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事纠纷如何调解?涉外法律风险如何应对?如何高效、快速审理知识产权类型化案件?2月11日,成都中院院长郭彦在成都市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动员大会上发言时表示,成都法院将进一步完善诉源治理、诉前分流、线上审理、随案指导、主动履行、审执一体六个分段解纷机制,健全“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知识产权类案快审两个机制,为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为大幅提升审理效率,郭彦表示,全市法院将深化繁简分流,商事和知识产权简易案件平均审理周期再缩短10天、效率再提升10%。同时,建立简案即时履行一站式执行平台,快速兑现胜诉权益。
2017年1月,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庭获批成立,探索并形成了审理流程模块化、管理机制集约化、操作方法标准化的“知识产权类型化案件快审机制”,在保证案件质量的同时,大大缩短了案件审结时间。2018年12月,成都法院基于“两表指导、审助分流”的知识产权案件快速审判机制入选了国务院第二批全面创新改革经验成果。
为破解当事人异地解纷难,成都法院将第一步实现涉网案件全程线上审理,身份认证、文书送达、关联案件查询、进入庭审、参加旁听、结案归档全部1分钟完成;第二步实现所有案件审理线上线下可切换、可异步、可融合。
为构建公正权威的司法保护制度,成都法院将完善商事审判国际化体系,加快设立成都商事审判庭、金融审判庭,完善法律风险防线机制,加强涉外法律风险研判,完善保护企业、企业家和创业者合法权益机制等。同时,慎用强制措施,严禁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并加快建立“司法供应链”管理新模式。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构建技术调查、技术查明、技术(专家)陪审、技术鉴定“四位一体”知识产权审判机制,加大惩罚性赔偿适用,建立知识产权失信人名单并纳入信用联合惩戒,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司法审判与行政执法融合分享。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