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陈队,我们都在等着你康复归来!

2019-04-20 17:55  来源:天津政法报  责任编辑:刘杰
字号  分享至:

  走进天津市特勤局警卫队三中队宿舍,一处不起眼的床位上,被子叠得四四方方,警帽摆放得端端正正,而帽子上的警徽被擦得闪闪发光……

  这个床位的“主人”名为陈莹,今年37岁,历任天津市特勤局后勤处车队助理员、勤务一处参谋、警卫队三中队中队长,如今因患癌症在医院接受治疗。虽然人没在岗,但他依然是战友们心中的榜样,是队里的“标杆”、“模范”、“先进”。

  “陈队,我们都在等着你康复归来!”提到这位好战友,警卫队员们送上由衷的祝福……

  严管厚爱:带出“精中之精  尖上之尖”的警卫队伍

  “精中之精 尖上之尖”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警卫部队提出的殷切希望,而陈莹始终将这一标准作为自己工作、学习、生活的追求。

  “硬气功”、“飞针穿玻璃”、“头开酒瓶”……这些都是陈莹的拿手绝活儿。

  作为中队长,陈莹还担任特勤局要人护卫队队长。对于这份责任,他有着深刻的认知:“我们是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素质过硬、反应灵敏、防护有力的警卫尖刀力量,遇有重大警卫安保任务,特别是紧急突发情况,确保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不惜一切代价确保警卫对象的绝对安全。”

  平日里,陈莹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虽然已经过了体能黄金期,但他仍然坚持参加训练,甚至因为要做示范,往往是队员们做一次,他要做两次、三次……

  “陈队的训练总是那么严格,不让大家体能达到极限、有所突破就不罢休,但他也绝对是好领导,在生活上对大家关爱有加……20岁的战士曹旭东对陈莹的评价是“又爱又恨”。

  24岁的战士张乃仁告诉记者,陈莹是个很细致的人,平时非常重视大家的警容风纪,连制服是不是熨平整了都会管到。“陈队告诉我们,我们的精神面貌展示的不光是自身形象,更是整个警卫部队的形象。”

  要人护卫队队员赵同跃是大学生入警,身体素质不是很好。体能训练中,他的双杠滚翻动作总是不到位,不能做出战术动作不说,还容易受伤。对此,陈莹非常耐心,一遍遍地讲解动作要领,一遍遍地亲自示范分解动作和连贯动作,手把手地为其纠正错误,最终帮助其学会了标准的滚翻动作。

  训练场上、任务期间,陈莹要求队员“跟我来”,而有了闲暇,他常常与大家谈心,叮嘱大家有了难处“跟我说”,积极为队员们排忧解难。

  警卫队已婚士官两地分居情况较为普遍,而平时战士们与家人也是聚少离多。个别战士的家属不能理解,引发家庭矛盾,影响到战士在队里的工作。陈莹知晓下属有了“心事”,便让他们邀请亲人来天津游玩。其间,他利用休息时间,驾驶私家车,陪对方一家人游览天津著名景区,赠送土特产,帮助战士和家属化解矛盾,请家属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工作。

  就这样,通过严管厚爱,陈莹带出了一支“精中之精  尖上之尖”的警卫队伍,深受队员爱戴。

  阵前受命:圆满完成高规格警卫任务

  2018年中俄元首在津双边活动重大警卫安保任务期间,陈莹作为警卫队中队长和任务骨干,第一时间受领任务。

  “警卫队任务繁重,一年到头难得休息。陈莹当时已经连续几年没回家了,好容易有了假期,刚返回老家。组织上考虑到他最适合带队执行一些任务,临时召他归队,他坚决服从命令,在东北老家只停留一晚就火速赶回……”谈及当时的情景,特勤局领导记忆犹深。

  这次任务,陈莹负责首长在机场的人身安全及专机安全。机场客流量大,人员情况复杂,周边区域情况也非常复杂。无论是地铁、出租车,还是进出港航班都会带来未知的、复杂的、多变的安保压力。而为了最大限度不扰民、少扰民,任务期间,机场不会完全封闭,这令机场安保任务更加艰巨,不容差错。

