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今天我当班·田坎调解诗人——永川区乡贤评理员陈久述的一天

2019-02-28 18:34  来源:重庆长安网  责任编辑:赵利丽
字号  分享至:


  〖编者按〗重庆市永川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由群众从1009名“新乡贤”中推选出107位培养成乡贤评理员,在农村大院中建设107个乡贤评理堂,通过他们评判家长里短、维护公序良俗、涵育文明乡风,促进了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邻里更和谐。2月27日,笔者跟随中国长安网走进位于重庆市永川区临江镇的久述乡贤评理堂,亲身体验乡贤评理员陈久述一天的工作。

  从高速公路下道,沿着灰色的乡道,穿过繁忙的乡镇集市,大概开出十来分钟的车程,就远远看见路边一个浅黄色的院子。院子大门口立着一块高高的牌子——“久述乡贤评理堂”。

  院子干净整洁,墙上彩绘着德法礼义的宣传画,院坝旁是一池清波,鱼塘的一角立着一座小巧的评理亭,一花一木,一景一物都让人顿扫烦躁。院子的主人,乡贤评理员陈久述已经等候我们多时了。

  他中等身材,说话不疾不徐,脸上总挂着笑容,乍看之下与我们身边普通的农民大叔并无两样。但是走进他的乡贤评理堂,摆满书架的各式证书奖杯让人不得不好奇这个被群众称赞为田坎调解诗人的乡贤评理员究竟有什么故事。

  临江镇镇长李凯向我们介绍,周围的群众都说陈久述不仅调解纠纷调解得好,还是医人思想的医生,他把调解的案例编写成打油诗,一诗一故事,一案一说法,既朗朗上口,又普法析理,教化乡邻。

  调解工作,他一干就是十来年

  第一次面对直播镜头的陈久述还略显拘谨,但一提到调解工作,他便打开了话匣子。

  “这是我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后得的第一个证书,”陈久述说道,“当时我在村里当综治专干,经常处理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从事起人民调解工作。”

  综治专干是重庆地区建制村里负责综治工作的村干部,可以说是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的第一道防线。他们看起来没有制式着装的刚劲挺拔,裤腿上裹着泥巴,言语质朴,但他们的心承载着真情,粗糙的手守护着最实在的和谐稳定。

  陈久述就是这样一位脚踩泥土、心载真情的普通基层综治干部。在他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一年后,由于工作优秀,被永川区评为“十佳人民调解员”。

  十来年里,他调解了八百多件矛盾纠纷,不仅隆顺村的矛盾纠纷找他,连附近村社有了摩擦冲突,都要请他帮忙坐镇调解。

  陈久述的默默工作不仅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邻里更和谐,也让他赢得了群众尊重和社会荣誉。2015年被评选为临江镇新乡贤,2017年被授牌永川区第一批乡贤评理堂,2018年被评为“重庆市优秀人民调解员”、“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并且还有了一部以他为原型的微电影《九叔评理新枫来》。

  谈到“感动重庆十大人物”获奖现场的情况,陈久述露出了腼腆的笑容,他说:“当时我的爱人也受邀参加了颁奖活动,我站在台上,她在台下看着我,说实话,这些年都靠她操持这个家,给我支持,让我能够全心投入工作,我就现场做了一首诗送给她——不嫌家贫嫁小伙,相濡以沫一条心;妻是家中贤内助,深深感动我的心;有时真的很遗憾,愧疚之意牢记心;今生一定对她好,海枯石烂不变心。”

  陈久述指着“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的奖杯,略显兴奋地告诉我们:“这个奖杯是重庆‘老马’工作室的马善祥给我颁的,他能给我颁奖,我很激动。他在人民调解工作上很值得我学习。他颁给我的这个奖杯,我要放在这里,每天都看到,每天都提醒自己要向他学习。”

  春风化雨,在家长里短里传递德法礼义

  陈久述的工作桌上摆着厚厚一摞工作记录本。这是永川区乡贤评理堂统一制作的工作笔记本,封面上印着每个乡贤评理员的照片、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便于群众联系。随手翻开一本工作记录本,里面都是写得满满的。

  一边翻着记录本,陈久述一边如数家珍地给我们介绍了起来:“我们调解工作都要按‘四个一’标准来开展工作,并非就是坐下来拉拉家常,搓包包散(和稀泥)。调解完成后,每一个调解案例都要按要求记录,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事件原由、调解过程、调解结果等等都要记录下来……”

