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三八特辑】从警30多年都和瓶瓶罐罐打交道 为何她说从不感到厌倦?

2019-03-08 17:26  来源:海西晨报  责任编辑:赵利丽
字号  分享至:

  通过血液检验,她判定死因确定案件性质;抽丝剥茧,她层层推理找到毒物来源,让案发现场物证“发声”,在纷繁复杂的线索中为案件侦破指明了方向……

  30多年来,她都在和毒物打交道,参与近万起案件的毒物检验工作,勘查制毒、投毒、杀人等现场400余起。她就是福建省厦门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刑侦“鉴证专家”王波。


  近日,王波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系厦门公安系统首位获此殊荣的女民警。

  在厦门公安系统,有一个警种须长期与毒为伍,且一般不出现场,但只要他们一出动就是重、特、大、疑、难案件。他们就是从事犯罪现场勘查和现场微量物证检验的刑侦支队理化检验室(以下简称:理化实验室)民警。

  现年54岁的王波就是理化实验室的“领头雁”。在她的带领下,理化检验室连续8年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评审,并培养了一批理化检验行业尖兵。今天,就带你走进刑事侦查支队,聆听这名厦门版“法证先锋”的故事。

  30多年检验上万份毒物


  王波告诉记者,她的父亲是一名警察,受到父亲影响,她从小就很崇拜警察。之后,她考上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就读刑事化验专业。

  大学毕业后,她在吉林公安系统工作5年,之后来到厦门市公安局,一直从事毒物毒品检验工作。这30多年来,王波参与了近万起案件的毒药物检验工作,勘查投毒、杀人、纵火、爆炸、制毒等现场400余起,为案件关键证据提取发挥了极为重要作用。

  如今,王波已是物证鉴定高级工程师、福建省公安专家人才库成员,先后在国内外科技刊物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推动了公安理化检验工作的不断前进。

  “科学严谨、专心致志、公平公正,三者缺一不可。”王波说。这些年来,王波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和高超的检验技术,为案件侦破提供关键性方向,至今保持零差错的纪录。

  曾连续工作30个小时而昏迷

  从警30多年来,每天都和瓶瓶罐罐打交道,不觉得厌倦吗?对此,王波笑称:“身穿这身警服,就要担起这份责任,我攻破每一个疑难案件时,心中充满喜悦和成就感,所以从不感到厌倦。”

  王波告诉记者,理化检验室不仅要检验全市公安机关所缴获的毒品、毒物等物证,有时还要向泉州、漳州、龙岩等警方提供技术支持,所以工作量非常大。2013年,在检验一起特大案件的物证时,王波多次往返于实验室和现场,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最终提取到关键性证据,她也因此忙晕过去,昏迷了整整两天。


  丙酮、甲苯等对人体有害的液体,普通人都避而远之,但王波因工作需要,经常要“迎难而上”,近距离接触。而在检验一些腐败的生物检材时,因要和检材近距离接触,所以王波的衣服、头发难免沾上味道,这样的情况她早已习以为常。

  面对经常出现的新型作案手法和毒物,身为理化检验室主任,王波十分注重对检验室人员科技能力的培养,经常组织全员进行疑难问题分析研讨,督促大家总结经验,钻研业务,撰写科研文章。在王波的组织带领下,全科室人员科研文章数量在全省同行中名列前茅。

  据介绍,从2009年开始,由王波主管的理化检验室,连续8年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评审。同时,在历年来国家认可委和公安部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中,理化检验室参加了全部的毒药物毒品及微量物证的项目并全部获得优异成绩,而在全省,包括王波主管的理化检验室在内,仅有两家检验室有参加资质。

  近些年来,王波的名气在业内传开,有不少社会上的机构托人找到王波,希望能高薪挖走她,但都被她婉言拒绝。

  利用科学让证物“开口说话”

  理化实验室是厦门公安系统中专业性最强的科室之一。作为一名鉴证专家,王波只关注物证,她利用科学检验方法让物证检材“开口说话”,还原案件真相,指明破案方向。

  2017年3月,海沧区一店面发生火灾,造成2人死亡。为了快速确定案件性质,避免因舆论炒作造成社会恐慌,王波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展开勘查工作。

  “是人为纵火,还是意外火灾?这是当时我所面临的问题。”王波说。经过反复勘查现场,她发现,现场没有发现易燃物,不像是人为纵火。凭借多年的现场勘查经验,王波除了提取现场燃烧残留物进行检测外,也大胆提出“对死者血液进行碳氧血红蛋白定性定量检验”的想法。

  最终,检验结果显示,死者的体内一氧化碳含量达50%多,符合一氧化碳吸入致死的特征,且现场并未检出易燃物。由此快速确定死因,进一步排除他人纵火的可能性,还原了事件真相。


  疑似投毒案件,也是王波工作中经常接触的。她需到场提取检材,进行大范围的检验,检验结果直接关系到案件的性质。

  十多年前,海沧区某村正进行村干部选举时,其中一名候选人的亲人,都出现了中毒症状。该候选人怀疑是其他候选人图谋不轨,为了达到目的而进行投毒,于是选择了报警。

  随后,王波对这一家人所吃的包菜进行检验,发现包菜中含有鼠药,而炒菜所用的佐料中都没有鼠药成分。“也就是说,鼠药成分可能在包菜中”于是,王波又赶往当事人家中,实地勘查现场,以进一步接近真相。

  “当事人所吃的包菜种在他家后院,菜地旁边是一片龙眼林。”王波回忆,经过大面积的检验,只有靠近龙眼林一侧的包菜中含有鼠药成分。“回访中,当事人表示,为了防止老鼠破坏龙眼林,不久前,他们刚刚撒了鼠药。”王波说,“投放鼠药后没几天,下了一场暴雨,将鼠药成分‘冲刷’至菜地,导致包菜含有鼠药成分。”由此,排除了被他人投毒的可能性。在科学检测结果面前,当事人心服口服。

  从零开始攻克检测新课题

  对公安机关而言,食品安全毒物检验是个全新课题,不仅毒物筛选范围无现成标准可参照,且食品安保快检项目尚属空白。

  为了建立全面的食品毒物筛选范围,攻克食品安全毒物检测新课题,王波从零开始,通过多方调研,结合本室实际情况及国内外毒物形势,购置完善检验设备及毒药物毒品标准物质,为仪器检验打牢了坚实的筛查基础。通过与厦门大学化学系的合作,攻克两项快检项目难关,填补了食品安保快检项目的空白。


  与此同时,她还积极向公安部专家请教,编制了食品安全专项工作方案、危险物质防控体系、食材快检和毒物检测体系,制定了“食材总仓和驻地酒店抽样快检,宴会场所全覆盖突击临检”的工作原则,创新从抽样快检到动物实验普查到仪器检测筛查确认的工作模式。

  2017年,在重大国际性活动安保期间,她昼夜奋战,每天工作20个小时以上,坚守在食品检测一线,排除多次食品安全隐患,圆满完成了各项食品安保工作。(记者 陈小斌)


法治三分钟丨法院传唤某女星"老赖"当场训诫!

车压根没动!戏精大爷上演“百米冲刺加熊抱式”碰瓷

死刑!“浙江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前院长被杀案” ...

戴晓满主观恶性极深,犯罪手段极其残忍,犯罪后果极其严重,虽能自首,但不足以从轻处罚,依法应予严惩。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离监探亲的五天很短,但让他明白了很多

深冬时节的天空被雾气笼罩,监区大门不远处,一棵桃花开出了红艳艳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