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4日正值中秋节,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发生一起命案。接到报案后,办案民警迅速到达现场。经调查走访,民警很快确定犯罪嫌疑人。短短几小时后,办案民警将犯罪嫌疑人梁某抓获。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公安局始终坚持“命案必破、不破不休”理念不动摇,强化组织指挥,创新破案方法,充分发挥合成作战和情报研判作用,严格落实“一长四必”工作机制,大力夯实保障基础,命案侦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巴彦淖尔市连续6年实现现发命案全破,所破命案无一起存在瑕疵。
科学建立机制,坚定命案必破信念
命案等恶性案件严重影响群众的安全感,市公安局主要领导多次要求,全市公安机关必须牢固树立“生命至上”理念,始终把命案侦破工作摆到打击犯罪的首要位置。
全市公安机关坚持把侦破命案作为主责主业的硬任务、硬指标,不给自己留任何余地,不给自己讲任何理由。对于即发命案,他们力争在最短时间内予以攻克。各参与办案单位和技术保障部门强化主动担当精神,打破警种部门、岗位分工界限,形成全警担当侦破命案的强大合力。
针对命案社会影响大、群众关注度高、侦办难度大的实际情况,巴彦淖尔市公安局创新推出“八长六快”命案侦破机制,即市公安局局长、分管副局长、刑警支队长、技术大队长与属地公安局长、刑侦副局长、刑警大队长、案发地派出所长“八长”同步上案现场开展指挥研判,各部门各警种必须做到出警快、勘查快、走访快、分析快、抓捕快、审查快,形成“六快”命案侦破反应链,抢占黄金时间,力争命案快侦快破。年内所破的23起现行命案中3天之内破获的达到95%,其余的命案均在10天以内攻破。
依托“智慧公安”,创新命案侦破手段
2018年3月15日,乌拉特前旗公安局额尔登布拉格派出所接到报警称,有人在乌梁素海场部农村商业银行附近当街行凶杀人。乌拉特前旗公安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各相关警种迅速到达案发现场,通过走访群众及调取周边监控摄像头等,迅速查明杨某因发生争执杀害朋友李某的犯罪事实,仅过了一个多小时,案件告破,犯罪嫌疑人杨某被抓获。“智慧公安”建设的遍及城市、乡村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控为侦破命案提供了最为直接的便利。
监控视频的普及,改变了侦查模式,从以往的主观分析变成现在的直观可视。巴彦淖尔市公安局坚持智能化强侦目标不动摇,突出强化视频侦查在命案侦破中的依托和牵引作用,充分与视频监控、技术侦查、网上研判等新科技方法及“证据战”、“合成战”、“信息战”等多种技战法相结合,实现了“动态影像感知、轨迹追踪可查”,有效提高了发现、控制、锁定及抓获犯罪嫌疑人的工作效能,实现精确打击。据统计,在近6年破获的全部命案中,通过视频手段直接破案占总数的65%。
严格落实刑事技术现场主勘责任,细化完善“一长四必”现场勘查机制,加强案件梳理和检验鉴定工作,充分利用各类痕迹物证,尤其充分发挥DNA、微量物证、毒物检验等刑事技术的实战作用,为积极获取犯罪证据、案件线索、嫌疑人踪迹等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巴彦淖尔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负责同志介绍,市公安局一直在强力推进物证痕迹鉴定检验,始终保持在全区的领先水平。目前,全市已投入1300余万元用于物证痕迹鉴定建设,年均检验各类案件500余起,检材4000余份,出具鉴定文书450余份。
夯实保障根基,6年累计破获13起积案
2018年11月28日,随着犯罪嫌疑人陈某被专案组从甘肃省押解回乌拉特中旗公安局,一起延宕19年的命案积案告破。1999年12月1日晚,乌拉特中旗石兰计乡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有限,案件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专案组始终不放弃,经过19年的不懈努力最终将犯罪嫌疑人陈某在陇西县成功抓获。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公安机关对侦破命案工作给予政策倾斜,明确“一切有利于命案侦破”的原则,经费优先、装备优先,健全完善保障机制,在做到现行命案百分百破案的同时,还投入更多精力用于侦破以前的积案。
隐姓埋名24年后,王某终究没能逃脱法网。2018年5月2日,身负命案的他被警方从宁夏平罗县押解回临河区。1994年10月15日晚,王某与同班同学胡某在临河一职发生争执,进而引发殴斗,后持刀将胡某捅伤,胡某经抢救无效死亡,王某负案潜逃。受限于当时的追逃手段,王某迟迟未能落网。命案不破,专班不撤。二十几年来,临河区公安局始终没有放弃追捕工作。2018年3月下旬,专班民警经过大量工作,终于查明王某在宁夏平罗县等地活动的轨迹,最终赶赴宁夏成功将郑某抓捕归案。(周恩立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