  我们发现,陈久述的记录有点不一样,每个调解案例的最后,他都写了一首打油诗。

  随手翻到一首打油诗,陈久述便给我们讲起了这个案例故事。

  两户邻居都是困难家庭,一家家中有癌症病人,另一家家中有精神病人需要照顾。本应是同在穷苦中相互照应的邻居,却因为一个借楼梯的误会,双方产生了口角,进而发生了抓扯。抓扯后,其中一家认为自己受了伤,不服气,要把家中的病人抬到对方家中,由对方照顾。陈久述接到村民的电话后立马赶到了现场进行调解。当时双方都在气头上,第一次调解没有成功。陈久述又分别到双方家里做工作,还是没有成功。

  陈久述也不气馁,第三次把双方家庭请到了他的乡贤评理堂。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两家人解开了误会,互相赔礼道歉并赔付了医药费。陈久述看到癌症病人家庭十分困难,还自掏腰包资助了200元钱。

  一起充满火药味的纠纷就乡贤评理堂里悄然化解。陈久述提笔写下这首打油诗——两个家庭都不幸,遇到事情应冷静;都是同院邻里人,互相关注才得行。双方家庭看到陈久述为他们写的这首打油诗也深有感触,对之前的行为感到非常后悔,更许下今后相互帮扶的诺言。

  人勤春早,在乡村振兴中播种希望

  陈久述带我们走出屋门去回访近期调解的两户家庭。走在乡间的小道上,呼吸着春回大地的气息,望着院坝边一湾清水鱼塘,陈久述对我们说道:“我们要把环境搞好,助乡村旅游一臂之力。现在永川在搞临江河整治,乡贤就要当带头人。你看这鱼塘,我把养殖场给关了,现在清理了鱼塘,以后就搞清水养鱼,搞种植。”

  一边走,他一边向我们介绍路边的各种野菜。这是鱼香菜,鱼香菜是鱼类和牛肉烹饪的上佳作料,也是豆花调料的配料,一小把就卖1元-2.5元,经济效益不错,城里人特别喜欢。

  “要是种植钵装鱼香草,游客买回家既美化环境,又可以反复不断提供新鲜鱼香菜,我们也可以增加收入,可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呢。”

  原来,陈久述不仅是调解员,还是致富带头人。曾经他开办养殖场,养鸭养鹅,远近闻名,还当上了永川区临江鸭业协会秘书长,给贫困村民送鸭苗,开展技术培训,帮助群众养鸭养鹅,带动乡亲脱贫致富。如今,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他关掉了养殖场,思考起绿色生态发展的路子来。

  这儿修一个钓鱼台,这里再办一个农家乐,那儿栽点果树,那边种点藕莲子……陈久述一边走一边兴奋地给我们描绘着生态发展的蓝图。

  “争取土地宜机化改造,搞特色种植业增收致富。”陈久述说,他要带头发展产业,搞好调解工作,实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上门评理,他是老百姓信赖的“九叔”

  路不太好走,雨后的泥土有点滑,陈久述是走得稳稳当当。在乡间小道上走了大概十来分钟,我们来到今天回访的第一户群众家中。

  一进这个农家小院,张立富老两口就热情地招呼起陈久述来。原来,正月初四那天,张立富老两口带着小外孙女去镇上走人户,不想在小外孙女横穿公路时,陈某某骑摩托车经过,摩托车未刹住,造成了擦挂,小外孙女被摩托车挂伤。陈久述急忙赶到现场,叫老俩口带小孩子去医院检查。等到检查后,陈久述又把双方请到评理堂,坐下协商。见孩子并无大碍,陈久述对双方进行了交通安全教育,希望他们汲取教训、遵守交规,杜绝再次发生类似交通安全事故,最后车主自愿赔付了医药费和500元营养费。而此次就是对他们进行回访,了解孩子的恢复情况,看看他们还有无其他需要评理的事情。

  一提起这事,张立富老两口对陈久述赞不绝口,“当时一发生这个事情,我就借了个手机给九叔打电话,我们都信赖他,调解得很好。”眼看小朋友恢复得很好,陈久述也欣慰地笑起来。

