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郑酥烧饼在南京可算得上 " 网红烧饼店 ",不过,在建康路和桃叶渡的交叉处,有两家店铺都挂着 " 小郑酥烧饼 " 招牌,并且比肩相邻。一个自称是 " 正宗小郑酥烧饼 ",另一个虽然老板姓朱,却自称有商标所有权。现代快报曾于去年 6 月 16 日对此事做了报道,引发了不少人关注。
今年 4 月 24 日,在南京中院公布的 2018 年度知识产权十大案例中,这两家店之间的商标纠纷案位列其中。这起官司历经一审、二审,最终尘埃落定。
两家 " 小郑酥烧饼 " 相邻而开,都说自己是正宗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在建康路和桃叶渡的路口,两家烧饼店都挂着 " 小郑酥烧饼 " 招牌。两家门靠门,一边的门头上写着 " 正宗十年老店 ";另一边的门头上则有注册商标标志。
两家烧饼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对此,两家店主的说法也不一致。" 我们之间是师傅和徒弟的关系,小郑小郑,我们姓郑,他们姓朱。" 郑记的老板娘表示,郑记在 2003 年 3 月 18 日开业,只不过当时的店面在桃叶渡 32-4 号,并不是现在的建康路 172 号。" 附近居民都知道我们。"2006 年 5 月,郑记歇业了一段时间。2008 年,朱某说他们也要做(烧饼),郑记也没反对,那时候朱某还在招牌小郑酥烧饼上加了朱记两个字。没想到后来朱某抢注了商标。
朱记老板朱某则表示,2008 年他就在建康路开店了,2012 年隔壁突然也开起了一家店,还自称是自己的师傅。" 我根本不认识这个人,他就是看我生意好,想利用我们的名气。" 为什么明明姓朱,却起了小郑酥烧饼这个名字?朱某解释,原本他在郑和公园附近开店,有人提议他可以叫小郑,所以才起了这个名字。" 字面看,‘郑’有郑重的意思,我觉得这名字挺好的。" 之后,朱某还对商标进行了注册,2016 年,朱某拿到小郑酥烧饼的商标权。
朱记将郑记告上法院,索赔 10 万元
谁才是正宗的小郑酥烧饼?2017 年 7 月,拥有商标权的朱某将郑某告上了法院,认为郑某侵犯了他的商标权,请求法院判令郑记食品店停止侵犯 " 小郑酥烧饼 " 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赔偿经济损失 10 万元,并登报消除影响。
法院在审理中查明,2007 年,朱某在南京市建康路经营烧饼生意,店铺门头挂有 " 小郑酥烧饼 " 招牌。随着经营规模扩大,朱某又先后在南京老门东、姚家巷等地开设了 " 小郑酥烧饼 " 分店。2015 年,朱某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第 16929351 号 " 小郑酥烧饼 " 文字商标。
南京市秦淮区郑小郑食品店(以下简称郑记食品店)同样经营着酥烧饼生意,其经营地址与朱某的建康路店相邻。郑记食品店的门头、店内招牌以及烧饼包装盒、包装袋上均印有 " 小郑酥烧饼 " 标识,形成了两家 " 小郑酥烧饼 " 并肩经营的市场格局。
经历一审二审,法院认为郑记不侵权
法院经审理查明,郑记食品店的经营者为郑某,早在 2005 年就开始经营 " 小郑酥烧饼 ",一直以 " 小郑酥烧饼 " 为名进行经营。庭审中,郑记食品店称朱某曾是其店里学徒,并非 " 小郑酥烧饼 " 的创始人,其认为朱某申请 " 小郑酥烧饼 " 注册商标的行为属恶意。朱某对此否认,认为这是对手打压自己的造谣言论。
南京铁路运输法院一审认为,郑记食品店提供的证据能够证明,其最晚自 2012 年起在建康路 172 号以 " 小郑酥烧饼 " 为名进行经营,早于朱某申请商标注册的时间 2015 年 5 月 21 日。2012 年至 2015 年期间,郑记食品店在同一地点持续使用 " 小郑酥烧饼 " 达三年,有相关媒体对其进行报道,可以认定郑记食品店使用 " 小郑酥烧饼 " 具有一定影响。因此,郑记食品店使用 " 小郑酥烧饼 " 构成在先使用。
一审法院判决驳回了朱某的诉讼请求。朱某不服一审判决,向南京中院提起上诉。
最终,南京中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