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什么?11名记者聚集到这家法庭?有的还穿上了法袍? | 今天我当班

2019-03-14 19:23  来源:山东长安网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想不到法庭还能立案?”发出感慨的是齐鲁电视台的记者陈文欣,3月12日这天,她第一次穿上法官制服,佩戴法徽,体验了一把人民法庭法官的一天工作历程,与她一同参与体验还有其他8家媒体的记者。

省委政法委、省高院组织的这次“今天我当班”媒体记者体验采访活动,安排在了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七贤人民法庭,来自山东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的11名记者参加了体验活动。

七贤法庭是市中区法院的三个派出法庭之一,现辖王官庄、七贤、白马山三个街道办事处。法庭现有员额法官4名,正式干警9名,年均审结案件1200件左右。

上午8:20



记者来之前就听说这个法庭有一位气质不凡、才华横溢的美女庭长,百闻不如一见,我们一到法庭就受到了声名在外的韩晓爽庭长的接待。韩庭长是山东法官培训学院的受聘老师,曾经获得过山东省先进工作者、济南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更值得一提的是她是市中区法院的金牌解说员。韩庭长带我们简单参观了一下七贤法庭,整个法庭文化气息浓厚,环境温馨舒适,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家的感觉。很显然,这是一个团结向上、溢满阳光的集体。

上午8:30

  
  七贤人民法庭一楼服务大厅已经有当事人陆续到来,记者注意到,有来开庭的,有来领文书的,有来参加调解的,有来立案的。在事先经过沟通,了解了法庭立案的程序后,齐鲁电视台记者陈文欣,在法官引导下来到导诉台,解答当事人的相关咨询。原来市中区法院为了方便当事人诉讼,早就实行立案双轨制,当事人既可以到法院立案也可以到人民法庭立案。

导诉工作人员解释道:“这个不一定,我们院现在实行‘大定向,小随机’分案,根据案件性质确定了一些专业团队,专业团队定向分案,其他案件在全院普通法官之间轮流分案,所以在法庭立的案件也加入了全院的随机分案系统,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分案的公平。”

在服务大厅体验了网上立案工作程序后,记者们来到审判区,准备全程体验一下法官是如何办案的。郭庆军法官热情地接待了记者们,向记者们介绍了办案的有关流程。他今天上午有一个案子需要开庭,他正在为开庭做准备,开庭前他需要阅一下卷,熟悉一下案情,归纳一下双方争议的焦点问题,以便于法庭的正常开庭。

上午9:00

 

  在审判区,郭庆军法官已经穿上法袍。齐鲁电视台记者陈文欣化身书记员宣读法庭纪律,对她来说是第一次进入法庭这么严肃的场合,更是第一次作为审判团队的一员参与庭审工作,一切都那么新鲜、好奇。“我宣读法庭纪律的时候,一种正义感油然而生”。

  上午审理的这件案件是一件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被告向某银行申请了五笔“快e贷”业务,被告的申请通过原告的审批后支用了20余万元,借款到期后,被告因经营周转困难,未能依约还款,被某银行诉至法院。该案系被告通过手机APP直接申请“快e贷”业务,所以原告对借款事实请公证机构进行了公证。庭审过程中,郭法官有条不紊地组织进行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等多个环节,双方当事人充分发表意见。整个庭审过程流畅、规范、有序。在法庭上,郭法官还对当事人进行了教育,并以案释法,对群众进行提醒:“被告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申请贷款时即应当知道违约的法律后果;订立合同要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不能逾期还款应承担违约责任,本案中原告诉求中的罚息是对被告到期未归还借款的一种违约惩罚措施,如果被告认为罚息计收不符合法律规定,可以在庭后向法庭书面反馈;提醒广大群众,在申请网贷时一定要仔细审查对方的资质,特别要关注违约条款,以免陷入套路贷的陷阱。” 山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法院在线栏目记者刘倩汝采访过很多法官,直言郭法官“很有范”,“既有法官的威严,但又不失温暖,进退之间让当事人很容易接受。”

  上午10:30

 

  庭审结束后,助理告知郭法官约好调解的当事人已经到了法庭,郭法官赶紧到办公室准备。放下开完庭的卷,喝了口水,接着就赶到调解室。这是一件离婚案件,夫妻双方都是60年代生人,男方有固定工资收入,女方没有工作,孩子已经20岁出头,但还未找到工作,男方已经是第2次起诉离婚,但女方并不同意离婚。郭法官介绍说“女方年届50,没有收入,离婚了靠什么生活?对这样的案件,我们虽然并不一味劝和,但还是希望通过调解,使双方能够冷静、理智地看待离婚诉讼,准确把握自己的人生走向。”因为男方只委托律师参加调解,郭法官让律师转告当事人“并不是因为你是第2次起诉离婚,法院就一定要判离,判决离婚的前提是夫妻感情完全破裂,而且,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一日夫妻百日恩,不接女方电话,不来参加调解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是要直面问题。”整个过程用了40多分钟,女方不停的诉苦,郭法官耐心劝解。通过耐心释法明理,双方均表示回去慎重考虑一下。

  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张霞表示“虽然常在文章中看到某某法官擅长调解,但真到现场才知道,法官付出了多少心血,单单听一个离婚案件当事人诉苦这么长时间就不容易!”

 上午11:20

郭庆军法官庭审结束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喝口水,他就接到了一名当事人的电话,在向对方强调案件重点和释法近半个小时后,对方才满意地挂断了电话。此时,已经是上午的11:55分。

下午13:20

 
  郭庆军法官开始准备下午的庭审,下午开庭的这个案件还是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近两年,这种案件在该法院逐渐增多,与传统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不同,因为借款申请是在网上进行,并未有签字,所以,证据审查难度大。

下午13:45

因被告未到庭,庭审在等待被告15分钟后正式开始。

下午14:45

 
  郭庆军法官带书记员到一房屋租赁现场送达补充证据材料通知书,并进行现场勘验。该案系某银行与党家街道某村民之间的房屋租赁合同纠纷。郭法官已经几次通知被告补充证据材料,但被告都没有按照要求补充,“被告是一村民,对诉讼权利和义务不是很了解,所以一定要亲自送过去,给被告解释一下,让被告知道不履行举证责任的法律后果。”到被告家中后,发现大门紧锁,后来在租赁房屋处见到了被告。现场勘验后,郭法官介绍说:“这样的案件判决容易,矛盾难调,因为据被告陈述其在房屋上做了不少的投入,所以我们到房屋处进行现场勘验,更有利于促进案件的调解,即使调解不成也能做出双方都比较能接受的判决。”
 
  下午17:00
 
 
  郭庆军法官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下班的时间到了,法庭一天的忙碌归于寂静,又到了他每天写文书的时间。在写文书之前,郭法官都很有仪式感地给自己冲上一杯山楂红枣茶。他一年要审理300多件案件,“因为我们法院成立了诉调对接中心,还专门成立了速裁团队,所以,简单案件基本都通过诉前调解和速裁程序解决了,到了我们普通法官手里的案件调解的难度就很大了,改革前调解率在50%左右,现在调解率在20%左右,但因为实行团队办案,我有自己的助理和书记员,办案效率提高了。我现在每年要写200多份判决书,基本上每天都要写一份判决书,我一般都在下班后和周末加班写,写判决书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