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营商环境是重要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3月13日上午,上海法院进一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会议在上海高院召开。记者获悉,会上,上海高院印发了《上海法院进一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2.0》),将在5个方面共推出16项举措,为上海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优质司法保障。
2.0版方案推出新目标
据上海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萌介绍,《实施方案2.0》共列出5个方面16项举措,通过《任务分解表》细化为27项具体任务,并明确了各项任务的工作目标、责任部门和时间节点。
根据《实施方案2.0》,在产权司法保护方面,上海法院将加强刑事、民商事、行政、金融、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同时做好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版设立相关工作的司法前瞻性研究,适时出台司法服务保障意见。在审判执行机制改革方面,将加强立案、审理、执行、破产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并推进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升级完善,特别是推广多元化纠纷解决网上调解,打造线上、线下同步运行、规范高效的诉讼、仲裁、调解一站式服务网络平台。
在破产体制机制改革方面,今年2月1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统一部署,在上海三中院设立上海破产法庭,进一步提高上海破产审判的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下一步,上海法院将强化执行程序与破产程序的有效衔接,继续推进“执转破”工作,并加强破产重整机制探索、破产审判体制机制建设。《实施方案2.0》还提出,要积极推动破产市场体制机制建设,深耕“常态化府院破产统一协调机制”功能开发,并继续推动建立破产管理人协会。
《实施方案2.0》对加强司法信息化创新实践和司法透明公开也提出要求,如大力推进无纸化立案,随机自动分案,“上海法院12368诉讼微服务”、上海浦东法院“数字法庭”和上海长宁法院互联网法庭全流程网络化办案实践探索,以及建设常态化司法数据公开机制等。
两项新举措:常态化公开司法绩效评估数据+“完全无纸化”网上立案
在推进会上,上海高院还同时印发了《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在互联网公开相关司法数据的若干规定(试行)》、《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网上立案、电子送达、电子归档的若干规定(试行)》(以下分别简称《司法数据公开规定》、《立案送达规定》)两份文件。
根据《司法数据公开规定》,上海高院将在互联网门户网站设立常态化司法数据公开平台,定期、动态公开全市三级法院受理、审结、执结案件等相关数据,以及案件立案受理、缴费、庭审、裁判等诉讼流程进展情况等相关信息。
记者了解到,这些公开的司法数据来源于上海法院审判流程管理系统,由计算机自动抓取和统计,相关法院和审判条线每月定期核查,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目前,与营商环境密切相关的商事、金融、涉土地纠纷案件审判质效司法数据已先期试行公布。
《立案送达规定》是对上海法院多年来试行网上立案、电子送达、电子归档实践经验的固化和规范化。新版规定对上海法院网上立案实践的一大推进,主要体现在第七条。该条规定,当事人申请网上立案符合立案条件的,人民法院即予以登记立案,并在线生成诉讼费用缴纳通知书发送给原告,原告可以不再另行提交纸质诉状。
根据新版规定,今后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提交的以及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文件,上海法院将通过“电子卷宗随案生成系统”进行电子归档,这就解决了以往电子诉讼材料无法归档的问题,真正实现了网上立案“完全无纸化”的目标。这在全国法院尚属首次。
此外,经当事人书面确认同意,上海法院将可以通过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上海法院诉讼服务网、“上海法院12368”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对相关案件的文件进行电子送达。
“四个着力”成效显著
就在一年前,上海高院已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上海市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行动方案〉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1.0》)。
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高院民二庭庭长潘云波潘云波介绍了一年来上海全市法院贯彻落实《实施方案1.0》要求,围绕打造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目标,着力抓好四方面工作的情况。
在加强产权司法保护方面,上海高院出台了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40条意见,加大产权司法保护力度,规范查封、扣押、冻结措施,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人身权、财产权及其他各项合法权益。出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若干意见》,完善证据审查、损害赔偿、纠纷化解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侵权惩罚力度,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法治环境。
在弘扬契约精神方面,全市法院2018年共受理各类商事、金融案件220183件,审结218099件,审限内结案率99.17%,共执结案件17.53万件,同期结案率100.1%,执行到位金额305.05亿元,解决商业纠纷的平均用时(含一审、二审、执行)为169.70天,根据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在加强破产审判工作方面,大力推进“执转破”工作,全年共移送破产审查案件664件,正式立破申案件650件,为僵尸企业出清提供法治保障。积极促进有运营价值的困境企业成功重整,近两年审结的涉及有担保债权回收率案件经审理都重整成功,案件中有担保债权的清偿率均达到了100%,充分发挥了破产制度的市场救治功能。
在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方面,正式成立上海金融法院,不断推进金融审判专业化、集约化建设。加强与行政机关、行业协会、仲裁机构、人民调解组织等合作,深化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建设,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着力推进“数据法院”“智慧法院”建设,研发运用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系统,在全市法院推行电脑随机、自动分案……
“上海法院进一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目标任务已经非常明确,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全市法院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高院党组关于进一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部署要求,把工作抓得更细、把任务抓得更实,努力为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上海高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盛勇强表示。(刘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