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检察机关,有一群特殊的检察官——他们就是国家公诉人。谈起他们,想必大多数普通群众都会感到陌生。近日,记者来到贵州省遵义市务川自治县检察院,跟着2018年遵义市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岗位练兵第一名获得者——务川自治县检察院专职检委会委员、员额制检察官龚永刚的脚步深入一线,亲身感受公诉人的“酸甜苦辣”。
坚决维护公平正义
早上8:30,龚永刚就已经投入到紧张的办案工作中。
在现场,记者看到龚永刚拿着厚厚一沓资料,在公诉人席的位置上仔细地翻阅着。“尽管这些资料我已经熟记于心,但是也不能麻痹大意。”龚永刚告诉记者,当天提起公诉的是一个故意伤害案,案情并不复杂。
2017年11月30日晚,务川县城一KTV包房內,田某某与邹某某因琐事发生了矛盾,田某某用啤酒瓶砸伤邹某某头部,并将在场的何某某右手打伤。而后,申某某将失去知觉的邹某某,从房间里拉出,拖下楼梯,用脚朝邹某某头部、眼睛等部位用力踢。随后,田某某又拿着一个啤酒瓶追上邹某某,用啤酒瓶砸邹某某头部,整个过程,造成邹某某头部、眼部等部位受伤。
2018年3月26日,经司法鉴定:邹某某外伤至右侧眼球萎缩,损伤程度为重伤二级,7月31日,经遵医附院司法医学鉴定中心鉴定,何某某头顶部、左耳廊(背侧),右手背皮肤软组织裂伤遗留痕形成,为轻伤二级。案情关键点是犯罪嫌疑人申某某不“让账”,公诉检察官需在庭审上列举出详实证据,让申某某认罪服法
辩护人与公诉人之间辩驳很激烈,通过了两轮辩论,坐在被告席上的申某某认罪。
整个庭审公诉耗时4个半小时,直至13:30才结束。
走出法庭,龚永刚匆匆去了卫生间,“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视频直播,庭上人员不能随意走动。”从龚永刚说话中,明显能感觉声音有些沙哑了。
“这会食堂已经过了饭点,就不要再去麻烦师傅了,我们去吃碗粉吧。”13:45,龚永刚和同事从法院走出来,快速到对面的马路边吃了一碗粉。
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
“司法体制改革后,员额制检察官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是终身负责制,每个公诉人都感觉到压力更大了、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因为,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检察权,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纰漏,很可能发生冤假错案,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损害法律的威严。”务川自治县检察院办公室主任何强告诉记者,虽然龚永刚是一名“80后”检察官,但今年已是他作为公诉人的第13个年头,长期从事审查起诉工作培养了他严谨的工作作风,他对待每一个工作环节都非常认真。
14:30,龚永刚赶回检察院,组织公诉部门与该县公安局召开一个“认罪认罚”工作座谈会。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认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龚永刚解释说,微小细节证据很重要,再通过询问犯罪嫌疑人进行核实,确定犯罪嫌疑人真正“认罪”,这对量刑有重要影响。
在会上,龚永刚就该院开展“认罪认罚”工作情况及遇到的问题做了汇报,并提出了有关意见建议。
15:30,见龚永刚发言完毕。记者赶紧抓住这空闲点,约他在会议室外面的走廊聊了起来。
审查起诉、出庭公诉、审判监督、提出抗诉,制作文书……龚永刚说:“简单来说,我的日常工作就是负责审查公安机关移送的刑事案件核实证据,查明事实,对构成犯罪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防止冤假错案的出现,通过打击犯罪,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加班虽累但有成就感
17:30,在每名参会人员都作了讲解或建言之后,“认罪认罚”工作座谈会结束。
本该是下班时间,但是只见龚永刚走进食堂匆匆吃了两碗饭,又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登录办案系统,为案件当事人做告知:生成文书,录入姓名,查看并修改日期……带着余热的文书从打印机里缓缓出来后,还要将告知仔细登记在法警送达本上,一个完整的告知才算结束。
身为公诉人,和厚厚的卷宗“死磕到底”是每天的必要功课之一。“在我们这儿,每个案件的卷宗从几千字到几万字、十几万字不等。碰到特别复杂的疑难问题,加班加点是常态。”龚永刚说。
一直到19时,人们逐渐下班,务川检察院办公楼慢慢地归于平静,龚永刚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往自己包里装入记录了当天审查案件存在问题的笔记本,打算晚上回家再查阅资料解决案件存在问题。“做好一个案子容易,做好每一个案子难啊!”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记者手记:
龚永刚的工作只是遵义市200多名一线办案检察官的一个缩影。作为一名检察官,既需要对法律的准确把握,又需要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更需要对公平正义的执著追求。在没接触检察工作之前,总觉得“法律监督”高大上,离我们生活很远,但通过记者一天的实地深入体验后却发现,“法律监督”其实就贴近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这让记者想到一句话: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