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一场企业复活战”看广东法院如何服务实体经济

2019-03-14 13:28  来源: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微信公号  责任编辑:彭绮琴
字号  分享至:

  从“资金链断裂,负债近5亿,拖欠400名工人工资”到“债务全部执结,企业恢复生产,员工返岗过百”……昔日龙头民营企业广东中山市信汇照明公司,刚刚经历了一场长达三年犹如“过山车般”的复活战。近日,信汇公司法定代表人董某将“护航民营经济 法院执行给力”的锦旗送到了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执行法官萧兆良手上。

  初心:以公正为核心不忘谋求多方共赢

  “做民营企业不容易!如果不是因为法官理解企业困境,深入了解实情,帮助与债权人充分沟通,钱没还清,企业倒闭,就不会有现在多赢的结果”。董某表示。

  “第56宗!”2016年5月9日,萧兆良收到了申请执行人郭某等与信汇公司等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执行案,他数了数,算上其他法院的委托执行案,这个数要去到63宗。

  中山,素来以灯具产业晓誉全国。中山市照明行业的龙头企业信汇公司因为扩张过大,导致资金链断裂,被3家银行、20余家企业、400多名工人和员工告上法院,涉及标的近5亿元。到了2018年7月,该系列执行案达200余宗。

  涉及工人工资,案子必须马上办!中山第一法院第一时间查封了该公司资产。本打算进入拍卖程序,尽快兑现工资。但法官细心评估发现:企业严重资不抵债,就算拍卖全部资产,偿还工人工资后,还有4亿多债务,这可怎么办?

  信心:善意执行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查封拍卖也许是最简单的途径,但了解真实困难,帮助恢复信心,就有机会争取最大共赢”。萧兆良说。

  2016年9月6日,萧兆良组织申请人、被执行人及债权人到法院协商。开始各方当事人吵成一锅粥,都只想拿回自己那部分钱。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法官耐心释法,债务人全力兑现承诺,持续5天的债权人会议最终达成协议:先支付工人工资,后分期清偿债务。

  随后两年时间里,萧兆良压力山大,一面跟进董某变卖资产支付工人工资,一面走访债权人再次细化还款路径和具体时间表。还款细化方案多达126套。同时,董某也定期沟通进度,诚信对待法官给予的信心。

  历经三年努力,2018年7月,案件迎来了转机。信汇公司通过出让90%股权,争取到近3亿资金注入,胶着的债权一下子盘活了。2018年12月10日,随着最后一笔支付款到位,该案全部执结完毕。

案件圆满执结,债权人到中山一院办理收款和结案手续。余夷超 摄

案件圆满执结,债权人到中山一院办理收款和结案手续。余夷超 摄

  2019月春节过后,很多员工又回流到信汇公司了,轰隆隆复产的机器带来希望,也坚定了企业家和员工的信心。

  定心:不断增强民企投资发展的安全感

  该案只是广东法院司法实践中一个例子。为了切实充分发挥审判执行职能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018年,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专门制定出台《关于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布十大典型案例,《意见》以问题为导向,条条都是干货,字字切中企业家关注焦点,给了企业家一颗定心丸。

  《意见》从保障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经营自主权、投资权益、知识产权、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十个方面,对相关审判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开出了“药方”。典型案例涵盖维护企业家人身安全、净化企业经营环境、规范财产保全行为、依法审理股东权利纠纷、促进村企和谐共赢、妥善处理招商引资纠纷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司法实践中容易混淆的难点问题。

  在去年开展的“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中,广东法院还特别将严厉打击黑恶势力收取保护费、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严重侵害民营企业财产权利的犯罪行为作为打击重点。

  广东省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常务副会长黄艳婷表示,广东法院依法公正办案,强化服务保障意识,有利于增强民营企业经营者的安全感和投资信心,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


  

积极弘扬社会“政”能量|一点资讯2月政法榜发布

积极弘扬社会“政”能量,从每一个人做起。

半年内诈骗62人110余万!13名犯罪成员均获刑

面对公诉机关的指控,被告人莫某、龙某某为首的诈骗团伙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无异议。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离监探亲的五天很短,但让他明白了很多

深冬时节的天空被雾气笼罩,监区大门不远处,一棵桃花开出了红艳艳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