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检查验收工作顺利结束,标志着“海航·见义勇为英模安居工程”在我省圆满收官。
“海航·见义勇为英模安居工程”是由海航集团、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于2014年7月联合发起的公益项目,前者每年捐赠500万元用于解决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见义勇为英模的住房困难问题。2017年年底,经积极申报并由安居工程项目部批准,辽宁正式启动此项工程。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提供118万元专项资金,为我省10名见义勇为英模改善居住条件。
高位推动为项目起航指明方向
让善心更加温暖,让勇者更有力量。
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海航·见义勇为英模安居工程”定向辽宁后,得到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时任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的李文章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弘扬见义勇为时代精神、发展见义勇为光荣事业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与平安辽宁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
2017年10月30日,省见义勇为基金会下发《关于实施海航·见义勇为英模安居工程的通知》,明确申报条件,量化申报材料的详细内容,公开国家级、省级见义勇为英模补贴标准,并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
各地见义勇为工作机构工作人员深入当地受省级以上表彰的见义勇为英模家中对住房情况做地毯式详细排查。截至当年11月28日,根据安居工程专项资金配比数额,经过严格审核评议遴选程序,共梳理出10户住房困难程度在全省排名靠前的英模家庭。经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安居工程项目部审批,成为我省“安居工程”的受助对象。
“确保不花错一分钱”
“要确保不花错一分钱,确保房子结构安全,确保配套设施健全,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2018年4月12日,在落实“海航·见义勇为英模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上,时任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的国长青如是强调。
精心部署为实施“安居工程”提供了根本遵循。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省为每一位英模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使购建租房屋既达标准又满足功能需求,既温馨又实用,让英模们切实感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关爱。
2018年5月,按照见义勇为公益项目“公平、公正、公开”的要求,省见义勇为基金会通过省、市两级新闻媒体,将我省受到安居工程项目资助的10名见义勇为英模的基本信息进行了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同时,对英模的见义勇为先进事迹做了广泛宣传,并积极派员到项目实施地督导调研工作进度,有效保证了安居工程项目扎实稳步推进。
辛勤付出确保把好事办好
“海航·见义勇为英模安居工程”项目顺利在辽落地落实的进程中,还凝结着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及省、市安居工程项目负责人员的心血。
在此期间,省、市安居工程项目负责人员为完成项目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从每一户英模对象的确认、实施到整个项目的完成,需要无数次去现场调研、查看、督促,有时一天就要往返五六次、耗时数小时,但没有人因此抱怨。如鞍山市受助的4户见义勇为英模分布在海城市、铁东区、铁西区和立山区;辽阳市受助的4户见义勇为英模分布在灯塔市和辽阳县。两市项目负责人员提前介入、主动工作,克服一切困难,不辞辛苦不顾疲倦,一次又一次地去实地查看、督促、协调,有时为一个问题就要专门跑上五六趟。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受助英模杨伟涛在欢喜岭采油厂工作,鉴于厂区距离市内路途较远,杨伟涛本人心脏不好,腿脚还有残疾,项目负责人员就经常开私家车帮助他落实解决有关问题。
视英模为亲人,确保把好事办好。正是凭着对见义勇为英模的深厚感情和对见义勇为工作的热爱,相关人员努力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着力解决了一项又一项难题,确保项目在我省得以很快落实。
见义勇为行为是光荣的,见义勇为精神是不朽的,见义勇为事业是高尚的。“安居工程”建起的不只是一座座新房,更是一座座弘扬见义勇为精神的“灯塔”。
“英雄之妻”杨素静(右)在新居和邻居唠家常 驻鞍山记者 马琳 摄
“安居工程”圆了安居梦
2018年年底,当杨素静一家搬进位于鞍山市立山区鞍千路的新家时,一向要强的她激动得热泪盈眶,杨素静的婆婆和女儿也都喜极而泣。
