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现实中的法医也那么帅么? 带你看哈尔滨“秦明”触摸死亡的非常体验

2019-04-11 19:52  来源:平安龙江网  责任编辑:杨少伟
字号  分享至:
  4月12日,电影《秦明·生死语者》就要公映了,从小说到电视剧再到电影,法医秦明这个艺术形象从来不缺乏粉丝。原著作者秦明本人现实中就是一名法医,通过他专业又生动的讲述,法医这个职业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了。

  现实中的法医又如何看待影视剧中的秦明呢?真实的法医生活什么样?近日,记者采访了哈尔滨市公安局南岗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大队的法医郝川。


刑侦万事第一步  刑侦万事第一步

  “经常熬夜,很多时候要半夜出现场。因为发现尸体一般都在晚上,走完程序到我们出动基本就半夜了。晚上发现尸体的几率大,因为吃完晚饭的状态比较休闲,会想着给亲友发个视频闲聊一会啊,然后发现这人找不着了。”

  郝川的日程排得挺紧,接受采访时,他刚刚完成一个解剖,那是一起不久前发生的生产事故。“两个民工在墙底开凿,结果墙倒了,两个人都被砸死了。因为这样的重大事故要追究工程方主要负责人的刑事责任,所以这样的案子也要法医经手。”

  和人们的一般理解不同,法医经手的不一定是杀人案。“比如独居的人,被人发现时已经去世,这时第一步需要法医来做鉴定。如果根据尸表排除他杀等刑事案件的可能,死者属于自杀或突发疾病身亡,那么刑侦队就可以撤了。”

  郝川说,刑事案件的尸体是一定要解剖的,如果是自杀或自己患病死亡,这时要征求家属意见,原则上不需要解剖;如果家属就是想知道亲人是怎么死的,那就还得解剖。“大部分家属不信任社会上的机构,于是我们这的工作量就很大了。”

  1998年,郝川考入中国刑警学院法医专业。“这个专业全国一共没几个学校有,我们母校被称为中国福尔摩斯的摇篮,体检非常严格,身上不能有纹身,手指不能缺,身上不能有疤。嗅觉要求很高,记得当时摆了一堆瓶子让我们闻,还真有不少通不过的。可是那时社会上对法医这个职业的印象并不好,所以毕业后,不少同学都改行了。”

  郝川说,入学头两年,他们和医科学生一样学习基础的医学知识。“动手机会不多,我们都挺珍惜,毕竟尸体也挺贵的。同时我们也学了痕检、纹检的课程,工作后到现场勘查,才发现这些知识真是太有用了。”

触摸死亡的非常体验  触摸死亡的非常体验

   从2002年实习时第一次接触尸体至今,郝川已是“脱敏”的医生。“死亡时间在三天以上,现场的味很大。东北七天以上的尸体会膨胀,南方天热,三天就会膨胀,我们叫‘巨人观’。时间再长血管破裂,血水会流满地。我还见过血水也干了的,只剩下骨头和表皮。”

  郝川表示,入行一般要几年才能完全适应,头一个月都会做噩梦。“我们那个年代解决的办法就是喝酒,现在禁酒了,就只能靠我跟年轻法医‘话聊’,开解他们的心理问题。”

  出现场远没有《法医秦明》中演得那么潇洒。“影视作品中的秦明出现场开个凯迪拉克,穿得西装革履,你觉得可能吗?我们一般都造得跟土地爷似的,艺术作品里面涉及的专业知识都很浅显,跟实际情况差太多了。”

  郝川说:“大杀大砍的案子,一般要找到破裂血管,工作难度相对小些;如果身体受到两种以上工具的伤害,又从楼上扔下,死亡原因判定就会有点难度。”


“前夫哥”成高危人群  “前夫哥”成高危人群

  入行近20年,郝川经手的尸体给他“讲”了很多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这些年随着人们生活越来越好,价值观变化很大,变态连环杀人案很少了。“大部分都奔着财,早些年被害比较多的人群是夜场服务人群和出租车司机,而最近两年情杀的挺多,被害的有些就是‘前夫哥’。”

  郝川说,引发血案的往往是街头偶遇,毕竟是曾经最熟悉的陌生人,难免在人群中多瞅一眼。“东北男人的性格就是这样,女朋友和前夫在街上走个照面,打了个招呼,现任就不干了:你俩都断了,搭啥话?当然也有嘴不好的,前夫和现任本来就认识,言语上给了对方一些刺激。还有的有孩子,会来看孩子,于是摩擦就来了:怎么给孩子穿这么脏?现任就不乐意了,你这意思是嫌我穷呗?咋地你想复合?于是隔个一天就去人家把前夫杀了。”

  当然个别也有前夫哥“反转”的。有个前夫哥去前妻单位唠,求复合,女方表示已有男友,前夫回家取了把刀把前妻现任给杀了。“前任和现任都三十出头,长得都挺帅,很可惜。人应该学会忘记,一直想着过去的事,负担会很重。” 

咋有那么多跳楼的? 咋有那么多跳楼的?

