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案”现场勘查率99.88%,痕迹物证提取率大幅上升,直接通过痕迹物证破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000余名;全年破获侵财类“小案”4632起,同比上升19.2%……2018年以来,江苏淮安市公安局秉持“民生为先”的工作理念,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侵财类民生小案,以做实做强简易案件现场勘查为抓手,综合施策,全力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取得显著成效。
抓兼职技术队伍,“小案”侦破有人可用
去年三四月间,淮安市淮阴区陆续发生13起盗窃电动车电瓶案件,被盗70余块蓄电池,案值累计超过1万元。辖区兼职技术民警在对案件现场勘查中,提取了多起案件现场的足迹、遗留工具等物证,最终抓获犯罪嫌疑人高某燕,成功破获该串案。
近年来,淮安公安针对现场勘查专业技术力量紧缺,无法满足“小案”侦破需求的现状,在用好用足专职技术力量的同时,大力发展兼职技术队伍。推动市县两级刑侦部门从“简勘”工作长效发展角度出发,充分挖掘基层优秀民警,兼职侵财类“小案”的现场勘查工作,让更多的现场有人勘、全面勘。规定所有新录用民警上岗前,必须参加现场勘查兼职技术员培训,形成技术队伍梯次,不断扩大兼职技术民警的覆盖面。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已发展兼职技术民警1100余名,兼职技术民警直接破案2300余起。
在精选人才的同时,淮安公安加大投入,拨出专款采购专业勘查设备,“武装”到每个派出所。市局刑侦部门通过巡回训、跟班训、送教上门、随案实勘等形式开展业务培训,并结合实战案例制作“微视频”,供一线兼职技术员随时学习,促进专业素养养成。“小案”现场勘查物证有效提取率从最初不足5%,上升到了2018年底的15%,同时痕迹物证提取规范、提取质量、送检及时性大幅提高,关键痕迹物证作用率也随之大幅上升。
抓现场勘查质量,服务破案有据可依
2018年6月18日,淮安市朝阳路某工地挖掘机柴油被盗约1900升,价值超过1.2万元。清江浦分局城南派出所兼职技术民警在现场勘查时,提取了疑似唾液的可疑斑迹。市局专职技术民警第一时间开展检验工作,不到24小时就成功锁定嫌疑人员陈某忠,并成功串并代破相邻县区相关案件20余起,涉案价值8万余元。
现场勘查是案件侦破的关键环节,勘查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案件侦破进展。为此,淮安公安始终将“小案”现场勘查质量牢牢抓在手上,持续加强对下业务指导,引导基层所队提高接处民警现场保护意识,主动将简易案件勘查融入派出所小型作战单元建设,与现场排查、视频侦查等工作有机结合,协同推进,提高“小案”现场证据的提取率,对确需专职技术民警勘查的“小案”现场,快速反应,第一时间派出技术骨干与兼职技术员开展联合勘查,为案件侦破提供重要支撑。
此外,淮安各县区刑侦部门落实专人,通过“现场勘验信息系统”平台,每日巡查当天“小案”现场勘查工作情况,逐条检查系统内的现场勘查数据,严格标准,严格把关,对发现的问题,即时下发“督办单”,限期整改到位,确保数据、照片都达标。淮安市公安局还组建联合督察组,对全市派出所“小案”现场勘查工作开展专项督察,有13个派出所因工作不力受到问责,有力促进“小案”现场勘查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
抓勘查制度规范,良性运转有章可循
去年3月底,淮安涟水县一处农村水利泵站被盗,损失价值超过3万元。现场勘查过程中,勘查民警发现嫌疑人戴手套作案,并将手套扔在了距离现场约20米的一处洼地内,按照现场勘查工作流程,在泵站设备上提取到手套擦拭留下的印痕等关键证据,为案件侦破“一锤定音”,并成功带破2起同类型案件。
现场关键证据的成功提取,得益于勘查民警的专业和细心,更是淮安市公安局狠抓“小案”现场勘查规范建设的直接体现。为推动“小案”现场勘查常态化制度化良性运转,淮安市公安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侵财案件简易现场勘验工作规范》《现场调查保护和调查走访工作规范》等文件,明确规定现场保护、现场勘查、现场调查走访等各环节规定动作,让民警明确职责划分,了解勘验范围,熟悉勘验步骤,推行“三个必须”,全面落实现场必勘制度。
同时,充分发挥考核杠杆作用,将“小案”现场勘查工作列入绩效考核项目,突出现场痕迹物证破案的比重,鼓励兼职技术民警“多勘查、多采集、多录入、多比对、多破案”。对“小案”现场勘查工作中通过技术手段直接比中嫌疑人破案的,予以重奖重用,进一步提升兼职技术民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去年,共有33名民警因在案件侦破中表现突出受到表彰奖励,8名民警受到提拔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