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难是法院现在面临的一个难题,执行难在哪儿?难在执行成本大,被执行人在拿到法院的生效裁判文书之后,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究其原因是社会诚信体系的缺失,被执行人能正视自己的责任,主动履行更是难能可贵。
2月21日,云南省昆明市宜良法院执行局来了一位特殊的当事人,只见她脸色苍白,鼻孔上插着两根氧气管,在两位亲友的搀扶照顾下,随身带着沉重的供氧设备。这样特殊的情况,立刻引起了安检人员的注意,以为这是一个到法院求助的当事人,于是立刻向严局长报告,在仔细询问后,执行干警才了解到,陆某是一位被执行人,为其哥哥担保了一笔融丰村镇银行的债务,之后陆某的哥哥为躲避债务下落不明,200万的债务落在了陆某一个人肩上。
而陆某自身有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全身多处恶性肿瘤,左肺几乎完全坏死,仅靠一边肺维持呼吸,前不久刚在昆明做完手术,现在活动需要依靠六小时更换一次的供氧设备维持,还必须往返昆明与北京之间做后续手术。在得知自己在宜良法院有需要履行的债务之后,主动前往法院提出出售自己的名下房产来履行债务。
当天下午,在法院的组织下,陆某与融丰村镇银行的负责人员进行了协商,面对陆某的真诚态度,融丰村镇银行也同意了陆某的履行方案,下午四时许,陆某一行三人才离开法院,她还急着赶往昆明更换供氧设备。
每一份法院生效裁判文书对于被执行人来说,不仅仅是必须履行的义务,也是为自己行为负责的崇高道德追求。见过太多以疾病为借口逃避义务的被执行人,也听过太多拒绝履行义务的理由,陆某的行为显得更加难能可贵。她对法律的敬畏,对诚信的追求,是每一位公民都应该追求的价值目标,宜良法院,为她点赞!(宜良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