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紧盯着屏幕上的数据信息,两手熟练地操作着鼠标键盘,电话不断地与当事人进行沟通……春节期间,在天津市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以下简称反诈中心),这里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
“人们都放假了,休闲娱乐成了大家的首选,通过购买虚拟货币或游戏装备进而受骗成为了春节期间的发案特点。”反诈中心查控平台的刘森一边说,一边不时用余光扫视电脑屏幕,生怕漏掉一些紧急突发的案情信息。

2016年3月,天津率先建立全国省级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目前下设接警、查控、研判、反制四大平台。
按照以往春节期间的发案特点,反诈中心的民警、警辅人员被分为六个班组,实行全天24小时值班制度。
坐在接警平台的张鹏,带着耳麦,一边记录一边细心地询问着。接警平台建起报警群众、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和反诈中心“三方通话”工作模式,实现了群众一次报警无需挂机就可直接与反诈民警对话,警方第一时间获取犯罪嫌疑人涉案账号、电话、网址等线索,并及时推送到查控平台。
“反馈过来的案件信息往往十分庞杂分散,需要我们进行判断整理,然后再登记录入。”张鹏说。
接警平台如此,查控平台也是一片忙碌景象。
刘森一天最多时要处理十多起案件,虽然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大,但工作本身并不轻松,因为他的神经始终都处于紧绷状态。
“随时可能来警情,而且一来就是紧急状况。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必须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才有可能帮助群众止付被骗钱款,最大限度地挽回损失,因此我们时刻都处于战备状态。”刘森说。
就在农历腊月十六,刘森所在的团队成功止付了23万元被骗款,在春节前帮群众挽回了损失,这让他颇为自豪。

“你好,我是天津市公安局民警,你最近是不是接到一个自称‘领导’的电话?”在反制平台那边,该平台组长王宝君正在电话对接疑似受骗群众。
电话那头说,虽然他没有向骗子汇款,但的确差点被骗,并向王宝君咨询了大量防骗知识。整个通话持续了十多分钟,王宝君耐心细致地解答赢得了当事人的高度认可与好评。
“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通过打电话给群众进行预警,劝阻其向骗子汇款,虽然看似容易,但经常会碰到一些群众,甚至会反过来怀疑我们。最多一次,我打了几个小时电话,才让一名当事人醒悟,没给骗子汇款。”王宝君说。
2019年1月至2月7日,反诈中心止付资金1100余万元,劝阻疑似受害人3200余人,为群众避免经济损失5000余万元。
“秒级反应分钟止付”,反诈中心的工作人员始终分秒必争,在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的同时,不断优化电话预警和止付冻结功能,全力守好群众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