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直击首府反扒民警一线值守 他们,为你的安全撑起一片天
反扒民警公交站内值守
刀片“挥舞”、镊子“长探”……电影《天下无贼》里,以“黎叔”为首的扒窃团伙成员个个身怀“绝技”,而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个别扒窃惯犯对疏于防范的市民下手。年关将至,扒窃案件进入高发期,如今,扒窃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大家所熟知的公交车站、公交车等地方,而是逐渐扩大到商场、汽车站等人流密集、受害人又疏于防范的区域。每天乘坐公交车上下班的您,有没有想过身边可能就有一位便衣反扒民警?他们隐蔽在人群中,随时关注着乘车人群,默默守护在您身边。
1月17日早7点,宁夏银川市公共治安交通分局便侦大队的反扒队员们像往常一样在重点防范区域内便衣反扒,记者随警行动。
人群中他们默默守护
当日早上7点,天还没亮,记者来到银川火车站前的汽车站,绰号“大王”的便侦大队大队长与两名反扒队员早已在附近值守,看起来,他们的穿着与普通人并无二致。当天的气温只有零下14度,刺骨的冷风不时从领口及袖口中灌进去,捂着耳朵、搓着手也只能稍有一丝暖意。
7时05分,随着北京发往银川的一列火车到站下客,公交站内等候乘车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不少人还带着厚重的行李箱。人群中,他们默默紧盯车站内及乘车人的一举一动。近一个小时过去了,不知不觉中天蒙蒙亮了,等待的目标并没有出现。他们,也暗暗地松了一口气。
顾不上休息,8时整,又有一列从北京到银川的火车到站,他们依然“隐身”于候车乘客中,直到8时30分乘车人逐渐散去,才结束了当日早高峰的执勤工作。随后,他们还将前往辖区商圈,继续在各个商城内外执行反扒任务。
“大王”告诉记者,从1月1日以来,火车站公交站已陆续发生了4起扒窃案,皆为扒手利用公交站人多眼杂的环境,盗窃乘车乘客手机。为此,他们已连续3天在此值守,但却没有发现扒窃嫌疑人。
“或许因为天太冷,扒手没出门,又或者是换了地方。”听到同伴的打趣,“大王”皱了皱眉头,在他看来,不按规律作案的扒手,正是最难对付的“敌人”。
据介绍,随着反扒民警反扒经验的不断提升,以及监控等科技手段的不断投入,银川扒窃案件已逐年大幅度降低。“以前,银川市一年发生公交扒窃案七八百起,反扒大队每天平均接警十几起。而2017年,发案率降为300起,到了2018年,全年发案140余起。”据“大王”介绍,现在公交车上均安装了监控设备,对公交上的扒窃惯犯起到了有效的震慑作用。通过视频监控记录的画面,反扒民警能够提取嫌疑人的图片,再通过数据库进行人像比对、人脸识别,就能够锁定嫌疑人的身份。正因如此,一些扒窃分子转而在公交站“守株待兔”,利用乘客登车时注意力不够集中的一瞬间作案。而在节假期、早晚高峰期,由于乘车人员密集、人挤人的情况下,犯罪分子更容易得手。
据了解,随着反扒力度的不断提升,扒窃分子的反扒意识也在相应提升。从2019年发生的多起扒窃案件来看,扒手往往在同一站点作案一两起便及时离开,有的扒手转而在商场等人流密集区域,以“掀门帘”的方式作案,作案地点、方式没有规律,给反扒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而另一个反扒工作的难点,则是监控不到位的情况。据“大王“介绍,目前银川市市区仍有多处监控不能正常使用,给反扒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像火车站外的公交站,方圆50米范围内没有一处监控,类似这样的重要站点和点位,就需要我们安排警力值守。”
多名在逃人员先后落网
春节前,公交分局紧盯岁末年初这一关键节点,精心组织,严密部署,加大打击侵财类案件的力度,民警立足岗位,认真履职,全力保障社会治安稳定。于近期,成功抓获多名在逃人员。
今年1月5日、1月7日,在银川市人流密集的新华街商圈,连续发生多起盗窃案。犯罪嫌疑人在商场门口趁顾客掀门帘时伺机下手或在商场内尾随伺机盗窃。
