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班人:辽宁省抚顺县公安局后安派出所民警
当班日志:培训消防知识、去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
2月20日一早,记者踏上了前往辽宁省抚顺县公安局后安派出所的体验之路。洋洋洒洒的小雪在抚顺市下了一宿,这使得原本40分钟的车程记者足足开了一个多小时。
然而,道路的湿滑和山路的崎岖并没有阻挡记者前往后安派出所的决心,因为那里有全国首支在派出所成立的消防队,更有着一位曾先后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机关“优秀人民警察”“爱民模范”“二级英模”称号的老所长。
9时17分,记者抵达后安派出所,一进院记者就被整洁的环境震撼了。一路泥泞,但派出所内的柏油地面像被水冲击过一般,只有树根儿处能看见一堆堆被清扫过的白雪。
在问询处说明来意后,就见后安派出所指导员张宇航穿着一件T恤衫就迎了出来,肌肉的线条透过薄薄的棉质单衣依稀可见。记者问:“指导员,你不冷吗?”张宇航笑着回答说:“不冷,我体格好,习惯了。”负责问询登记的年轻干警打趣说:“咱指导员的身体素质可是咱们所最好的,全省的公安干警大比武他还拿过名次呢!”张宇航有点不好意思地冲他说:“赶紧去给咱远道而来的‘新同志'倒杯水,然后就开始上课了。”
他说的“上课”确实是讲些实实在在的“干货”,后安派出所成立消防队以来,每周都要由所领导为民警和辅警讲授消防知识、消防器材的使用,并坚持做消防训练和演习,全所的干警还要不定期地去专业消防队接受体能训练和专业培训。
“火烧当日穷”后安消防救
9时30分,记者和没有任务的民警都围坐在会议室内,听张宇航来为大家做消防知识培训。在他讲课的过程中,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火烧当日穷”,而当记者问他派出所为何成立消防队的时候,他拿出了电话,拨给了村民李书富。“还是让他这个亲身经历过火灾的受害者来给你解释吧。”
听说记者消防队体验,李书富不到5分钟就骑着摩托车赶到了派出所。他告诉记者,13年前,他家的仓房着火了,里面装的都是老百姓一年到头打的粮食,那都是老百姓的命根子。但是眼瞅着这火苗越窜越高,村民们却束手无策,大家只能是眼瞅着仓房被烧光,急得直跺脚。
据了解,抚顺县后安镇三面环山,当时离后安镇最近的消防队也有40多公里,最快速度也要50分钟才能赶到,50分钟的时间足以把一个农村大院烧个精光。这个情况,后安派出所所长王波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旦发生火灾,如果不能及时扑救,后果不堪设想,受灾的只能是老百姓。经过与上级部门请示沟通,在后安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个由后安派出所民警和辅警组成的全国首家派出所消防队成立了。该消防队现有人员15人、消防车2辆、消防运兵车1辆、消防服装15套、国产风力灭火器4台、德国进口风力灭火器4台。所有队员由派出所的民警、辅警组成,具有较高的战斗素质和极强的战斗能力,消防队人员现由后安派出所统一调动指挥,主要负责后安地区各类火灾现场先期扑救、火场救援及突发事件、灾害性事故的先期处置、处突工作。该队组建12年来,共扑救各类火灾86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1400余万元。
“枫桥经验”好 百姓齐点赞
后安派出所消防队为后安地区平安、和谐、稳定,践行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枫桥经验”。
李书富不无感慨地说道:“要说这'枫桥经验'是真好,咱老百姓是真得着实惠了。就拿前两年老王头儿家烧秸秆失火的事儿来说吧,那火把别人家柴火垛燎着了,眼瞅着这火就窜到老张家的养鸡场和旁边的山场了。那里头可有价值10多万元的鸡啊!老王头儿当时都傻眼了。这时候,咱后安消防队赶到了,十来分钟就压住了火头;半个来点儿,大火扑灭了,8000多只鸡保护住了。老王头儿当时说'这要是把人家养鸡大棚和山场燎着了,我是砸锅卖铁也赔不起啊!'这时候,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共产党万岁!人民警察万岁!'那场面,让人老激动了!”
