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谁啊?”
“干妈,是我,小孙!”
……
每次登门看望空巢老人李大爷和张大妈老两口,孙某的嘴特别甜,一见面就“干妈”、“干爸”地喊着,哄得老两口眉开眼笑。同时,他还很有“眼力劲儿”,看老人家中有什么家务活儿,里里外外帮着操持,很快得到了两位老人的信任。
可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孙某表现得如此热心善良,其实是盯上了两位老人的积蓄,编造理由不断索取……
认个干儿子 老两口被骗三万多
李大爷和张大妈老两口家住天津市蓟州区别山镇,都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自从2015年女儿远嫁山东,他俩成了空巢老人。
为了赚钱补贴家用,也是为了排遣寂寞,李大爷开始到市区周边打零工,其间遇到了男青年孙某。
孙某也是蓟州人。在李大爷眼中,他干活儿卖力、为人机灵,是个不错的小伙子。两人经常一起外出务工,彼此照应。
一来二去,孙某得知了李大爷家“空巢”的情况,非常关心,隔三差五就登门拜访,陪老两口聊天解闷,帮忙干些家务,很快得到了老两口的信任。
“其实我是领养的,不知道亲生父母在哪里,跟现在家里的兄弟姐妹也不亲……”一次聊天中,孙某说起了自己的“身世”。老两口听了非常心疼,经过商量决定认孙某为义子,将他当成自家孩子疼爱。孙某表示非常愿意。于是,去年6月,孙某正式认张大娘和李大爷为义母义父。
几天后,孙某再次登门看望,给老两口送来一份“大礼”:“我以前在打工时认识了一位高局长,在政府部门上班,可以帮忙办理残疾证……”
原来,李大爷老两口早年积劳成疾,患有多种疾病,上了年纪后成了“药罐子”,每月都要支出大笔医药费,这事已经成了老两口的心病。而要是有了残疾证,就能享受国家相关政策,生活压力大为减轻。因此,对于老两口来说,孙某的提议无异于雪中送炭。“这孩子,真是把咱俩当亲人呢!”老两口表示愿意办理,而且越快越好。
“可这事儿人家不可能白给咱办,得给点儿好处。”孙某告诉二老,要办理残疾证,得先掏1.5万元“运作”。
“一万五,这可是我俩大半年的收入……”老两口顿时犹豫了。孙某见状赶忙保证称,办了残疾证好处多多,这笔钱花得绝对值。而且,“高局长很快就要调走了,机不可失……”
经过一番权衡,老两口同意请“高局长”帮助办证,并马上取出1.5万元交给孙某。孙某随即携款离去。
一晃一个月过去了。这天,孙某再次登门拜访。老两口以为残疾证的事办妥了,非常高兴,没想到,孙某带来的却是另一个“好消息”。“办了残疾证,也就买药看病有点儿优惠,所以我打算再去求一求高局长,给二老办‘低保’,以后每个月都能领两千来块钱……”
“这孩子,是真心为我们着想……”老两口非常感动,经过简单商量,又给了孙某5000元,请其代为办理。
之后,孙某一次次登门,以各种理由索要钱财,却绝口不提办证进度。在孙某的忽悠下,老两口又陆续支付了“制证费”、“手续费”、“税费”……
今年初,老两口发现孙某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来家做客了,于是给他打电话,询问办证进度,发现他的手机一直关机。他俩察觉可疑,向公安蓟州分局别山派出所报警求助。
据统计,截至案发,孙某向李大爷老两口收取“办证费”共计3万余元。
大打“亲情牌” 只为从老人兜里掏钱
接报后,公安蓟州分局民警对孙某的身份进行调查,发现其与李大爷老两口接触时使用了虚假身份。那么,孙某究竟何许人也?案发后藏身何地呢?
因为孙某自称蓟州人,且说话带蓟州口音,分局指派专人给孙某进行了画像,据此在别山镇周边展开摸排。很快,有居民反馈,该画像很像某村男青年李某!
民警随即赶赴李某家进行调查核实,确认其正是本案嫌疑人“孙某”!据李某的家人介绍,李某并不认识什么“高局长”,也没有能力代办“低保”和残疾证。前段时间,李某匆匆收拾行李,前往沈阳打工。据此判断,李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在核实李某确已前往沈阳后,民警立即循线追踪,最终于3月1日将其抓获,并在其租住地查获计算机、手机各1部,银行卡3张。
经讯问,李某对涉嫌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李某交代,他初中毕业后进入社会,没有一技之长,依靠家人接济和打零工生活。结识李大爷后,他盯上了老人的积蓄,先用良好的表现赢得其信任,再编造“从小被收养”的悲惨故事骗取同情,最后以认识“高官”可代办残疾证、“低保”的借口,骗取李大爷老两口3万余元。
根据李某的交代,民警对近年来蓟州同类案件进行对比,发现李某还涉嫌2016年和2017年两起相同手段诈骗案,案值共计10余万元。现李某已被依法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民警提醒:
此案中,嫌疑人以空巢老人为作案目标,是看中他们日常消费少、养老金节余多、掌握防骗知识少且没有儿女在身边可以商量。对此,警方提醒市民,尤其是独自在家的老年人,和陌生人打交道时要提高警惕,尤其是涉及钱财方面,先和家人商量;同时,要知道,不管办理什么证件,都要到相关部门由本人亲自或在亲属陪同下办理,切不可相信任何“代办”;另外,年轻人也要多关心家中老人的情况,多与其交流沟通,避免骗子来家打“亲情牌”,骗取老人的信任和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