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司法局积极采取排查走访、加强日常管控、严格落实监管制度和加强信息化监管等措施,切实做好全国“两会”期间社区矫正安全工作。
近日,记者跟随天津市南开区司法局社矫中心工作人员走进多个司法所,一探社区矫正工作中那些鲜为人知的日常。
社区矫正是指针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这四类犯罪行为较轻的对象所实施的非监禁性矫正刑罚。“宽严相济,重塑人生”,对于社区服刑人员而言,既是一种惩戒,也是一种再教育。
上午9时,四十余名社区服刑人员来到嘉陵道司法所,参加全国“两会”前的集中教育活动。由南开区司法局牵头,南开区人民检察院、公安南开分局等单位也安排相关人员前来开展教育活动。南开区社区矫正管理支队副支队长徐俊卿对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进行了强调,特别是社区服刑人员外出的请销假制度。
嘉陵道司法所所长穆怀杰告诉记者,“司法所每天都要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了解社区服刑人员情况,同时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管理等级和现实表现等情况,采取缩短当面报告或走访检查间隔等措施加强管理。”
集中教育活动刚结束,一众人又赶赴万兴司法所。在这里,一名“新人”正在办理入矫手续。录入法律文书、登记信息资料、采集信息、矫正宣告……这一系列繁琐的手续,都是为了对社区服刑人员负责,以确保他们在矫正期间能够遵纪守法、改过自新。手续办完后,万兴司法所工作人员和派驻干警为“新人”佩戴好电子手环,便于服刑期间的监管和教育学习。
记者了解到,社区矫正在监管服刑对象上严格规定,社区服刑人员有不按规定时间报到报告、未经请假私自外出、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行为,司法机关会根据情节轻重作出警告、提请治安管理处罚等措施,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会被提请收监执行。
既要严管,也要厚爱。中午稍作休息,下午,社矫中心工作人员与记者又来到王顶堤司法所,与所内工作人员开展走访工作。走访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送温暖,二是开展预防工作。同时,通过走访,也便于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第一手动态资料,同步调整矫正方案,提升矫正效果。

入户走访社区服刑人员
社区服刑人员王某因为纠纷致人受伤。一进家门,王某笑着说道:“您来了!”工作人员也回以亲切的问候。“最近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吗?”王某连连摇头。在进行了例行记录后,王某面对记者,说起了往事,一脸愧疚。“就是太冲动了,也没想到会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但是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对我都很好,我年纪大了,他们经常来家里看我,跟我了解情况,真是尽职尽责。”王某再三表示,一定会认真学习司法所发放的各类法律书籍,不会再做违法的事。
全国“两会”前,南开区司法局社矫中心与社区服刑人员见面、谈话共计350人次,签订守法承诺书共计300份,整改问题10余项。
社区矫正工作琐碎而又严谨,在细枝末节中,以法治精神构筑这堵看不见的高墙,以博爱之情温暖社矫人员的内心。正是这些不为常人所知的工作,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