机构,真正做到“带着问题进门,解决问题回家”。
事故处理服务中心的建立率先在全省完成了“放管服”改革措施的转化落地,为全省各地市开展诉调对接工作奠定了改革经验。
爱钻研的刘岩没有停止于眼前的小成就,他不仅保持了想干愿干的积极性,更怀揣着能干会干精气神。结合本职的事故处理领域工作,他深入研究工作流程、反复调研创新模式,积极推广“互联网+事故处理”模式,自主开发了《轻微交通事故快处快赔系统平台》和《一体化诉调对接平台》,进一步节省了警力资源,减少了群众办理周期,提升了公安机关公信力,这两项系统平台先后获得六项国家专利。
如今,刘岩已经从一名普通的交警,成长为大庆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事故处理大队副大队长,先后荣获黑龙江省优秀人民警察、黑龙江省交警系统青年岗位能手、大庆市公安局铁人式公安民警、大庆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
无论组织上交办什么样的任务,他都会一丝不苟地对待,精益求精地完成。“肩上扛着责任,腰板挺起担当。”从警8年,刘岩心里始终默默记得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