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清明特刊 | 女承父业 英烈女儿写给父亲的信 你在天堂听到了吗?

2019-04-06 19:30  来源:平安龙江网  责任编辑:杨少伟
字号  分享至:

她们穿上警服

上演巾帼不让须眉

她们穿上警服

女承父业谱写新忠诚

她们穿上警服

继续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

让我们听听

五位英烈女儿

她们对天堂中的父亲说了些什么?


我要继续父亲未完成的事业——牡丹江市公安局爱民分局 姜晓丹


革命烈士姜深伟、女儿姜晓丹

  谈起父亲,那时候我还特别小,没什么特别的记忆。在我的印象中,父亲的形象略显模糊,真正清晰的记忆不多。那时候,我住在海林市的姥姥家,虽然路途较远,父亲还是会经常回去看望姥姥和我。

  慢慢我知道,我有一个值得骄傲的爸爸

  父亲的形象在我成长的过程中,通过周围人的描述才日渐丰满。“很多事情都是听家里人或者是邻居说起来的。对父亲更多的印象,则来自我参加工作之后。当年和我父亲共事的民警,如今分布在多个部门。“平时工作的时候遇到,有的人知道我是姜深伟的女儿,都会和我聊上两句,说说当年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候的事情。”久而久之,我知道,爸爸当年工作勤奋,非常上进,为人也不错。

  “姜深伟工作起来斗志昂扬,似乎没有疲惫的时候,收集线索、传唤人,每天忙个不停……”姜深伟当年的同事库玉祥如此记录着对于姜深伟的印象。

慢慢的我知道,我有一个值得我骄傲的爸爸。

知道他离开,但不知道他再也不回来了

  记得那天晚上,爸爸单位的同事来到奶奶家,把家里人接到了牡丹江。那天晚上,家里人都在不停地哭,有的人告诉我,爸爸去世了。但是,年幼的我并不理解“去世”的真正含义。“我知道爸爸离开了,但不知道他再也不回来了。”那一年,我的父亲只有29岁。

  直到出殡的时候,我看着父亲躺在灵床上,才隐约明白,爸爸再也回不来了。“周围好多穿警服的人,我叫爸爸,他也不回答我……”

我的理想,是要做一名警察

  大概在我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次老师问起大家的理想。我当时的理想,是“要做一名会跳舞的警察”。记得,那个时候,我特别迷恋舞蹈,打心眼儿里愿意跳舞。但是,冥冥中,她又感到自己也该做一名警察。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理想逐渐清晰而坚定——因为父亲的影响,父亲为这个事业献身了,我也想去做,虽然可能做得没有那么好。

  2008年,我如愿以偿,被保送到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开学前,当时的爱民公安分局工会主席韩春宇代表分局党委送上3000元资助金,并对我说:“希望你将来能接过父亲手中的枪,继续发扬舍身忘我的奉献精神,为保卫国家、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创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2011年年末,由省公安厅授衔,我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2012年年初,我来到父亲当年的单位——爱民公安分局,成为社区警务队的一名民警。“虽然驻守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但我的心中还是那个信念——父亲为这个事业献身了,我也想去做,虽然可能做得没有那么好。

  如今我不仅选择了人民警察作为自己的职业,还嫁了一名“警察老公”。自己的丈夫是一名刑警。由于父亲的经历,我小时候曾经想过,自己以后不要嫁给警察,因为这个职业太不安全了。但是,谈起和丈夫的结合,我想说说:“缘分到了”,还有一点,就是她觉得“老公工作的时候,特别像爸爸,满拼的”。

  姜深伟(1967.1.5-1996.8.22),男,山东省平度县人,汉族,高中文化,共青团员,三级警司,1967年l月5日出生。1990年3月20日被招聘为爱民分局巡警队合同制巡警,1993年5月30日转干,后录用为巡警队正式民警。姜深伟自参加公安工作,勤奋好学,很快成为巡警队的业务骨干。几年中,破获各类案件200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0名。他严格执法,秉公办案,不徇私情,多次受到表扬奖励。1996年8月22日下午,在获取一玉器厂特大盗窃案件可能是一金融单位金柜保管员作案的重要线索后,为核实案情,与两名同事到该金融单位搜取证物,该金柜保管员乘民警不备,突然用藏匿于金柜中的54式手枪向办案民警射击。为保护战友的安全,姜深伟毅然地扑向犯罪嫌疑人,在腹部中弹后,仍与其他两位办案民警将犯罪嫌疑人制服,姜深伟因伤势过重,光荣牺牲。1996年10月姜深伟被公安部追记个人一等功,1997年3月3日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


思念化作我前进的动力——牡丹江市公安局 丁媛


(因公牺牲民警丁云生、女儿丁媛)