杨素静的丈夫吕强在2000年因勇斗歹徒壮烈牺牲,10多年来,这个柔弱的女人以一己之力挑起家中生活的重担。她十几年如一日赡养婆婆和太婆婆,抚养吕强的遗腹子,因此获得了“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前些年,吕强的母亲病重,杨素静花光了本就不多的积蓄,又卖了家里唯一的房产筹款为婆婆治病。这次“海航·见义勇为英模安居工程”在辽宁顺利实施,帮助她买到一处称心如意的新居,祖孙四代又有了属于他们的温暖的家。
葫芦岛市受助英模高辉2003年因见义勇为负伤,多年来,他单身抚养一子。尽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安排下,高辉在当地乡政府打零工,但收入有限,且没有固定住所,生活十分拮据。此次安居工程款划拨到位后,葫芦岛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派员多次与高辉租住房屋的房主沟通协商,最终以每年7200元标准与房主续签了多年租约,解决了高辉的租房费用难题。
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安居工程”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一项重要举措,又是造福见义勇为英模、助力他们解决住房问题的一项精准民生工程;既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又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常好的反响。
合力为勇士家庭排忧解难
时代需要英雄,社会不忘英雄。不让英雄们既流血又流泪,是见义勇为工作的职责使命。
曾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辽河油田公司)欢喜岭工程技术处运输公司车辆调度员的杨伟涛,2008年出差时曾协助警方打掉拐卖少女卖淫黑恶势力犯罪团伙,荣获“全国见义勇为英雄”荣誉称号。此次杨伟涛申报“安居工程”,辽河油田公司党委及欢喜岭采油厂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分别在辽河油田公司有线电视台和政法网面向10万油田职工予以公示。公示期满后,辽河油田公司党委政法委和欢喜岭采油厂两级领导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研究配套政策资金,其中,辽河油田公司划拨配套资金7.5万元,欢喜岭采油厂负责配套资金5万元。在杨伟涛签订购房协议并办理完税证明后,欢喜岭采油厂又派人帮助他装饰房屋、添置生活必备品。2018年国庆节前夕,杨伟涛及家人从危楼乔迁新居,终于圆了全家的安居梦。
在“海航·见义勇为英模安居工程”项目中,辽阳市有4位受助英模。辽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政法委主管领导亲自抓项目、抓宣传、抓配套资金,市长和分管副市长均对此作出重要批示。市、县两级财政部门配套40万元项目资金。截至今年1月底,4名受助英模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均已成功购买到称心如意的新房。
鞍山市4名受助英模在省、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当地市、区原综治办等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协助下,也都在2018年10月底前成功购买到新房并办理了本人名下的不动产登记证明手续。
让“好人好报”切实得到保障
见义勇为,德润辽沈。关爱见义勇为英雄模范,切实服务保障英模权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见义勇为者有尊严,过上更好的生活,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从我省情况看,尽管这些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见义勇为基金会对家庭生活有困难的见义勇为英模开展了多角度、多批次的帮扶活动,如“脱贫解困帮扶计划”“集中伤残鉴定”“危房改造计划”“开通医疗绿色通道”“节假日走访慰问”等,还通过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和中华爱心基金会联合开展的“爱心圆梦工程”“助力见义勇为英模脱贫解困项目”等公益活动,为部分特困见义勇为英模家庭解决了重特大疾病的医疗费用,子女就学学费、生活费等问题,但还远远没有达到“彻底消除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后顾之忧”的要求,目前仍有一些见义勇为英模家庭生活比较困难。
今年3月,省委政法委副书记马廷栋在率领验收调研工作组到见义勇为英模之家慰问时说:“见义勇为英雄模范的家庭生活理应得到有效保障,我们实施‘海航·见义勇为英模安居工程’就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是脱贫攻坚、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希望以‘安居工程’顺利验收这个时间节点为契机,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见义勇为工作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见义勇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充分激发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全面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都来关心、关爱、关怀见义勇为英雄模范的家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