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晒”出成绩单!江苏盐城警方探索民案“即侦快破”模式

2019-04-16 15:34  来源:江苏法制报  责任编辑:赵利丽
字号  分享至:

    民生小案24小时“即案即侦”快破模式全面铺开,接触式“盗抢骗”发案数同比下降30.1%、破案数同比上升34.3%,破案率较改革前翻一番,刑事案件、侵财案件破案率均居全省前列……4月12日,江苏盐城市公安局召开全市公安机关刑侦机制改革现场会,会上“晒”出了盐城警方进行刑侦机制改革以来的成绩单。

    “事关民生无小案。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探索建立‘即案即侦’快破模式,破事关人民群众基本权益的刑事案件,打造刑侦运行机制‘盐城模式’,努力让每一起案件都给老百姓说法。”盐城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王巧全说。

    一名主侦民警

    担起民生小案大责任

    “侦查员请注意,刚刚在你责任区发生一起盗窃案件,请认真落实盯案责任,尽快破案。”3月14日上午8时43分,盐城市大丰区公安局刑警大队派驻城东派出所主办侦查员杨建波,收到了区公安局发来的盯案提示短信。

    杨建波立即与接处警民警和报案人取得联系并赶往案发现场。原来,辖区某电池厂工地负责人发现,连日来工地上脚手架经常无故减少,怀疑被人盗窃。杨建波询问完受害人,立即开展侦查。

    “虽然这起案件案值不大,但是涉及民生的案件我们必须全力盯破。”当日11时48分,杨建波将犯罪嫌疑人孙某抓获归案。

    “破案的关键在于有人盯案。案件发生了如果没有人管,没有人查,谈何破案?如果案件发生后跟踪调查不及时,很多证据就会灭失,破案的有利条件也会大大减少,也不利于破案。”盐城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朱晓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盯案的重要性。

    主办侦查员制度应运而生。在刑侦机制改革中,盐城警方结合警情和发案常量、案件类型、实有警力等要素,考虑城乡差别和区域特点,科学合理地划分了93个盯案责任区,并选配了338名热爱刑侦工作、精通侦查业务的民警担任主侦员,按照1:2比例配备警务辅助人员,组成最小化作战单元。主侦员作为辖区接触式“盗抢骗”等民生小案侦破的主要责任人,接报警情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调查侦查、抓捕犯罪嫌疑人等工作。

    4月4日,市民罗大爷在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举行的涉案财物集中发还仪式上领回了被盗的电动车。“报警后我也没想着车一定能找回来,但是派出所的民警紧盯案件,最终抓获偷车贼,帮我家把车找回来了,谢谢人民警察为我们老百姓做的好事。”罗大爷激动地说。

    小小主侦员,维护大民生。主办侦查员制度的核心其实是将破案责任明确到人、将群众的事放在心上。自2018年5月盐城警方开展刑侦机制改革以来,在每一名主办侦查员紧盯辖区民生案件的情况下,盐城全市接触式“盗抢骗”案件同比下降30.1%,而破案率却较改革前翻了一番,真正做到了每一起案件都有人盯、群众每一笔损失都有人追,兑现了“每一起案件都给老百姓说法”的庄严承诺。

    一个合成中心

    打好警种融合“集群仗”

    2018年8月11日,在贵州杀人后潜逃18年且已经“漂白”身份的盐城籍犯罪嫌疑人孙某国,在广州番禺被盐城警方抓获。

    “我们始终坚信,再狡猾的狐狸也会露出尾巴。加上现在市局合成侦查中心汇聚了先进、齐全的破案资源,给我们研判侦查工作安上了‘火眼金睛’。”盐城市公安局合成侦查中心民警、“全国刑侦研判能手”赵毅博介绍说。通过几个月的研判,已经“漂白”身份多年的孙某国终于“现了原形”。

    打破原先警种部门壁垒、融合各种先进手段资源,盐城警方将原先各警种自己掌握的尖端技术全部整合到合成侦查中心,各部门也派专业人员进驻中心,成功打造了克敌制胜的“法宝”。目前,盐城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已全部建成合成侦查中心,全市“上下联动、横向呼应、开放共享、快速反应”的合成作战体系已经形成。

    “我们在接到主办侦查员推送的研判申请后,立即动用中心所有力量参与研判,保证在最快的时间内将研判结果反馈回去。如果发现案件是跨区域、系列性等超出主侦员办案能力的案件,我们会立即推送给类案专业队办理。”2018年11月13日,滨海县公安局合成作战中心民警在研判一起盗窃家禽案件时,发现该案为系列性案件,且可能涉及外市、县案件,于是将案件推送给了侵财案件专业队。

    接到案件推送后,滨海县公安局刑警大队侵财案件专业队立即牵头侦办。经过连续多日的研判追捕,2018年11月21日,专业队民警成功抓获2名外市籍犯罪嫌疑人,破获盐城滨海、响水、阜宁等地系列盗窃家禽案件30余起,为群众挽回损失3万余元。

    合成侦查中心并非简单的机器和办公场地的集中,更是人员和运行模式的完美融合。除了各专业警种研判人员的进驻,盐城市县两级公安机关还分别组建了命案、扫黑、侵财等专业队进驻到各自的合成侦查中心,全力保障高质量打击。在中心的流畅运行下,今年以来,盐城全市刑事案件、侵财案件破案数同比分别上升42.2%、58.9%。

   一套良性机制

    架起侦查破案“高速路”

    在盐城市公安局内部网站上,有一个破案攻坚竞赛专栏,定期对全市11个县(市、区)刑事案件发案、破案情况进行通报。记者注意到,通报中特别提到了全市各地24小时破案情况。

    “群众报案后,就会把所有的期望寄托在公安机关身上,等待时间长了,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度就会下降。所以对于群众关心的案件不仅要有人盯、有人破,还要力争快破,缩短群众等待的时间,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盐城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他们制定24小时快速破案机制的初衷。

    2月1日上午7时55分,盐都区公安局接报一起盗窃类刑事警情,盐渎街道一门市被人撬门入室盗窃,一部华为mate20手机被盗。接到报案后,盐都区公安局立即启动了盯案和快速破案机制,刑警大队派驻盐渎派出所主办侦查员立即联合相关侦查力量赶赴现场开展侦查。当日9时58分,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归案。从接到报警到抓获嫌疑人,办案民警仅用了2个小时。

    快速破案的底气来源于破案模式的变革。盐城警方以“一警双处、快侦快破”为基本形式,突破传统侦查启动时机,从接警入手,把运行成熟的大要案件快速反应、手段支撑、警种合成机制应用到侵财小案上,将侦查工作启动在接处警环节,做到快处警、快合成、快研判、快抓捕,从而实现快侦快破、快速挽损。

    24小时快速破案,办案民警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为激发主侦民警的破案热情,盐城警方按照24小时破案数占责任区间发案数的比例进行排名,每月评选20名全市公安机关“侦查能手”,由市公安局予以通报表扬;每两个月评选20名全市公安机关“侦查标兵”,由市公安局予以嘉奖;累计3次被评为全市公安机关“侦查标兵”的,由市公安局记个人三等功……

    在24小时快速破案机制的“约束”和表彰奖励的双重“刺激”下,刑侦机制改革以来,盐城全市接触式盗抢骗案件破案数同比上升34.3%,平均破案时长较改革前缩短四分之一,24小时破案占比是改革前的2.5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