  我的父亲在2009年1月份值班期间因公牺牲,对此我感到非常悲痛。记得每次看到父亲穿上警服,我都会觉得父亲特别高大帅气,父亲在基层工作,平时非常忙碌,节假日的时候也很少休息,看到父亲对工作的热情,我都会对父亲特别崇拜,更认为警察这个职业特别崇高。

  如今我也进入公安机关工作了,是牡丹江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监控中心的一名辅警,平时工作主要负责本地网络巡查。今年是我参加公安工作的第十一个年头,父亲对我的教导一直在我耳边回荡,让我对工作充满热情和干劲,期间我曾荣获过集体三等功和两次优秀辅警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作为公安英烈的家属,我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每次我穿上警服的时候都会唤起我对父亲的思念,但是也会觉得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在以后的公安工作中,我会永远铭记父亲留给我的精神财富,秉持父亲对公安工作的坚定意志,继续守护这片沃土,为公安事业贡献全部。

  丁云生(1958.1.8-2009.1.27),男,1958年1月8日出生,山西省河曲县人,汉族,中专文化,中共党员,1974年9月1日参加工作,1985年3月11日参加公安工作,生前系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公安局西安分局立新派出所民警,三级警督。2009年1月26日(年初一),丁云生同志在派出所值班,工作一天后,2l时35分,又接到一歌厅被盗窃报警,丁云生同志与战友赴现场调查处理到深夜,回到派出所后,他又认真地整理好当天的出警记录才休息。次日晨,值班民警发现丁云生倒在地上,经抢救无效牺牲。


我的父亲崔景生——牡丹江市公安局 崔文娟


  清明,回想已牺牲三十八年的父亲,在几十年这诸多清明的日子里,自己的内心由失去亲人最初的哀痛逐渐变成对父亲的深切缅怀;缅怀父亲对女儿的精神传承,那就是作为一名公安民警的责任和担当。

  父亲生前系牡丹江市公安局郊区分局沿江派出所民警。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形象高大,尤其是父亲帽子上红色帽徽和衣服上红领章总使我感到非常骄傲。那时,我常对小伙伴自豪地说,我父亲是警察。

  父亲对子女非常严厉,教导我们要坚强、独立,自爱,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脚踏实地。他出生在山东,当过兵,转业后成为一名警察。山东汉子的倔强和部队锻造的刚毅,使他当了警察后形成了嫉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个性。记得父亲牺牲之前,在我家居住的居民区里孤身一人抓获两名歹徒,其中一名还持着刀。母亲埋怨父亲逞强。父亲责无旁贷地说,我是警察,我不抓坏人,谁抓?在父亲的影响下,我幼时的梦想就是当一名人民警察或者是军人。

  1981年8月25日晚上,父亲在派出所管内牡丹江市西水源地堤坝巡逻时,路遇一个手提皮箱的可疑男子。他大声叫住可疑男子,上前盘问。可疑男子却突然向他开枪后逃窜。父亲胸部、头部各中一枪,他仍挣扎着向歹徒追去,终因失血过多,壮烈牺牲。

  父亲的牺牲,我和母亲顿感犹如天塌了下来,撕心裂肺的哀痛笼罩在我和母亲的心头。那时我只有16岁,我的妹妹弟弟还小,不谙世事。忆起父亲生前的点滴,他教我坚强的话语响在耳际,我擦干眼泪,帮母亲料理家里的生活和照看妹妹弟弟。

  父亲被害的案件破获后,父亲被评为烈士。我于1982年3月接了父亲班,当了一名人民警察。我为来之不易的警察职业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于是我努力工作,学习业务和文化知识,而且还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多年的警察职业生涯也锻炼了我坚强、独立、勇敢的性格。因我勤勉工作,先后荣立两次三等功,两次嘉奖,连续三年评为优秀公务员,先后四次被评为市直机关、市局优秀共产党员,一次授予市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个人和“百日护游”先进个人,受到同志们和领导的好评。

  上述成绩的取得与我父亲生前教导是分不开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工作,不辜负党对我多年培养和父亲谆谆教导,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再创佳绩。


革命烈士崔景生

  崔景生(1938.7.16-1981.8.25),男,山东省平度县人,汉族,初中文化,中共党员,1938年7月16日出生。1958年9月参军入伍,连续多年被评为“五好战士”、“青年红旗手”。1964年12月复员后分配到消防队工作。1975年3月调至牡丹江市公安局郊区分局沿江派出所担任户籍民警,崔景生同志调到派出所后,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数次被评为区直机关、市公安局先进工作者。在整顿社会治安战役中,他不顾个人安危和劳累,经常深夜巡逻在辖区的牡丹江堤坝上和偏僻小巷中。1981年8月25日 23时30分,他巡逻至牡丹江市西水源地堤坝时,路遇一个手提皮箱的可疑人员,他大声叫住该人,上前盘问,该人却突然向他开枪后逃窜。崔景生的胸部、头部各中一枪,他仍挣扎着向歹徒追去,终因失血过多,光荣牺牲,1981年10月24日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