  在前往回访第二户群众的路上,陈久述介绍起当时的情况。

  那天中午,陈久述一家人正在吃午饭,隆顺村李家坝村民小组的张中元(化名)打来电话,说前妻邱小平(化名)想接孩子去永川耍几天,却又一点不通商量,在院坝里又哭又闹……

  陈久述放下饭碗,驱车赶往张家。陈久述知道,张与邱离婚,是因为邱喜欢赌博,不务正业。邱一气之下,把3岁、7岁的两个孩子丢给张,一点责任都没承担。张勤劳、老实,便和父母一同照顾小孩。原本听说前妻要来接孩子,他还去镇上买了菜,希望前妻吃了饭再带孩子走,结果前妻不通商量,也不经孩子公婆同意,就想强行带走孩子,这下惹恼了孩子公婆,张也不准她带孩子走了,甚至担心她不送孩子回来。于是,邱大吵大闹,同来的亲哥哥也劝不住,一边非要带走孩子,一边坚决不准。

  陈久述劝解邱某,若要负担孩子的抚养责任,也可以向法院起诉,要回抚养权,并劝解她一时冲动离婚抛弃孩子,离婚后又放不下,应该好说好商量,不要一时兴起,不考虑大人感受,也不顾及一院人笑话,更不能恶意伤人,希望她改掉不良德性,好说好商量,改天再来接孩子。劝解2个多小时后,邱小平从最初的横蛮不讲理、大哭大闹,到慢慢被说服,最后安静离开。

  跟随陈久述来到了张中元的家里,矮矮的砖瓦房子外零散地堆着一些柴火,昏暗地房里走出一个胡子拉碴的汉子。家中墙皮斑驳、家具凌乱、木门破旧,所幸两个小孩活泼可爱,给这个家增添了一点生机。

  陈久述又再次劝慰了张中元要好好照顾孩子。张中元也告诉陈久述,自己妻子前几天打电话来表示在听了九叔的一番话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以后不会再这样冲动。

  一首打油诗,这个乡贤评理员不简单

  回到乡贤评理堂,陈久述坐在评理亭里认认真真写下今天的回访记录。他在张立富外孙女交通事故的调解记录上写下——小孩横穿永津路,摩托经过未刹住。好得检查挂拽处,没有伤到其内部。公路行走带小孩,遵守交规免事故。

  “夫妻为赌闹矛盾,一时冲动把手分。为看子女扯皮判,一个愿接另不干。为何当初狠下心,离婚各自打单身?要想争得抚养权,法院起诉才能谈。”陈久述说,“这一首诗是我送给张中元和他前妻的,一方面希望他们能够为了孩子好好商量探视,另一方面也是教育他们遵守法律。”

  2017年,他调解写诗97首,临江镇党委政府将其编成乡贤案例汇编小册子,在乡间传播;2018年,他写诗64首,用打油诗教化村民、感动乡邻、文明乡风。当他发现岳父病重,照顾老人的6个子女有所松懈时,便写了3首打油诗调解家庭内部矛盾,因为时机恰当,子女深受感动,轮流照顾老岳父1年零8个月后,老人安详辞世,兄弟姊妹齐心协力,送完老人最后一程。

  今年以来,陈久述围绕调解纠纷写诗9首。这些年来,他调解的纠纷涉及交通、婚姻家庭,婆媳关系、赡养老人、邻里关系、生产经营,土地纠纷及其他。

  陈久述浅显易懂的打油诗,传播与人和善、邻里和乐、尊老爱幼的正能量,促进了美丽乡村和谐发展。

  家家有本难念经,德法相伴暖人心;

  乡贤评理促善治,枫桥经验在传承。

  这样的乡贤评理员在永川有107位,他们活跃在田间地头,守护着平安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他们是草根的力量,他们是平凡的模样,他们评的是家长里短,理的是德法礼义,守的和谐邻里,护的是阳光正义,正是因为有了他们,道德滋养着大地,法治守护着美丽。重庆长安网记者 凌泽英 通讯员 熊鹰


法治三分钟丨“感谢你抽空和我结婚”

空姐遇害案滴滴司机父母被判赔62万 被告曾试图隐匿财产

死刑!“浙江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前院长被杀案” ...

戴晓满主观恶性极深,犯罪手段极其残忍,犯罪后果极其严重,虽能自首,但不足以从轻处罚,依法应予严惩。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离监探亲的五天很短,但让他明白了很多

深冬时节的天空被雾气笼罩,监区大门不远处,一棵桃花开出了红艳艳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