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公诉席,是公诉人的阵地。
他们身着藏青色制服与洁白衬衫,配着暗红色领带与闪闪发光的检徽,一个个英姿飒爽、铁面无私。没有聚光灯下的鲜花掌声,没有表演台上的哗众取宠,面前是一个个真实而具体的案件。
从初生茅庐的年轻姑娘,到独当一面的员额检察官,她用了十余年的时间完成蜕变,成为公诉战线上的“阿丽塔”。
她与案件较“真”,与犯罪比“胆”,让正义听见她的“声音”,周而复始,不忘初心,“秉正致远”。
她的名字叫郑钰,来自福建厦门海沧检察院,是全省优秀检察官。
三月的厦门,春意渐浓,匆匆吃过早饭的郑钰开始为今天上午要进行的庭审做最后的准备。
“庭上一分钟,庭下一天功”。郑钰再次对先前已整理好的举证、质证提纲、公诉意见书、答辩提纲进行阅读核查,并进一步细化。经过数月来的大量工作,郑钰已信心十足。在她多年的从检生涯中,虽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已成百上千次,但她对每一个案件的开庭审理都极为重视。
“办案是个良心活儿”,这句话郑钰时常挂在嘴边。“我们公诉人只是尽自己的全力,让老百姓在每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办理每一个案件的背后,也是我们服务社会大局、维护社会稳定、助力经济发展的行动缩影。”
十年的耕耘和历练,她已经成长为办理疑难复杂案件的业务骨干、行家能手,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在郑钰手上,有无数形形色色的案件。
因为琐事,刘某与邻居大打出手,最终造成两方轻伤 。
“你好,我是昨天电话联系过您的检察院同志,今天还是想就案件处理问题问问您有什么想法?我们电话先沟通下。”郑钰在审查案件材料后,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本着修复关系的原则,进行电话调解。
对案件负责,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一笔写错,可能就会给人造成冤情;一次大意,也有放纵犯罪继续危害社会的隐患。郑钰时常提醒自己,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必须谨慎,要让自己如履薄冰。
遇到大小案件,她都不厌其烦,但凡当事人有什么不理解,她都会一遍遍地把利害关系讲通讲透。对于一些偶发性的轻微案件,她总是不遗余力地推动刑事和解工作,耐心细致、讲法析理。进入公诉科以来,她共促成刑事和解案件6件11人,有效修复了社会关系。
办案时,她始终警醒自己,不要仅仅满足于表面,还要关注案件的背后,关注犯罪的原因以及挽救的措施。
此前,一对夫妻因琐事发生纠纷,妻子刺中丈夫致丈夫重伤。郑钰多次多方细致了解情况,依法准确定性,并综合考虑被告人家庭情况及已取得被害人谅解的实际,提出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和对被告人判处缓刑的建议,被法院采纳,尽最大的努力挽救了这个家庭。
换上制服,出庭。
在郑钰逻辑清晰、观点鲜明、答辩如流,所提证据确实充分的指控下,要求做无罪辩解的被告人当庭认罪。这件难度极大的案件终于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出庭支持公诉,是对公诉人业务能力的一项重要考验。尤其是庭审过程中,面对被告人不认罪或当庭翻供这样的情况,更要求公诉人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出色的反应能力。” 郑钰说。
2014年以来,郑钰共改变定性案件15件20人,追诉11件12人,追加、改变事实33件41人,提请抗诉2件,均获二审改判。
而这些数据背后,是十余年的努力。为了更好地展示公诉人形象,保证出庭质量,公诉人在日常中还要不停地学习,进行自我考评,力求以良好的出庭形象,缜密的讯问、询问技巧,较高水平的举证质证、答辩能力,快速的临场反应能力呈现在公众的面前。
随着铃声响起,短暂的午休时间结束,郑钰又投入了忙碌的工作中。
郑钰整理好检察制服,带上卷宗和检察官助理一起走进了讯问室。在犯罪嫌疑人到来之前,她又抽空再次翻阅了一遍案卷,将案卷中的相关细节进行标记。
远程提审中,郑钰依法告知了犯罪嫌疑人所享有的各项权利义务,并针对侦查机关移送的犯罪事实依法讯问了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表示认罪认罚。
路边三角梅正开的灿烂,郑钰与助理检察官谈论着上午的庭审。
公诉部召开检察官联席会议,将重大、疑难、复杂、新型案件提请检察官联席会议集体研究,突破了个人在知识结构、司法经验等方面的局限性,通过集体讨论、分析,提出建议及意见的模式,为承办检察官提供参考,使检察官不再单兵作战,从而提升办案质量、丰富办案经验。
在联席会议上,检察官们就一起聚众斗殴案进行了讨论。细密严谨,反复推敲, “针锋相对”。每一次案件讨论会都是一场思维的碰撞,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为案件梳理思路,解开“症结”。
郑钰回到办公桌前,此时已是华灯初上,除了几个办公室还亮着灯以外,同事们大多已经下班回家了。
窗外寂静无声,屋内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电话铃声响起,电话那头传来稚气的声音:“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呀?”郑钰停下手中的笔,耐心的回应着,答应着。
安静的办公楼,悠长的夜晚,一杯咖啡,一个面包,这正是郑钰可以耐心思考、研究疑难案件的最佳时间。战斗属性爆发的她,将一整箱卷宗平铺开来,进行细致的审阅,根据几天来分析研究的结果,开始逐项列明退回补充侦查的提纲,并作出追加漏罪的建议。
郑钰将今日处理的几个案件材料整理归档,这是她多年从检的习惯,然后她拿出工作日志本,详细纪录了今日的工作,并对明日的工作进行初步安排。不知不觉间,已记了满满一页。
忙碌的生活,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对于一年要办百余件案件的郑钰来说,这是特殊的一天,也是平凡的一天。
而她只是一个缩影,对工作的严谨,对当事人的负责,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对法治事业、检察事业的热爱。这正是公诉人共同的理念。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做了什么,贡献了什么。正如战斗天使阿丽塔
说过:“面对邪恶,我不会袖手旁观”。郑钰也一样,她胸前的那枚检徽下面,藏着的是她的检察梦——“秉正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