通过分析研判,反扒民警发现几起案件均为同一伙嫌疑人所为,经过大量细致的线索摸排,逐渐掌握了3名犯罪嫌疑人的状况,在核查中发现3名嫌疑人在外省作案,均为山西警方上网在逃人员。为尽快抓获几名嫌疑人,消除危害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安全隐患,分局便侦大队制定了周密的抓捕方案,参与抓捕的民警和辅警不分昼夜,不畏严寒,恪尽职守,组织警力围绕犯罪嫌疑人可能的落脚点进行蹲守布控,辗转区内三个市县区,最终在一周时间里,先后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罗某、李某、白某。1月13日,山西运城市警方押解3名逃犯驶离银川。几天来,在零下十几度的凛冽寒风中的蹲守、通宵达旦的审讯、满身的疲惫都在这一刻化作满满的成就感。
1月13日下午,银川旅游汽车站进站口,值勤民警在进站人证核验闸机前执勤时发现一名男子神色慌张。民警立即上前询问,通过闸机系统核查,此人竟是一名网上逃犯。该男子曾因敲诈勒索案被河南省濮阳警方列为网上逃犯。正是应了那句老话,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违法犯罪逃到天涯也枉然。
银川警方教您“反扒秘籍”
维护社会安全秩序,是警察的职责,抓住“第三只手”,也是民警努力的目标。如何让市民看见并防范“第三只手”?何为“掀门帘”、“二指禅”、“拎包”、“浑水摸鱼”?反扒民警为您揭秘小偷惯用的四种手段。
第一种扒窃手段叫“掀门帘”。这种类型在北方是高发案件,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冬季居多。冬天,为防止冷空气进入,车站和商场等地会在出入口安上厚厚的门帘。人们进出门,会先抬胳膊打开门帘,往往这时,你的精力是放在门帘上,但你的兜或兜内没完全揣进去的手机就成了一个“空门”。时间只有短短的一顺,只一掀一走的几秒间,但东西却莫明其妙地没了。当你发现时,你可能会有片刻地不可思议,觉得像是门帘长出了一只看不见的手,顺走了你的手机或重要物品。确实是有一只手,但这只手是属于一个一直在门斗里反复徘徊、状似闲逛的人。所以在进商场或是进火车站时,看见有人一直在门斗里呆着那就要注意了,平时也一定要养成好习惯,衣兜和裤子后兜不要揣任何重要东西。
第二种在全国各地都特别常见,叫“二指禅”。扒手会在你买菜、讲价、看东西等精神专注的时候,用两根手指或镊子夹取你衣兜里或包里的物品。应对方法就是顾好衣兜,手提包拉锁要拉严,而且尽量放在胸前。据统计,右侧衣兜是小偷最常下手的目标。
第三种是“拎包”。扒手会在人过安检或者候车时拎走行李物品,应对方法就是要养成习惯,让随身行李物品保持在视线范围内,安检时要等行李进入检测机内再去做人身安检。候车时,行李不能放在旁边的座位上,很容易被人转移注意力后趁机下手。
第四种是“浑水摸鱼”。这种手法一般都是在上车或购物等人多拥挤的时候,或扒手故意制造拥挤,然后贴近事主,拉包、掏包甚至用刀片割包。针对这种情况,大家平时检票和上车时要注意,不要拥挤,不要着急,一定要排队,不要给犯罪分子创造作案条件。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要想让小偷不惦记,就需要“升级”防扒意识,民警将个人总结的防扒小经验告诉大家。
一是你展现出来的防盗意识会决定你是不是小偷下手的目标。小偷也会有所选择,他肯定会选择那些有“可趁之机”的人下手,这类人要么很随意,要么很专注。很随意指的是对待自己的物品很随意,行李、拎包随处一放,或放那半小时都不会看上一眼的。很专注指的是专注于玩手机或看热闹的人,你的专注,会唤起小偷对你的专注。
二是财不外露,出行期间不要经常清点重要物品。小偷绝对不想费半天劲却收获无几,他们也会放长线吊“大鱼”,所以,为了不成为被他们盯住的“大鱼”,就要时刻保持做“小鱼”的低调。
三是上火车或公交车时先环视周围,扒手一旦与你短暂对视,你就基本不会成为他的下手目标,这就是应了那句成语“做贼心虚”。
四是大部分扒手手里会拿着报纸、衣服等能遮掩手部动作的物品。做“见不得人”的勾当时,一定会有一块“遮羞布”,大家要善于辨识。当然,也不能“草木皆兵”。
五是出门在外不要凑热闹,而且钱物要分离,兜里只揣少量现金,丢失手机和证件比丢钱更麻烦。
六是发现扒窃行为要避免正面冲突,可侧面提醒或通知工作人员,扒手很少单独作案,所以切记一定要取得别人的配合。(记者 刘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