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和煦的阳光映照在一户村民家门前的贫困户信息牌上。这是一块特殊的门牌,记录着这户贫困人家的基本状况、致贫原因、帮扶干部等信息。随着黔西县宣布脱贫摘帽,全县所有贫困户信息牌将成为历史。
“在禁毒扶贫过程中,我们牢牢牵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找准穷根,明确靶向,对症下药,按下扶贫‘快进键’,促成‘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毕节市委常委、黔西县委书记、县禁毒委第一主任卢林说,以鼓励创业、扶持产业、带动就业作为重要导向,切实落实建档立卡因毒致贫人员转移就业和培训政策,不落下一个涉毒贫困家庭。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涉毒贫困家庭、丢下一个涉毒贫困人员。”这是贵州省禁毒委在开展禁毒扶贫工作中的庄严承诺。近年来,贵州省禁毒委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责任和民生工程,充分发挥联系广泛、资源丰富等独特优势,以27990名涉毒贫困人员为突破口,全力推进禁毒扶贫行动,成为贵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力军。
精准排查
建档立卡实行规范化管理
“姓名:李云兰(化名);致贫原因:儿子染毒十余年,儿媳离家,留下小孙子需要照顾;经济来源:老两口微薄的退休工资……”在黔西县观音洞镇元庆村,登录当地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轻点鼠标,就可精确查询到每一个贫困户的所有脱贫信息。
观音洞镇党委书记赵永刚说,镇里对每一名贫困人口进行精准排查,致贫原因是什么、经济收入靠什么等关键问题都要做到精准掌握。
“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第一颗‘扣子’,第一颗‘扣子’扣错了,后面肯定跟着扣错,这不仅影响政策的落实,还会带来一系列不稳定因素。”贵州省公安厅禁毒总队指导处处长周胜说,只有把涉毒贫困对象搞准、把家底盘清,才能工作有方。
为了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贵州省禁毒委调研人员利用晚上时间进村入户走访调查,带着打印机、复印机逐户采集信息,使因毒涉贫数据实现了到村到户到人,心中有数、一目了然。
在调研排查因毒致贫情况时,贵州省禁毒委推出“三看法”,即: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针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温饱情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户摸底排查。通过看贫困户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估算其贫困程度;通过看贫困户的土地情况和生产条件,估算其农业收入和食品支出;通过看贫困户受教育程度和在校生现状等,估算其发展潜力和教育支出。
“在把精确识别涉毒贫困对象作为打赢攻坚战的关键的基础上,我们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定点包干责任制。全县各级各部门领导率先垂范,多次深入贫困乡、村、户,查实情、议方略、督落实,以确保给人民答好卷、给历史交上账。”黔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县禁毒委副主任、公安局局长李旭说。
引导就业
政企合作提供项目化岗位
2月7日一大早,家住毕节市七星关区的陈丽(化名)就开始忙活起来。这是她家脱贫后的第一个春节,陈丽要在正月初三这天宴请亲戚朋友。今年46岁的陈丽,曾一度染上毒瘾,导致家徒四壁。
“要让贫困户真正脱贫就要发展产业。”不久前,七星关区引入了家用电器加工扶贫项目,这让刚刚解戒回家的陈丽有了用武之地,凭借在戒毒所技能培训班学到的家电维修技术,她成为第一批通过此项目走上脱贫路的贫困户。
“因为曾经的不堪经历,家中入不敷出、孩子没人照顾。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孩子。”陈丽说。
“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贵州禁毒系统基层党员干部在帮扶因毒致贫人群脱贫工作中,坚持精准精细精心扶贫,“因毒致贫家庭缺什么补什么”“因毒致贫人员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出新招实招、求实效。
贵州省禁毒委不断完善项目化培训制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以实训基地为载体,通过政企合作的方式,引导对口就业,这使得因毒致贫人员成为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赵某,因为多年沉沦毒海导致家中经济入不敷出,经过培训,他熟练掌握技能并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家中条件日益改善。赵某逢人便说:“通过培训学到的真本领,是我家脱贫的真法宝。”
贵州省禁毒系统将破解因毒致贫难题视为第一民生工程,采取“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让因毒致贫人员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贵州省公安厅禁毒总队总队长吴泉安介绍说,对于已就业脱贫的低收入因毒致贫人员,贵州统筹建立了“脱贫不脱钩”工作机制,持续动态跟踪,实时掌握就业状况,并采取引导本地和外地优质企业吸纳等方式,尽可能多提供稳定就业机会,有效防范失业返贫风险。同时,还结合扶贫政策,最大限度帮助涉毒贫困人员同步脱贫,以脱毒保障脱贫成果,以脱贫巩固脱毒成效。
标本兼治
综合施策完善大扶贫格局
“孩子的身体怎么样?好点没有?”2月25日中午,黔西南州贞丰县禁毒专干陈冰偶遇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张某,对其身患风湿性骨髓水肿的儿子十分挂心。
“好多了,如果不是你们帮忙,真不知道会怎么样。”张某说。
张某的儿子因病多次入院治疗,是社区禁毒专干及时伸出的援手,帮助解决了住院费。
张某夫妻二人都曾多次沾染毒品,这段人生歧途让这个家庭陷入了亲人抛弃、家徒四壁的窘境。社区戒毒康复站帮忙申请公益岗位、廉租房,这个家庭才得以维系。
“针对涉毒贫困人员受害者的属性,采用政策工具中的混合性工具,通过正面引导及宣传,提供政策覆盖保障,对其进行引导和扶持,通过鼓励家庭、社区、企业及社会组织对其给予关怀救助,确保脱毒脱贫效果最大化。”贵州省禁毒委副主任、禁毒办主任、公安厅副厅长闵建说,确保涉毒贫困人员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一户不落、一人不少”。
在用足用好扶贫政策的同时,国家禁毒办在普安县举行禁毒公益扶贫项目扶贫金发放仪式,共资助普安县、兴仁市720名贫困大中学生,发放扶贫金288万元;公安部将价值70万元的医疗设备,移交给普安县卫计局并现场分发到基层相关贫困村;贵阳市依托全市149个社会化戒毒康复站,实现康复中心全覆盖;黔南州用实体经济带动帮扶吸毒人员就业,累计安置吸毒人员245人……贵州省禁毒委着力打好“政策补丁”,不断完善大扶贫格局,有效提升帮扶水平和带贫减贫效应。
截至目前,贵州禁毒系统已安置就业脱贫5291人,产业扶持脱贫2092人,政策覆盖脱贫7062人……交出了一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
“全面深化禁毒脱贫工作,坚持以打促管、以扶促戒、脱毒脱贫,分级分类落实禁毒脱贫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贵州省副省长、省禁毒委主任、公安厅厅长郭瑞民说,今明两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之年,贵州禁毒部门还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进禁毒扶贫、全力助力脱贫攻坚,持续巩固禁毒成果、保障脱贫成效,不获全胜、绝不收兵,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