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浙江宁波民警帮84岁老人找回失踪12年的儿子……结果,老人写了封信给省委书记!
浙江贵驷街道民联村84岁的贝时良老人有个小儿子失踪了12年,去年9月终于回家了。可老人又是欢喜又是愁——
多一张嘴吃饭,还要花钱治病,这日子怎么过?
这个时候,一个素昧平生的人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儿子回家了,老汉喜忧交加
贝时良老人和一双患病儿女住在民联村一处狭小逼仄的小平房里,面积不到20平方米。老人的床上堆满了衣物和生活用品,旁边铺着儿子的一张单人木板床铺。大女儿同样是一张单人木板床铺,铺在客厅的餐桌边。中间的过道非常小,仅容得下两个人错身而过。
贝时良老人腿脚不便,一只眼睛还看不清。说起儿子回家时的情景,老人依然唏嘘不已:
他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小女儿已经出嫁。最小的儿子阿伟患有精神疾病,今年43岁,2006年走失,一家人多方寻找都没有结果。
2014年,眼看寻找无望,老人申请注销了阿伟的户口,从此跟患病的大女儿相依为命。父女两个人靠着每月2000元的农保度日。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去年9月底,失踪12年的儿子突然被人送回家了。
老人又是欢喜又是忧,喜的是儿子总算找到了,忧的是家里不但多了一张嘴吃饭,还要每个月花好几百元给他治病,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有些药也是能省就省掉了。
那时候我每天都睡不着,不知道日子要怎么过下去,有时候我在想自己年纪也大了,说不准什么时候也就走了,留下他们两个,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安心的。
社区民警主动帮忙跑腿恢复户口
贝时良老人告诉记者,后来邻居给他出主意,像他家的情况可以到村里去申请低保。他就马上到村里去问,一问心凉了:阿伟的户口已经被注销了。
而且,因为我们这里原来是属于骆驼街道的,后来才归到贵驷,撤并几次,办理户口查找材料和办理低保医保手续都很麻烦。
这样一来,几样事情都搁下来了。
“突然有一天,辖区民警竺伟来我家,说他在走访中听说我家的情况就特意过来看看。”老人说,他当时想,“我与你没有什么亲戚关系,又没有送什么东西,托什么人,你来也就看看罢了。”就随意地将家里情况对竺伟进行了介绍。
没想到,竺伟听后马上安慰老人不要着急,说这件事他会想办法,只要老人把一些材料的事情配合好。
采访中,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贵驷派出所社区民警竺伟告诉记者,自己是去年10月8日知道这事的,当天就上门到老人家里做笔录,然后跑到骆驼派出所查找阿伟的户口注销资料并开好证明。第二天本来是他轮休的,怕老人着急,又特地跑到市救助站和精神病医院调取资料开好证明。
原来,阿伟2008年就到了市救助站,当时疑似有精神障碍,无法说出自己的名字和家庭住址,随后被送到市精神病院进行救治。经过治疗,阿伟病情好转,2013年7月被送到市直属福利院寄养,直到去年9月被公安部门通过技术比对,搜寻到家庭信息送回家。
去年10月下旬,竺伟再次来到贝时良老人家,给他送来了崭新的户口本,告诉他阿伟的户口已经重新做好了,已经在申请阿伟的低保和医保了。
“这些话就像一颗定心丸,我把那本户口本小心地放在枕头下面,感觉我们家的生活终于看到了希望。”老人说。
一家三口重燃生活希望
后来,竺伟经常来看望老人一家,问他们的生活情况。
“好几次,他还偷偷塞钱给我,其中有一次竟有500元。”老人说,竺伟还常常给他们买来米和油,让他心里感觉暖暖的。
有几次,老人询问这个低保申请是不是很麻烦,竺伟总是笑笑跟他说:“不要担心,一切都很顺利。”
去年12月初,竺伟和村干部来看老人,跟他说阿伟的残疾证已经办好,低保等申请已经审批通过了,还有残疾护理费补助等。“听到这些话,我真的很激动。”老人说,他当时紧紧拉住了竺伟的手说不出话。
民联村村支书高建民告诉记者,贝时良老人一家申请的三人户低保,从去年12月开始享受低保每月1995元,2019年春节慰问金1500元。同时,阿伟还每个月可享受生活补贴266元、护理补贴540元以及每年的精神药物补助1000元。
“现在阿伟的病也慢慢稳定下来,在邻居和村干部的帮助下,我们的日子也慢慢好过起来。”老人说,他们全家人都对竺伟十分感谢,原本恢复户口、办理残疾证等对于他来说是难如登天无从着手,但最终他一趟也没跑,在家里就有人帮他办好了所有手续!
感激之余,贝时良老人请村民帮忙给省委书记车俊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感谢了像竺伟这样为群众解决困难、把群众当亲人的好民警。省委书记点赞说:“这就是心里装着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