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骨肉相连的亲兄弟,再闹下去没意思,我们应该团结一致向前看!”2月12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江宁镇综治中心副主任王缉胜等调解小组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四联村的赵洪大、赵洪二、赵洪三、赵洪四、赵洪五(均为化名)的10只大手紧紧握在一起。五兄弟为责任田相争十六年的纠纷案宣告成功化解。
兄弟阋墙:为责任田相争16载
2003年,四联村赵洪大、赵洪二、赵洪三、赵洪四、赵洪五兄弟因家里一块土地分配问题发生纠纷。赵洪大“对阵”四兄弟,还调来外家前来助阵,双方大打出手。多年来江宁镇历届职能部门多次组织人员对此纠纷进行调解,但各方都不肯退让,每次都吵得不欢而散。
2016年,调任江宁镇综治中心副主任的王缉胜主持清理积案工作,主动接手这起纠纷案,多次召集赵洪大及四兄弟到场调解。三次现场调解失败后,他又联手司法所工作人员上门做赵家兄弟的思想工作,还是没有化解这起纠纷。
在五兄弟当中,赵洪大家庭比较困难。“牛”脾气一上,谁也劝不了他。为了上访,他把水牛卖掉,从县到市再赴邕进京,成了老上访户。
此案作为当地政府主管的信访案件,自2017年以来,江宁镇司法所干警先后多次进村协助相关部门做赵洪大的思想工作,并组织调解。然而每次都无法召齐赵家五兄弟到场,纠纷始终无法化解。
今年1月底,由江宁镇政府牵头,镇综治中心和司法所等部门工作人员再次组成调解小组到现场调解,因三弟和五弟不在家,调解又一次失败。
调解小组工作人员对当事人进行调解。
亲情攻心:说服九旬老母亲召开“家庭会议”
“我们进村都不止10次了,但每次组织调解,主角都不到齐。他们不是借故不来,就是有事在外。”王缉胜说,“经过研究分析,调解工作组找出原因。”
调解小组再次进村时,首先走访了赵家五兄弟90多岁的母亲刘大娘,送慰问品,拉家常,在聊天中了解当年分田到户和土地的分配情况。
老人也为五兄弟多年的纷争感到十分烦恼。得到老人的信任后,工作人员建议由刘大娘召集8个子女(除赵家五兄弟外,还有3个女儿),约定于2019年2月12日下午3时就此事召开“家庭会议”。刘大娘高兴地答应了。
“有了刘大娘的支持,调解小组就有了信心,并精心研究和组织这次调解。” 王缉胜说,春节前一天,他还专门召开调解小组人员会议,研究这次新年进村调解的方式和方法。工作组人员提前准备,在小学借了一间教室,作为这次“家庭会议”的会场。
普法调解:五兄弟达成协议弥合亲情
2月12日是大年初八,在刘大娘的召集下,5个儿子和3个女儿准时到“会”。江宁镇司法所负责人刘名武首先向刘大娘和赵家兄妹祝贺新春,转向他们讲解了继承法、婚姻法的相关规定,一一解释他们的父亲逝世后遗产如何分配、继承等。
刘大娘表示,希望调解小组能解决这起纠纷,让兄弟和睦相处。老人虽然已90多岁,但头脑非常清醒,有条理地抛出了自己认为较为公平合理的继承方案,包括她本人及两个小女儿(大女儿早已出嫁,未领有土地)的土地分配方案。两个女儿十分大度,愿意将自己的土地份额及应继承父母亲的土地份额赠与给五兄弟。五兄弟没有异议。
大年初九,工作人员继续进村,带领赵家五兄弟翻山越岭,实地丈量每一块土地。
算出实际的土地面积后,下午4时,调解小组召集刘大娘及赵家兄弟按既定方案进行分配。赵家兄弟达成一致意见后已是傍晚。打铁趁热,副镇长黄名强带上工作人员拿着电筒到现场分地,司法所干警负责拟定协议书。
这时赵洪大的儿子提出,赵洪二建地基时把他家的几十根木材埋在了下面,要求补偿。经过调解小组的调解,双方达成补偿2380元的协议。谁料在协议书上签字时又生事端。赵洪大要求赵洪二将木材挖出来,遭到拒绝,事态一度僵持。晚上9时30分,只剩老大老二未签字。
晚饭后,调解人员继续做两兄弟的思想工作,晚上11时,赵洪大的妻子终于说服丈夫在和解协议书签了字,紧接着赵洪二也签字。
当事人握手言和。
多年的纠纷了结,赵家五兄弟握手言欢,互道新年祝福。(宋勇 刘名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