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正在家里跟上海警方通话,正在这时有人敲门,说是福州警察来了!让她别被骗了,千万别转钱,赶紧挂电话!电话里的警察和门口的警察,到底哪个是真的?;老人疑惑了,好在结局令人舒适。
日前,福建福州警方及时拦截2起冒充上海市公安局的电话诈骗案件,成功帮助受骗群众止损。
电话里的“警察”和门口的警察
哪个才是真的?
3月20日13时30分许,福州市公安局下渡派出所接到上级指令,称犯罪嫌疑人正在对仓山区下藤小区住户孙依姆实施电话诈骗。下渡所民警金登如立即带领辅警张祖钦赶赴该小区。但孙依姆却对民警的身份产生质疑,迟迟不开房门。金登如持续敲打房门,并多次大声表明身份后,孙依姆才半信半疑将房门打开。
“上海公安让我把银行卡的账号和密码告诉他。”经过一番解释,孙依姆含含糊糊道出经过。
原来,就在半个小时前,孙依姆接到了一个自称是联通公司客服人员的电话。电话里,那个客服人员说孙依姆名下有一个电话号码在上海涉嫌诈骗,另有一张银行卡在上海涉嫌诈骗200万元。
孙依姆被吓坏了,急忙咨询如何能够处理。于是,那个客服就“帮助”孙依姆将电话转接到“上海市公安局”。接着,一名自称是“上海公安”的男子很严肃的质询孙依姆,并给孙依姆发送了一个网络链接让其登录。孙依姆登录后,得知该网站系“检察官网”,并在网站上看到了自己的违法犯罪信息。孙依姆更加确信了“上海公安”的说法,并按照指示将自己的银行卡账号报给对方。
就在孙依姆打算告知对方银行卡密码时,门外传来一阵阵急切的敲门声。由于无法确认民警金登如的来意,孙依姆内心挣扎了很久才缓缓开门。
通过一番解释,孙依姆渐渐恍然大悟,将仍然保持通话的手机交给民警金登如。“我一接起电话就大骂对方是骗子。”金登如说,没想到对方竟然反问一句:你们警察怎么可以骂人。然后,对方迅速挂断了电话。
真相大白,险些被骗的孙依姆向金登如连声道谢:“如果不是你们赶过来通知我,卡里的十几万元钱就要被骗了。”
福州公安VS“上海公安”
一切到派出所里就清楚了
无独有偶!当天下午18时许,福州市公安局对湖派出所接到上级指令,称仓山区牛眠山巷某小区的吴女士疑似接到诈骗电话。获悉情况后,民警董祺会同社区民警蔡哲标迅速赶往核查。可是,吴女士的手机被设置成呼叫转移,而且本人也已离家外出。
“诈骗分子经常故弄玄虚,会让受害人刻意避开家属,还会让受害人断绝与外界的联系。”董祺判断,吴女士极有可能已对骗子深信不疑,如果不能及时制止就很可能蒙受损失。于是,董祺与蔡哲标立即分头行动,一方面通过信息平台查找吴女士家人的联系方式,一方面走访物业查找吴女士的亲朋好友。
功夫不负有心人,43分钟后,董祺终于联系上了吴女士的姐夫。说明情况的紧急性后,董祺让吴女士的姐夫转告吴女士必须停止转账,如有疑问一切到对湖派出所里就清楚了。
当晚20时许,吴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对湖派出所。经过董祺的耐心开导,吴女士终于讲出了事情的原委。
吴女士告诉民警,她于当天下午接到一个自称是“上海公安”的电话,声称其卷入一宗洗钱案。在骗取了吴女士的信任后,“上海公安”让其将手机设置成呼叫转移,并前往一个僻静处接受电话“审查”。就在吴女士刚刚把所有银行卡信息报给对方的时候,她的姐夫找到了她,让她到对湖派出所讲明情况。
“我不该这么轻信,差点就把卡里的16万元钱转给骗子,真的谢谢你们!” 吴女士向董祺和蔡哲标表示深深感激。
警方重申:
不轻信,不转账,不汇款
凡是查案不露面的都是骗局
警方介绍,这2起案件的受害人都是女性,犯罪嫌疑人正是利用女性遇事易慌张的特点实施诈骗。警方提示,公检法机关办理案件从来不会只通过电话联系,也没有设立所谓的“安全账户”。如果接到此类不露面就“审查”、“办案”的电话,绝对都是骗子设下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