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严厉打击非法集资 宁夏公安帮群众扎紧“钱袋子”
“要扎紧群众的‘钱袋子’,公安机关必须重拳严打非法集资犯罪行为,群众也要提高防范意识,切莫陷入非法集资者设下的陷阱。”3月20日,宁夏公安厅经侦总队相关负责人说,宁夏非法集资犯罪案件连续4年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宁夏公安机关依法查处了钱宝系、善林金融、精英众合、鸿天达、鸿天泽等重大非法集资案件,仅2018年就破获非法集资案件2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5名,涉案金额高达8.2亿元。
纵观一系列的非法集资案,不法分子给投资人的承诺几乎永远都是“低风险、高回报”。一些不法分子还假借委托理财名义,故意混淆投资理财概念,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基金、网络炒汇、电子商务等新名词迷惑公众。2016年12月28日,吴忠市利通区公安分局侦破了以李某某等人为骨干的香港远东控股集团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该案涉及河北石家庄等10个地区,会员人数达1.36万人,涉案金额庞大。2018年12月4日,该案在利通区法院开庭审理,目前正在等待涉案资产处置。2018年7月,灵武市警方发现灵武市合胜达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任某以种植水稻、玉米缺乏资金为由,共向张某某、张某借款2.5万元,并签订了投资理财合同。该专业合作社的行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灵武市警方立即开展调查工作,并积极联合灵武市金融工作局打非办多次沟通、协调,任某同意给张某某、张某退还2.5万元。(记者 李锦 实习生 马谣)
如何远离非法集资 警方传授“四不”法则
“您的存款放在银行拿不到多少利息,如果投到我们公司,每月收益率达1.5%,利息月月结清。”这是宁夏中信亚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业务员在平罗县各小区发展“业务”时的一套说辞。
石嘴山市平罗县某小区居民沈某经不住高额利息的诱惑,拿出3万元养老钱投到这家公司,直到接到警方的来电,沈某才知自己落入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陷阱。
短短7个月,当地有68名群众在中信亚泰“投资”270余万元。警方及时发现,追回了所有涉案资金。
“这个案例非常典型,抓住了受害人谋求高额回报的心理,一般老年人上当的多一些,是受骗的重点人群。”3月20日,宁夏公安厅经侦总队相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介绍,目前非法集资的手法大致有6种:假冒民营银行发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非融资性担保企业以开展担保业务为名非法集资;假冒或者虚构国际知名公司设立网站,并在网上发布销售境外基金、原始股等信息,诱骗群众投资;打着养老旗号,以高额回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年群众“加盟投资”;以高价回购收藏品为名非法集资;假借P2P名义非法集资。
据介绍,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初期,非法集资者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非法集资属违法行为,集资参与人与集资人所签订的合同无效。非法集资合同中约定的利益条款也无效,不受法律保护。”该负责人说。
公安机关总结出防范非法集资陷阱“四个不”:对高息诱饵不动心;对老板“实力”不崇拜;对企业“背景”不迷信;对熟人“热心”不轻信。“把握好这四句话,就会远离非法集资的圈套。”该负责人说,一旦发现企业或者个人有非法集资违法活动,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举报。受骗群众要注意收集非法集资活动的证据,协助公安机关办案,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记者 马钦麟)
如何侦办非法集资 办案民警娓娓道来
近日,银川市公安局兴庆区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大队长朱少华,向记者讲述了侦办非法集资案的一些细节。
2015年以来,银川市兴庆区警方办理了37起非法集资案件,追回涉案资金5445.5万元,查扣厂房4处、土地一块、房产3套、汽车13辆,最大限度挽回了群众的经济损失。
2015年3月24日,兴庆区公安分局接到受害人崔某报案:2014年以来,经朋友推荐在宁夏乾丰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分6次投资44万元,但没有收到对方承诺的回报,本金也难以收回,这家公司正通过业务员联系客户和发放散发公司印发宣传单的方式,向社会上的不特定人群推销他们的“理财产品”,并以高额利息为诱饵与客户签订《委托投资合同书》,诱骗他人“投资”。
接到报警后,办案民警对前来报案的受害人逐一登记、收集证据。民警调查发现,涉案公司吸收118名群众2600余万元存款,已经没有充足资金可被追回。“为了帮受害人最大程度地挽回损失,我们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在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的同时,还冻结了涉案企业的非涉案财产。”朱少华说,在该起案件中,公安机关先采取冻结、扣押措施,扣押了该公司3辆车及一家饲料厂,给群众追损赢得时间。
在很多类似的非法集资案件中,最让民警头疼的是要给上百名受害者作笔录。朱少华说,该大队采用“亲述笔录”办案模式,将所需采集的信息制作成模板,引导群众自行按要求填写,个别情况复杂的群众,民警再单独一对一询问,极大地节约了群众的报案时间。
朱少华说,为了及时与受害人交流沟通,大队不仅建立微信群,还选出能积极配合警方的受害人代表,反馈警方调查的进度和办案情况,不定期召开案情通报会,交代报案人要做什么、不做什么,警方要做什么、重点做什么。“报案群众的焦虑情绪得到有效疏解,才能让案件办理更顺利,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过激行为。”朱少华说。(记者 刘惠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