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成都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之一张云良,是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公兴街道派出所社区民警。他的妻子钟小英,派出所编外人员。
张云良夫妇
在这里建起的青云寺村警务室,总共只有他们俩。两人这一待,11年便过去了。
他们的警务室 夫妻11年共同支撑
条件简陋的瓦房内,张云良和钟小英分别坐在一张桌子的两边办公。两台电脑,是办公的工具;一辆警用摩托车停在警务室内,这是警务室配备的交通工具。“没得窗户,这个房子夏天特别热。”张云良说,虽然警务室内安装了空调,但夏天并不太顶用。
这个2007年8月成立的警务室,只有张云良和钟小英两个人。有着正式编制的张云良武警学院教官出身,身体强壮,身手了得。爱人钟小英“编外警花”,为了爱情陪着丈夫扎根农村。“为了工作他坚持要安家在村里,那时候他一个月挣3000多元,我一个月700多元,孩子在读大学……”钟小英告诉记者。
在自己44岁的年纪,张云良主动请战,到青云寺村撑起警务室,“当时派出所只有两个社区民警,另一个太年轻,我年纪大点,就来了。”放弃在华阳镇的住房、放弃更为轻松的岗位,于是这个地处多区域交界、人员较为复杂的村里又多了一位“村民”。
他们的坚守 村民有事就找上门
在警务室,夫妻二人分工明确:钟小英平日里常常守在警务室,解答村民的咨询和为他们办理业务,张云良则忙着下村巡逻走访。在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对夫妻档就一起上阵,张云良是“硬汉”,钟小英则是温柔的“编外警花”。由于擒拿功夫好,武警出身的张云良被当地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张大侠”。
青云寺村警务室管辖范围覆盖了公兴镇邵家店村、青云寺村和朱家庙村。上岗后,张云良加紧对村里的巡逻,每天的巡逻长达十多个小时,并挨家挨户做宣传工作,但盗窃等治安事件仍时有发生,面对收效甚微的情况,张云良并未放弃,经过认真调查、深入思考后,开始做起了“持久战”的打算。
几个星期之后,张云良开始实施对策:一方面主动接受并推行村委会发起的“治安流动红旗制”,以此整合村上的9名治安联防队员;另一方面又挨家挨户摸清新增的暂住人口,甚至每新开一家店铺都会及时发放一张“联系卡”,从中物色有工作能力的“治安耳目”,以此拓宽治安信息来源。只要村民发现可疑情况,都会及时联系张云良,他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张云良的防控对策很快就成效显著:从2007年10月至今,他所负责的警区至今仍保持着“零发案”的记录。
红星新闻记者 戴佳佳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