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两会代表委员谈法治 :个人信息收集原则亟需立法明确

2019-03-14 13:28  来源:南方法治报  责任编辑:彭绮琴
字号  分享至:

  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再次成为两会热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突出问题;而在日前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张业遂透露,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列入本届立法规划。那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存在哪些短板?如何在法律层面予以规范?相关部门如何形成监管合力?围绕如何加强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与会代表纷纷建言献策。

  加强APP“越界”收集信息治理

  近几年,黑客攻击、破坏等其他途径“越界”收集、滥用个人信息的案例时有发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魏明建议加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加强APP“越界”收集信息治理,并提交了《关于加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议案》。

  魏明认为,导致APP“越界”常态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法律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原则、范围、方式界定不明确。如网络安全法等明确要求收集的信息必须与服务有关,需要经被收集者同意,但对是否“有关”没有明确的操作细则,缺乏实操性,亟需制定一部科学、完整、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

  需完善全链条信息监管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信息通信行业协会副会长樊庆峰认为,做好信息保护,需要政府、行业、社会组织形成监管合力,完善全链条信息监管力度。 樊庆峰认为,目前个人信息保护处于分段管理阶段,各部门针对信息传送过程中的某一部分进行管理,难以形成合力。“建议统筹各方力量,梳理信息的产生、储存、传送、泄露各环节,进行深入的闭环分析,提出系统化监管方案。”

  樊庆峰还注意到,在信息网络安全监管方面,存在重设备重技术却轻维护的问题。“我们在信息网络的规划建设、技术指标、设备安装等方面有严密的监管规范,但在后期维护管理环节往往监管缺失,导致部分个人信息可能会被泄露。”

  开展专项行动治理黑产链条

  “非法获取个人信息往往是违法犯罪的第一步,后续还涉及数据清洗加工、信息买卖等诸多环节,进而形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利益链条。”全国人大代表、佛山市公安局三水分局巡警大队大队长孙建国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作为一系列违法犯罪的源头性犯罪,必须持续深入进行打击。

  孙建国表示,公安机关要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作为打击重点,持续深入推进。他介绍说,去年广东公安在开展“净网安网2018”专项行动中,侦破网络犯罪案件5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万余名,缴获公民个人信息7.3亿余条,其中重点打击整治为网络诈骗、网络色情、网络赌博等犯罪提供输血供电的网络黑灰产业犯罪。

  “要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不放松。”孙建国说,以广东公安为例,今年将继续组织开展“净网安网2019”专项行动,综合治理网络黑产链条,强力整顿网络产业生态。

  公民需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说,近年来随着相关部门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问题的整治力度持续加大,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已有明显好转。

  在朱列玉看来,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构筑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政府监管、公安机关打击、行业自律监管、公民个人自我保护都必不可少。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背后是利益驱动的交换行为,因而要加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有针对性地设置罪名,提高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成本,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朱列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