  接受任务后,陈莹马上忙碌起来。他积极向上级请示汇报,同其他任务单位协调沟通,并多次参加演练。到了周末,他就驾驶私家车前往机场,实地查看点位,熟悉警卫线路及布控情况。

  任务前夕,陈莹又多次利用晚上休息时间组织警卫队官兵学习,介绍任务流程,规范官兵执勤动作,积极传授以往执行任务的经验。

  就这样,陈莹严格贯彻上级有关指示和要求,为圆满完成这项高规格警卫任务做出突出贡献。

  据统计,近年来,陈莹直接参与完成了多次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津视察警卫任务,实现了安全保卫与政治保卫相结合。

  病魔袭来:紧要关头首先想到的是工作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一个有作为的人不能没有刚毅的性格。”这是陈莹的座右铭。

  平日里,无论生活、工作、训练,陈莹都努力做到细致、精致、极致。去年夏天警卫队年度封闭集训期间,陈莹作为集训队组训参谋,精心设计集训内容,安排考核科目,筹划考核方案并亲自组织考核。

  “疾病也是有征兆的。那段时间,不少人都发现了陈队的‘不一样’……”警卫队参谋诸葛祥涛回忆说。陈莹平时爱好踢足球,又接受过多年体能训练,身体素质非常棒,可那次集训中,他跑步吃力,还经常捂着胸口大喘气。

  战友们劝陈莹去医院诊治,但陈莹说他只是“胸口发炎”。为了完成好第一期封闭集训组训工作,他没有向领导说明困难,更没有要求退出就医。

  不久后,第一期集训结束,第二期随即开始。因为当时警卫队缺少值班队长,陈莹主动请缨继续工作。而此时他的身体再次提出“抗议”,“胸口发炎”的症状更加严重。2018年12月,陈莹参加单位体检,被查出肺部阴影,医生建议尽快进行切片分析并住院治疗。

  “大家别担心,也许是误诊呢,我觉得还能工作。”面对这一生死攸关的重大打击,陈莹首先想到的是工作。从此,他向病魔宣战:白天一面接受治疗一面工作,夜里坚持查铺查哨,直到集训结束才入院治疗。

  经北京某权威医院复检,陈莹被确认患有恶性肿瘤——淋巴癌,而且已是晚期。得知这一结果,战友们眼泪哗哗地流。

  衷心祝福:“我们都在等着你康复归来!”

  “我珍视有生岁月,每时每刻都会活出精彩,无愧军人的荣耀。”面对前来看望的局领导,陈莹豪迈地说。

  “3月初的一天,就在警卫队门口,我遇到了回队看望的陈莹。他‘胖’了,走路也不如以前利索……”特勤局政治处副主任马国龙回忆说。那天,陈莹见到马国龙,像没生病时一样,身姿挺拔、眼神坚毅、话语铿锵:“主任,组织需要我,一声令下,我立即归队!”话语间,军人的精气神丝毫未减。匆匆叮嘱陈莹好好治疗后,马国龙立即别过了脸,在陈莹看不到的地方,黯然落泪。

  截至记者发稿,陈莹仍在天津肿瘤医院接受治疗,战友们利用休息时间轮番前往帮忙照顾。虽然住院了,但陈莹的个人内务仍然保持着在队里时的高质量、高标准:衣服摆放得整整齐齐,被子叠得像豆腐块儿,还有端端正正摆放的警帽,庄严的警徽闪耀着金色的光辉,映出永远不变的军魂。这所有的一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有近20年军龄的老兵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感受到了他对军旅生涯的热爱与执著,更体会到了他对新使命的憧憬与向往。

  现在,特勤局的每名同志都由衷希望陈莹身上能够出现奇迹,盼望着他再次重返心爱的岗位,继续为天津公安特勤事业做贡献。


脑死亡4小时科学家让它死而复生!重大科学成果...

每天3分钟,速览全国法治新闻。

打着"退役军人"旗号实施犯罪?判刑!

被告人分别被判处二至六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刷屏了!儿子日记惹哭硬汉老爸,不止是感动……

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