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此生,穿上警服终生不悔!
——大昭寺西门便民警务站副站长边巴次仁
在“圣城”拉萨,有一座金顶与蓝天相接的“圣寺”,是无数信徒和游客向往与奔波的主要目的地,那就是大昭寺。
对于110便民警务支队大昭寺西门便民警务站副站长边巴次仁而言,无论刮风下雨、风吹日晒,他每天都要带领着警务站的民(辅)警们,用脚步丈量辖区内的每一片土地,尽心尽力的护卫好这片“圣地”。更令人敬佩的是,边巴次仁从警11年以来,一直坚守在大昭寺广场中,他熟悉大昭寺广场里的每一个角落……
(大昭寺图片)
热心服务群众,变身大昭寺广场上的“活地图”。
大昭寺西门便民警务站,处于大昭寺的核心区域,辖区面积虽然不大,但辖区内人流量大、人员成分复杂。据了解,他的辖区每天至少有1000多名朝佛群众,绕着大昭寺转经、跪拜。到夏季旅游高峰期时,每天进出大昭寺广场的游客超过10万人。
边巴次仁说:“夏天的时候,每天至少有3000名游客来我们警务站咨询问题。”他们咨询的问题大多数都一样,比如说:“请问大昭寺售票处在哪?请问去XXX的路怎么走?……”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边巴次仁练就了一身指路本领,变成大昭寺内的“活地图”。每天面对这类琐碎的问题,边巴次仁和警务站所有民警们,都会不厌其烦的为游客一一讲解,切实解决了游客们的疑问,受到游客们的一致好评。
边巴次仁认为,警务站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道屏障、服务人民群众一个平台、展示公安机关良好形象的一扇窗口、密切警民关系的一架桥梁”,代表着拉萨公安的形象,所以他们警务站要从“心”出发,切实做好服务群众工作。
从“心”出发,切实做好服务群众工作。
无论工作多么忙,边巴次仁每天都要和辖区群众面对面的交流感情,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时间久了,辖区里有很多群众都已熟悉了这位乐于助人的民警,他们不管遇到什么急事、难事都爱找边巴次仁帮忙。
临近午时,一位年近70岁的老阿妈坐在大昭寺旁边的长椅上,等待着边巴次仁的到来。边巴次仁看见老阿妈后,心照不宣的拨通了老阿妈女儿的电话,他说:“您放心吧,老人现在在大昭寺广场内休息,过一会儿就回家了”。
据了解,这位老阿妈每天都会前往大昭寺朝佛。由于老人年龄大、活动不便,边巴次仁经常帮助、照顾着这位老人。比如:为老人倒一杯热水,老人生病时将她送往医院,到了中午如果老人还未回家,边巴次仁就会主动给老人的子女打电话保平安,让其家人放心。
在这一来一往中,老阿妈也将边巴次仁当成了自己的家人,并亲切的称他为干儿子。每当老阿妈去大昭寺朝佛时,她都会自豪的对家人说:“有什么事我干儿子会帮助我的,你们就放心吧!”
“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这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个口号,它是人民警察的一种责任、一种承诺、一种精神。在工作中,边巴次仁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群众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信念,他守候的这片土地才能更加平安、和谐……
“舍小家,为大家。”只为对得起这身警服。
作为警务站的副站长,边巴次仁时刻把工作放在首位,无怨无悔,以执着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责任心,在平凡岗位上,履行着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
但令人遗憾的是:因为工作原因,边巴次仁无法照顾重病的母亲。边巴次仁的母亲在2012年被检查出得了胃癌,近几年边巴次仁母亲的病情不断恶化,并被查出患有脑瘤、胆囊炎等疾病。
母亲的病情让边巴次仁内心极具悲痛,但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他不忘初心,依然强作镇静,以工作为重。自母亲患病后,他没有把这些困难向组织汇报,也没有因为母亲病重向单位请假,而是将母亲托付给表姐照顾。
提到自己的母亲,边巴次仁这个“钢铁般”的硬汉不禁流下了眼泪,他说:“作为儿子,在母亲病重的情况下,我应该在她身边照顾她。但作为副站长,我不能因为自己的事儿耽误了工作,我要对得起这身警服,对得起我们站所有民(辅)警们。”
“时光无声,岁月有痕。”边巴次仁说“我只是一个平凡的警务人员,有着和同龄人一样的远大理想和崇高抱负,穿上警服,承担警徽的重量,守卫人民的幸福是我的职责”。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警11年来,边巴次仁用自己最朴实的行动,表达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无私奉献。他用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诠释着对公安事业的忠诚,展示了拉萨公安的优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