  郝川的女儿今年3岁,每当晚上看到爸爸接了单位电话,然后穿上外衣就匆匆往外走,她就会问一句:“爸爸,是不是又有人跳楼了?”最近几年跳楼自杀的人确实挺多,“一部分是重度抑郁症患者,还有一些是陷入了套路贷。打开死者身上的钱包,连着20多张银行卡,基本就是这种情况。”郝川说。

  他也曾遇到一起蹊跷的跳楼案。“从表面看,她完全符合高坠致死的特征,惟一奇特的是她有皮下出血,问小区的居民,都不知道她从哪下来的。所以我们没有立即下定论,先封存了尸体。”警方开始了排查,“查到第三天,发现有一户租房子的,租户走了,房租结了,水电没结,屋里有血,疑点上升。随后找到了藏在屋里的一个女性头颅,这就可以确定是刑事案件了。”

  警方很快找到了合租该房的两名男子,他们很快交代了作案经过。“有一天,这俩人一人找了个小姐,最后他们嫌要钱多,决定把她们‘收拾’了。一个男人把一个女人砍了,另一个女人吓坏了,跟他们撕吧起来,被扔到了楼下。先被砍死的女人被肢解了,剩下个头不好扔,就留在了屋里。很快,那把刀也被找到了,嫌疑人交代的厮打在坠楼女尸身上也有印证,这就构成了完整的证据链。”

  “赶上夏天草多,冬天雪厚,也有十多层跳下来没死成的,只是落个骨折。不过选择上吊,一般想回也回不来了。勒上去,两侧的颈动脉窦受到挤压,心脏会反射性停跳。生死大事,不是总有返程票。我女儿还不知道什么是跳楼,对死亡的理解还停留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阶段。我不去给她解释,总有一天她会明白,生活是什么,死亡是什么。”


一个人住,请注意

  一个人住,意味着什么?有一个凄凉的可能是:死了都没人知道。“不做这个工作,都不知道这座城市单身的男士这么多。一般都是四五十岁,子女不在身边,很多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来看他们的都是外甥之类的亲友,外甥看舅舅,一般也就一个月一次呗,所以很多人死去很久才被发现。”

  女孩一个人住,也要有防范意识。“有个外地女孩,很能干,白天上班,晚上在租住的地方开了个外卖奶茶店。可是,她突然连着三天没开业,单位的同事则说她已三天没上班。我们赶到的时候,她死在吧台后面。门锁没被撬,脖子上有不明淤青,前胸有三处刀伤。”

  据了解,女孩20多岁,父母都在外地。在女孩的指甲中提取的DNA大部分都是女性,只有一个来自未知男性。“我们查了她一周以上的单子,其中有个收废品改收快递的单子,很可疑。找到他后,他很快交代了事情经过:他曾接过她的单,7天后,他来找女孩:借哥点钱呗?被拒绝后,他摁倒了女孩,拿刀一顿攮,搏斗中脖子被女孩抓伤。他的鞋面上也检到了血迹,是女孩的。”

  如果这名嫌疑人没有留下微信记录,案子是否会成为悬案呢?“网络时代,是真正的天网恢恢。那个人的后半生,只要有个酒驾,办个户口、身份证,都会立刻被绳之以法。”郝川提醒说,现在很多年轻人将注意力都集中在赚钱上,却缺乏起码的自我保护意识。“那个奶茶店只在晚上开,并不是门市房那种,而是在楼里,整幢大楼几乎没有人,四周也没有监控。虽然房租会很低,但是一个女孩自己在里面开店真是很不安全。”

暴力事件回流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近两年,图财害命的暴力事件也不少。“有一对新婚夫妻准备出门,可是一推门出来,迎面就看见一个蒙面人,进门后他用‘勒死狗’固定住男主人,然后强行给他灌了红酒、白酒,进到里屋对女主人蒙被实施强奸。”

  郝川说,男主人屁兜里有一枚硬币,也不知磨了多久,总算磨断了绑着他的绳索。他先是报警,然后和妻子一起携手反抗,花盆之类的工具都用上了,对歹徒一顿砸,警方赶到时,屋里都是血。

  事后嫌疑人交代:他出狱刚5天,没吃没喝,除了亡命一搏不知自己还能干什么。就看这户人家挂着双“喜”字,估计应该有钱。事发前,他在门口等了一宿。“这是现在不少亡命徒的心理,看见门口挂着奶箱、喜字,就推测这样的家庭有老人小孩,也有财可谋。”

天罗地网,死有对证

  “尸体真的‘会说话’。比如犯罪嫌疑人想装精神病逃避刑事责任,看一看被害者身上的伤痕也就知道了。真正的精神病砍人,会不惜伤自己,刀口会很集中,奔着一个地方走,但是正常人不会,他下手一定是灵活的,你越往哪躲我越往哪砍。”

  从业15年,郝川用青春见证了刑侦技术的发展。“当年只能用血痕、精斑来测DNA,而现在灵敏度越来越高,你说句话都可能留下DNA,通过口腔黏膜脱落的细胞也可检出DNA。有些嫌疑人仔细冲刷了现场,可是还是可以在细微的地方发现低位崩溅血。以现在的技术,哪怕一个专业的有刑侦技术知识的人去收拾现场,也不会做到完美,也会留下痕迹。想要逍遥法外已经越来越难。”

  经手过几百具尸体,特殊的职业经历也让郝川有着不一样的人生观。“看淡生死,热爱生活。对于已经结案的案子,我会选择忘记,如果全记着,那人生就太沉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