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的午后,风和日丽。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四牌楼街道江东社区,身穿红马甲的大妈大爷穿梭在小巷里,不时和街坊打着招呼。
巡逻一圈下来,足有七八公里,两个多小时。大妈郝云把一个下午巡逻的情况记录在了一本小学生作文本上,放在了社区王阿姨小卖部墙上一个废弃牛奶箱里,同时将老李家群租房内乱搭电线的问题电话告知了社区民警刘瑶。随后,7人脱下印有“江东大妈”字样的红马甲,商量好下次巡逻的安排,就各自回家了。
这样的巡逻,“江东大妈”已经坚持了近两年。“‘江东大妈’已协助公安机关破获盗窃、传销等案件30余起,直接或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60余名,收集各类治安隐患信息300余条,使区域可防性案件发案同比下降47.5%。”镇江市公安局京口分局四牌楼派出所所长何健说。
治安痛点的破解之道
江东社区所辖大塘社区、江二社区及部分江一社区(以下简称“江东社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属于典型的“城中村”,社区面积5.6平方公里,居住着9000户、2.5万余人。房屋多为早期居民自建的3层以下建筑,因为多种原因,社区一直未能改造到位。刘瑶说,上任社区民警告诉他,因为小区违建较多、房租价格低廉,流动人口占居民总数的70%以上,盗窃、涉毒、传销类案件明显高于其他小区。监控等技防设施跟不上,无围墙更无物业管理,人员流动性大,流动人口成分复杂,违法犯罪案件高发,使得江东社区一度成为派出所治安管理的难点。
此时,一支志愿者队伍进入了民警的视线。2014年底,一群平均年龄65岁、曾经或现在住在江东社区的大妈们组成了一支腰鼓队,她们经常志愿演出,关心慰问社区孤寡老人及留守儿童,成为辖区群众认可的一抹“夕阳红”。时任四牌楼派出所所长的丁翔调研走访江东社区治安现状,在了解社区里有这群大妈活跃在街头巷尾时,一个想法冒了出来:对“江东大妈”进行安防教育指导,她们必将成为一支社区防范的有生力量。
2017年9月,10多名“江东大妈”走进了四牌楼派出所,从此一股推动社区网格化治理向纵深发展的力量诞生了。
“大妈红”频现社区
“盗窃电动车嫌疑人作案前后行为有哪些特点?怎样从他的生活废弃物里判断是否为吸毒人员?”
“秋季天干物燥,哪些部位容易存在消防安全隐患?遇到嫌疑人,如何不打草惊蛇并告知民警?”
……
2017年10月,一堂特殊的安防课在社区弄堂里开讲了。社区民警带领“江东大妈”在社区案件易发区域及主要路段讲解日常巡防注意事项,大妈们听得仔细、记得认真。
民警将“江东大妈”分成若干巡防小组,每5人一组,划定治安情况复杂、来往人员较多的岔路口等6个重点巡防哨点,确定每天下午和晚上两个重要巡防时段,建立由派出所民警和大妈们共同组成的“江东大妈”巡防微信群,及时通报各类信息。为此,这群60多岁的大妈从学习玩微信开始,现在个个都是“手机控”。
成效立竿见影。当年12月7日晚上,“江东大妈”义务巡防队在社区钓鱼巷巡逻时,发现一名男子与此前民警培训时说到的“形迹可疑”特征非常相似。该男子一直盯着路边汽车内物品,大妈们在附近隐蔽处随即拍照并传至微信群,经社区民警辨认,该男子正是一名惯偷。几分钟后,民警赶往现场将其抓获。
对于大妈陈巧凤和郝云来说,最让她们感觉“惊心动魄”的,是在一年前协助派出所民警抓获的一个7人传销团伙。“前一天晚上8点多,派出所民警电话通知我,说他们第二天早上要去江东社区抓一个传销团伙,请我们协助。听到这个消息,我们既兴奋,又有些担忧。但民警很快告诉我们,只要把门敲开就行了。”
第二天一早,大妈陈巧凤和郝云就和民警来到社区该传销窝点门外。按照事先的部署,大妈郝云敲了房门。“屋里一个小伙子问我是谁,我说是房东。那人反问我房东不是男的吗,我说那是我儿子……”犯罪嫌疑人从猫眼里看到了郝云,放下戒备开了门。守候在楼梯口的多名民警突入屋内,将该团伙全部成员控制。
何健所长谈到抓捕中的一件趣事。“当时我们民警进入房间,对涉传人员喊‘都不要动!双手举起靠墙!’两位大妈也跟着说‘都不许动!我们是警察!’她们已经把自己当成警察了……”何健说,多亏了大妈们协助,如果强行破门进入,引起嫌疑人警觉,会大大影响抓捕效率,甚至可能发生嫌疑人反抗或者从楼上跳下逃跑受伤的后果。
“江东大妈”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社区民警刘瑶有着切切实实的体会,“社区‘五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防火防盗防抢防骗防毒防传销及防邪教等各类宣传,大妈们都主动参与进来。尤其在群租房整治、流动人口管理、隐患排查梳理等专项行动上,她们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她们中的很多人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对这里的情况比我们熟悉。”
如今,在社区民警和“江东大妈”共同努力下,江东社区可防性案件发案同比下降了47.5%。
力争打造镇江版“枫桥经验”
经过一次直接抓捕行动,“江东大妈”觉得自己“老有所用”。“老了老了,还能干这么大的事!抓坏人,就算在年轻时候都不敢想,没想到老来成真,很值!”65岁的陈巧凤说话时脸上满是笑容。
“江东大妈”义务巡逻队的事迹被镇江媒体报道后,根据她们巡防故事改编由她们自演的小品《警民与共》也一次次登上荧幕,她们俨然成了本地“明星”,想加入她们队伍的人也越来越多。如今,“江东大妈”在册人数已达48人,年龄最大的73岁,还有2名大爷加入了进来。
66岁的高耿立是江苏徐州人,有43年党龄,随儿子定居在镇江。得知“江东大妈”事迹后,高大爷就找到她们申请加入组织。高大爷说:“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咱干的都是好事啊!遇到体力活,咱还可以冲在前面!”
社区群众认可、巡防成效显著、社区治安好转、队伍越来越大,“江东大妈”干劲越来越足。为让这支队伍更专业、更规范、更有效地服务社会综合治理,京口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姚恒清表示,分局已经考虑将“江东大妈”的经验和群防群治模式推向更高层次,向辖区更多社区推广,将派出所社区基础工作与深厚的群众基础相结合,力争打造镇江版“枫桥经验”试验田。
2018年3月,四牌楼街道和四牌楼派出所启动社区网格化建设的“e网”工程项目,正式将“江东大妈”纳入辖区群防群治组织并登记在册,配发印有统一标志工作服,制订日常巡防、信息采集报送工作规范。今年3月,四牌楼派出所与江东社区居委会签订了共建协议,将社区矛盾调解、社区事务管理等纳入“江东大妈”日常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