然而记者却一直没有见到那位传奇的老所长王波,连忙问张宇航说:“咱王所长咋没在所里呢?”张宇航回答说:“哎,别提了!王所长从年三十忙到正月十五,一天也没休息,昨天晚上病倒了。早上高烧39°还往所里跑呢,所里的兄弟们都看不过去,一齐把他塞进警车里送回家去了。”
“吴叔是真快” 救火急先锋
10时39分,张宇航接到了抚顺市公安局政治部的同志打来的电话,让他上报获奖材料。他对记者说:“我得失陪一下,市局让我11点前把材料报上去。先让小王给你讲解一下咱们所里这些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吧,你别看他年纪小,刚到所里一年多,但他普通话好,讲得清楚,在咱们市局的演讲比赛里拿过奖呢。”
记者以为是后安派出所获得的集体荣誉,想参观一下,便随张宇航来到了他的办公室,桌子上摞着高高的两大摞奖状和证书。随手翻看几本后记者才发现,这哪里是所里的荣誉,都是张宇航个人获得的奖状和证书。作为一名“85后”,从警12年竟能获得过如此多的殊荣。记者问:“这都是你的个人荣誉啊?怎么这么多啊?”张宇航又不好意思地眯着眼睛笑着说:“都是所里的集体荣誉,我个人也做不了那么多事儿。”
为了不打扰张宇航上报材料,记者带上门转身来到一楼的装备存放室找青年民警王雍贺学习消防器材的使用。十几平方米的存放室里摆满了消防器材,虽然看上去有些破旧,但样样都摆得井然有序,一看就是从专业消防队里学来的,这样消防队员们可以在发生火情时最节约时间地穿戴好,出发、战斗。其中有消防员战斗服,包括头盔、腰带、一套隔热性能较好的衣服,还有耐刺穿的消防胶靴。记者还看到了各种配件,比如消防腰斧、空气呼吸器、耐火绳等。这些都加在一起才算是一整套的消防员装备。
地上的几个大型"吸尘器"吸引了记者的眼球,王雍贺告诉记者,这几台机器是风力灭火器,都是压制山火的最好武器。它们都是烧油的,像“光头强”的电锯一样由一个拉环进行启动。对于山火而言,它们不像干粉灭火器那样需要装填材料,它们靠风力就能把树木上的火焰吹灭,就像是吹灭火柴的原理一样。而且山路崎岖,它们更便于携带。然而这“便于携带”的家伙也有30多斤,记者一下差点没拎起来。
记者问:“扛着它还能爬山吗?”王雍贺说:“咱们所有位辅警,他叫吴波,今年58岁,我们都亲切地称呼他‘吴叔'。1月28日,山上起火了,吴叔凭借熟悉地形的经验率先冲进了火场,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单手拿着它,徒手攀上了陡峭的悬崖。留下了一张老辅警单腿伫立在悬崖之上灭火的照片,老经典了。”后安消防队的队员们都有着像吴叔这样过人的体力,他们的身体素质都是在日常的负重训练中得来的。
“散是满天星”,坚持学雷锋
午饭时间到了,记者和兄弟们一起在食堂吃午饭。张宇航的电话又响了起来,“干妈,想我啦?我一会没啥事就过去看你,顺便给李大爷他们剪剪头。”
电话是住在后安镇敬老院的李雪晴老人打来的。2012年6月以来,张宇航和所里的干警们经常深入敬老院帮助老人清扫房间、和老人谈心,为老人义务理发。他们不光是民警、消防战士,还是三块石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他们不光积极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保护辖区绿水青山生态环境,也处处留下了志愿服务队员们的身影。在王波的倡导下,队员们利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到乡间地头、河套沿边及三块石景区义务捡拾农药瓶和废品垃圾。7年来,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捡拾废弃的空农药瓶40多万个,整整装满了1000余个编织袋,回收垃圾废品6000余个编织袋。队员们用辛劳汗水换来了家乡的山青水碧,后安镇的村民也都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记者黄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