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三明法院开展“今天我当班”采访体验活动,福建法治报、三明广播电视台记者走进将乐县法院南口法庭,体验乡村法官的工作。
元气满满的一天,当然要从一顿热腾腾的早餐开始!
一大早,记者们已来到南口法庭,一位法官正在为大家准备早餐。
这位上得了法庭下得了厨房的法官,正是南口法庭副庭长李全华。在交谈中记者们得知,李全华和他的妻子扎根南口法庭已有14载,夫妻两以庭为家,在南口镇这片热土上挥洒着青春和汗水。
饭后,记者们跟随李全华参观了南口法庭立案大厅、擂茶调解室、审判法庭、党员之家、文化墙等。据李全华介绍,南口法庭成立于1960年9月,法庭管辖四镇二乡(黄潭、白莲、高唐、南口、万全、漠源)和龙栖山管理局的民商事案件,并指导人民调解工作。法庭现有干警8人。南口法庭曾获评“省级优秀人民法庭”和“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先进集体”等多个荣誉称号。
8点30分,李全华来到南口镇烟草站,与工作人员座谈交流,了解烟农春耕备耕生产情况及司法需求,并为工作人员详细讲解相关法律法规,解答法律问题,发放法律宣传材料。
9点10分,从烟草站出来,李全华来到一个小卖部,对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当事人老肖进行回访。这起案件已调解结案,李全华向老肖了解被告的还款情况,老肖对法官的关心和耐心调解十分感谢。
“李法官,下一站我们去哪儿?”
“去调解一起相邻权纠纷。”
说走就走——
李全华和书记员揭泽华带上手提电脑、桌牌和擂钵,前往南口镇井垅村。
调解案件为啥还要带上擂钵?记者对此产生了好奇。
李全华笑着为记者们揭开“谜底”。原来,擂茶是将乐县世代传承的一种风俗民情,也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一种纽带。平日里,老百姓喜欢一边喝擂茶一边聊天拉家常,很多的矛盾和心结往往能在喝擂茶的过程中化解开。
李全华和当事人一起擂擂茶
李全华将调解和生活结合起来,创新了擂茶调解法,即通过与当事人喝擂茶做调解,真正做到化解双方当事人的矛盾。
在当事人老李的家中,李全华和老李、小汤围坐在圆桌旁,李全华为大家倒上香甜的擂茶,双方的抵触情绪渐渐缓和下来,大家像平日里拉家常一样,说出自己的想法。
认真聆听后,李全华归纳了双方争议的焦点,并进行释法明理,随后与双方当事人一同到涉案菜地实地勘察,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
10点20分,调解结束后,李全华并没有离开井垅村,而是和书记员一起走街串巷,为村民们发放便民联系卡和法治宣传材料,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解答村民们的法律问题。
最后,记者们问李全华,14年的乡村法庭生活,是否有过动摇?李全华说道,以前法庭的生活确实比较艰苦,条件也比较简陋,自己曾有过回城工作的想法。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他和当地老百姓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他已把这里的老百姓看作是自己的亲人,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乡亲们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儿。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李全华一家三口便扎根法庭,扎根南口,与乡亲们一同守望着这片美丽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