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律师执业近20年,各类获奖证书摆满了办公室的书架;他,组织开通了“96123”电话咨询短号,每年解答各类法律问题40000余人次;他,关注牵挂困难群众,累计为困难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12000余人次……3月7日,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零距离感受吉林良智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嘉良忙碌的一天。
一天的工作从凌晨开始
张嘉良一天的工作开始于夜深人静的凌晨。
见到张嘉良之前,他刚结束了一起法律援助案件的通宵研判工作。
9时30分,他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
对于张嘉良来说,身兼多职,忙碌已成常态。他电脑记事本中的行程安排密密麻麻,他用这样几个关键词概括工作日常:出差、接待当事人、关注年轻律师成长、律所的党建工作、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建立……
出差之外,这些工作,他每天都要梳理一遍。
指导法律援助案件
“被刺伤男孩的案子跟进怎么样了?被羁押的嫌疑人财产线索找到了吗?”10时15分,张嘉良在接待咨询的间隙打通了律所王律师的电话,指导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
因为工作繁忙,张嘉良自己承办的法律援助案件比前些年有所减少,但吉林良智律师事务所每年承办的法律援助案件却在逐年递增。张嘉良说,虽然无法亲自处理每一起法律援助案件,但对需要帮助的当事人和老百姓,他的关注与牵挂始终没变,他会尽量抽时间指导所里的法律援助案件办理。
为普法宣传做功课
中午11时20分,张嘉良没有午休,开始准备普法宣传的课件。临近3.8国际劳动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日,张嘉良受邀参加多个普法课堂、法律讲座活动,针对不同的群体,普法课件都需要重新制作。
类似的工作张嘉良从不让助理去做,张嘉良说,很多当事人、老百姓需要法律帮助的时候,往往因为不懂法,对法律不了解,不善于运用法律,无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他一直致力于普法宣传,让更多的百姓依靠法律解决问题,遇到问题想到法律。
一下午的时间,律所里,前来咨询的当事人和家属一批又一批。急促的电话铃声偶尔打破了张嘉良办公室的安静,明天,等待着他的不只是普法宣传……
15时50分,张嘉良仍在埋头工作着,偶尔有年轻律师过来请示工作。
记者手记:
张嘉良,吉林良智律师事务所主任,对于经常关注广播、电视的吉林人来说,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张嘉良说:“我想用我掌握的法律专业知识,为群众利益服务,为社会、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力所能及地解决一些民生问题,真正体现一名律师的社会价值。”这也是他通过中央、省、市主流新闻媒体,向广大群众开展公益普法宣传,积极的将自己在法律行业学到的知识利用各种渠道向百姓推广的原因。
张嘉良作为执业律师已近20个年头,多年来,他带领的吉林良智律师事务所闯出了一片天地,他个人也获得了多项荣誉称号。
这些,对于张嘉良来说,都不是最重要的,他最想做的是能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百姓们“做点事儿”,他想在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留下有价值的东西。
这么多年,张嘉良这么想这么说,也一直这么做。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政协委员,吉林省律师协会副会长,长春市普法志愿者协会会长,吉林良智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嘉良的身份很多,责任也很大。
张嘉良,一直致力于民生工作,他建立“963123”短号咨询热线;筹备成立长春市普法志愿者协会;参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他开设社区法律讲堂、开办法律超市等,义务当起社区群众的“法律管家”,让居民们在家门口就免费解决了赡养、物业管理等涉法问题。组建农民工专项法律援助工作站……
张嘉良,助力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他上门为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精准答疑解惑,避免并挽回经济损失上千万元。张嘉良说:“民营企业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作用和贡献,但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往往因为法律常识匮乏,很难获得公正的待遇,我们送法进企业,为企业进行法律体检,发现了很多法律风险,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助力服务。”
“很多年轻学子拿到律师执业证,并不等于他们能直接代理案件,我们律所对青年律师的党建、团建方面非常重视,努力让他们在执业生涯的起点扣好第一颗扣子,未来在技能增长的同时能够更好的为社会提供正能量服务。”张嘉良还热衷于对青年律师的培养,他将律师事务所申请为律师实习基地,同时每年承接了大量的应届法学毕业生。他亲自给实习生和实习律师授课,在讲课过程中,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传授给他们,并用自己的公益之心去感染他们,号召他们投身到普法援助事业上来。
张嘉良说:“现在我们律所在吉林省知名度很高,取得了一些小成绩,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百姓民生、为振兴吉林经济发展的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努力建立法治环境,树立契约精神,让我们吉林省的百姓真正有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2018年,张嘉良奔忙在吉林法治建设工作一线,全年飞行里程203263公里,飞行时间323小时50分钟。
这不只是一组数字,更是张嘉良为肩上的责任所作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