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发生地震,他把一个月的工资捐给了灾区;玉树发生地震,他又把一个月的工资捐给了灾区;他还先后资助过蔡家堡乡、五十乡所属小学共计50多名困难家庭的学生。他走到哪里,关爱就在哪里。
他是一名长期在基层派出所工作的公安民警,却算不上是一位称职的父亲。从警二十年,他经常早出晚归,把家庭的担子撂给妻子。二十年间,他先后荣获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各类奖项13项。前不久,他的三口之家又荣获海东市“最美家庭”称号。他是谁?如此充满大爱,又如此钟情于事业?他是吉更登,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加定镇扎龙沟出生的一名藏族汉子,现在海东市公安局国保支队工作。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农民出身,最见不得别人受苦受累。
他的老家有一位年过六旬的邻居叫马尖全, 一直未成家,远走他乡 。10年前,老人找到吉更登,说了自己漂泊的一生,并表达了想叶落归根的意愿。然而由于长年在外,他的户口被注销,老家没地没屋, 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吉更登听了,心里不是个滋味。他一边安抚老人,一边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帮老人联系办理户口事宜。经过多日奔波,老人的户口终于有了着落。吉更登又往返村里和乡政府,申请办理土地手续,并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在村里盖起了新房。流浪一生的老人终于有了一个温暖的家,找到心灵的归宿。如今,每当回到互助北山老家,吉更登总是抽时间去探望老人,有时还带着妻子和孩子一同去看望。年过七旬的老人见到他就十分高兴,跟他有说不完的话。
吉更登说:“作为基层民警,真不知道什么时候出勤,什么时候回家。从警二十年,对家人和孩子亏欠得太多。但是作为党员,我没有其他选择。”
他清楚地记得,2015年5月,因辖区发生多起银行诈骗案,海东市公安局成立专案组要求全力侦破。作为技侦民警的吉更登被抽调到专案组,随组一起前往深圳市查案。可是没想到他刚走儿子就病了。第三天晚上他接到妻子电话,哭诉儿子发高烧,已在县医院住院两天,但病情没有好转希望他赶紧回家。吉更登得知情况心里万分着急, 查案任务紧急,他无法分身,就只好打电话委托一位同事把儿子转至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治疗。直到第三天,儿子的病情才有所好转。而就在当天案件有了新的突破,第13天,终于将犯罪嫌疑人缉拿归案。
吉更登急匆匆赶回家,看到刚刚出院的儿子和疲惫不堪的妻子,心里一阵阵酸楚,内疚得好久都说不出话来。吉更登在海东市公安局扶贫联点的互助县松多藏族乡前隆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时,因为前隆村将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事情繁杂而琐碎,加之扶贫工作到了最后的攻坚阶段,时间紧、任务重。他协助驻村工作组的干部,忙东忙西,常常好几个星期都回不了家。现在,整村搬迁工作全部完成,前隆村人终于告别昔日的荒山秃岭,搬到了经济繁荣的互助县城,住进干净明亮的楼房。对此,村民们打心底里高兴和感激,他也很欣慰。
走在干净整洁的松多乡前隆新村,面对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吉更登感觉步伐迈起来倍加坚定和踏实。然而,作为扶贫工作组成员,他明白,村里人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他肩上的担子只会更重,不会减轻。