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上午,海南省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展“今天我当班”体验采访活动,记者受邀前来,以体验式采访的方式,跟随执行局的青年法官孙大伟去现场体验法院执行工作。
场景一:执行局办公室
8时,省二中院执行局青年法官孙大伟准时到岗,正在为今天的执行案件做准备工作。记者看到,他的办公桌上堆着许多卷宗。
8时15 分,法官康文举来到孙大伟的办公室,询问其他案件罚没财物的相关情况,孙大伟分别进行了介绍。
随后,法官助理胡晶前来汇报罚没财物中13部手机的鉴定价格。
8时30分, 孙大伟拨通了当事人的电话:“喂,郑总您好!我是二中院法官孙大伟,今天上午要去看一下你们厂子的情况,我大概8点40分出发,40分钟到白马井。”
“哦,是孙法官呀,我安排吴经理带你们过去看,一会把他手机号发您。” 郑先生说道。
挂了电话后,孙大伟收拾好三个案件的材料,抱上卷宗,跨上包出发了。
8时40 分,记者跟随孙大伟和书记员刘士彪一起乘车, 准时从二中院大门出发,一同前往白马井镇的执行现场。路上,孙大伟拨打了吴经理的电话后,又相继系了其他2个案件的当事人。
孙大伟向记者介绍,今天要去三个地方,首先是去白马井镇查看申请执行人优先受偿的土地、房产和冷冻机器设备,然后去洋浦查看一处房产,最后去三都镇查看一块土地。
场景二:白马井某冷冻公司
9时30分,准时抵达了今天需要执行的现场,此时,吴经理已在厂子门口等候。
“您好!我是孙法官,今天来首先是看下你们公的财产情况,其次是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查封公司的部分动产设备,这些在生效判决里已有体现。” 孙大伟指着执行裁定书中的内容向吴经理说明来意。
“你们厂房在哪里?现在是什么情况,还在生产吗?冷冻设备怎么样?”孙大伟接着询问道。
吴经理指着里面的房子说:“我们的厂房在那边,已停产多年,冷冻设备都在厂房里。”
在吴经理的带领下,孙大伟等人一同走进厂房四处查看。
记者看到,停产了四五年的厂房,设备依然摆放在那,只是灰尘弥漫看着比较破旧,停电后里面漆黑一片,孙大伟只能打开手机电筒,靠着微弱的灯光,仔细查阅判决书中所载明的冷冻设备名称,然后与厂房内的机器设备一一核对。
经查实后,在孙大伟的安排下,书记员拿出法院封条分别贴在了冷藏库门口和机器设备上。
“这些财产查封后我们会指令你们保管,不得私自损毁、变卖、处置等,否则我们会依法追究你们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会议室内,孙大伟向吴经理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坐在一旁的书记员正一一记录。
孙大伟说:“现在给你送达一份执行裁定书和保管财物委托书,你签收一下,你们公司需按保管委托书的内容对上述查封的动产设备进行保管。”
“好的,明白。”吴经理接过上述文件和笔录,在上面签字确认。
10时30分, 查封完上述财产后,根据行动计划,孙大伟又和伙伴们驱车前往另一目的地。
场景三:洋浦不动产登记中心
10时50分, 孙大伟和伙伴们来到洋浦不动产登记中心,“我们是海南省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的,需要查封一起‘合同纠纷’案件的土地使用权,请您予以协助。”孙大伟报身份、亮证件后,向工作人员提交了协助执行通知书,工作人员根据查封指令,积极配合并办理相关手续,对该起案件的土地使用权进行了查封。
11时,在洋浦管委会一名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孙大伟又和伙伴们驱车前往该土地的所处位置。
记者看到,眼前的项目并未建成投产便已停工,成了半拉子烂尾楼工程,周边杂草丛生,惨象凉凉。
11时30 分, 孙大伟又和伙伴们坐上车,直奔三都镇。
场景四:三都镇某荒地
11时40分, 三都镇路口处,“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申请执行人潘先生和同伴已在此等候,与他们会合后,一同前往目的地。
车开了5分钟便在路边停了下来,下车后,潘先生指着眼前这片长满杂草的荒地对孙大伟说:“就是这块地,规划是住宅办公用地。”
大概了解土地的位置、性质、四至范围后,孙大伟与潘先生沟通了案件财产的相关情况便告辞。
三项任务已完成,孙大伟和伙伴们乘车返回二中院。
13时,回到儋州,孙大伟和伙伴们简单吃过便饭后,顾不上休息,便赶回办公室整理今天的执行材料。
孙大伟告诉记者,作为兑现司法公平正义的最后一环,法院执行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尽己所能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维护生效判决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为“切实解决执行难”贡献一份力量,是执行法官义不容辞的职责。
经过半天的体验,记者由衷地敬佩这些执行干警,他们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劳碌奔波,执行路上舟车劳顿、甘苦自知。是的,在省二中院,像孙大伟这样年轻优秀的干警还有很多,他们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努力奔跑,是新时代法治路上最美的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